Category Archives: book review

夏日书

许久没有在这里敲字了。上一次还是在图书馆里絮絮叨叨写自己的学习自省。今天是感恩节。原本是要泡在办公室里刷题—-当然,一会儿就要去了。一大早起床,想着其实也是一个假期,可以来星巴克坐一会儿。书还剩最后6个章节,大约是全书的1/4,读到后来便发现刹不住车。直到最后一页。

然后顿了顿神,又把最后一章节重新读了一遍。
一本好书的写照如是展开。
————–
写到上面,自己很严肃地停下敲字,端着手严肃地想了好一会儿。感觉草草地写点感想,怕是会显得对这本书的不尊重。原著用芬兰语写作(The Summer Book is a book written by Finnish author Tove Jansson in 1972)而译作是从瑞典语翻译的,但英文读着觉得译者很用心。我不懂瑞典语,更不懂芬兰语,但看词根词缀,或许文化内核和英文会有些相似之处。英文译本的用词用句,语气拿捏,让我一个外乡人可以很有代入感。相较之下,中文的译本,在草草翻看之后感觉似乎有很认真翻译,但是终究不够传神。一些在我看来很重点的语句,其实都沉在了洼地里。

中文译本的一个误会或许是:把这本书定义为了童书。而事实上,这是一本成人向的小说。而阅读本身应该是一个成长兼包含的关系:孩童能读的内容有限,而长大之后的阅读应该包括所有,呈累加趋势,而不需要刻意将所谓的童书划出自己的阅读区间。

又或者,其实真正读书的人,其实懂得这个包罗万象的道理。

—————
另一方面,也意识到小说的曼妙。“可我读的都是些小说而已。”不要用这样的语气来说,仿佛小说低了一等似的。并不是所有小说都很好。好的小说,其实比起论述性语言要来得更加有渗透力。因为前者要做到一定的超脱,而后者要求自身的脚踏实地。但人终究要向前走,渗透力可以是一个促动。

但是也不得不说,小说其实是对读者极其挑剔的一类作品。小说对读者的这种挑剔程度不亚于论述性的哲思文字。后者好比面色凝重的老学究,厚厚的眼睛和深色的袍子,古板又不时尚,让许多人敬而远之;而前者则是终日笑眯眯的酿造师,或许有人来一饱口舌之欲,再附上个人的偏好,笼统地给出“味道好”“味道不咋地”的评价,而其中的手法,或是包含的材料,则需要真正用心的人才能感受到。

——

大约说这么些先。

可又有几人好好读书了

网上看到这样一句话:
生命中曾经有过的所有灿烂,终究都需要用寂寞来偿还。
备注说是百年孤独里面的。
一时狐疑。记忆里并不觉得范晔的翻译文风里会有这样木心的语调存在。于是去搜了一圈。
知乎里还是有很多考究帝的嗯
========
这句话不是《百年孤独》里面的也不是《霍乱时期的爱情》里面的。这句话最早出自天涯论坛里面的影评——灿烂,用寂寞偿还——《她比烟花寂寞》灿烂,用寂寞偿还——《她比烟花寂寞》 然后被人发表在豆瓣读书《百年孤独》的笔记里 百年孤独的笔记(3045),然后在14年世界杯决赛后,被体育小编拿来形容梅西 生命中曾经有过的所有灿烂 再等就是下一个四年_2014世界杯 自此,这句话就彻底打上了《百年孤独》的标签。

作者:知乎用户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986675/answer/35293636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
于是感慨。可有多少人好好读书了的。
人世间的多少坑坑洼洼,其实都是虚妄而至啊。

但那句话:“灿烂,寂寞来还”,说得倒确是有几分品。

《亲密关系》读书笔记2

这段时间在规整生活。或者说,其实是过得仙得很。节奏一下子慢了很多,每天做的事情也很有限,很少。但是脑子里的思路倒是很清晰。晚上十点多躺下的时候,手里拿着书,然后意识到自己在这样的被子里。没有刷剧,没有打星际。少了喧嚣,但是脑子却更清晰了,即使有丝许倦意,但是心下很恬静。有一种很享受:啊,一会儿就可以睡觉休息了。第二天早晨每每在7点前后醒来,也不觉得累。身心都不觉得累。起床也一点儿也不困难。虽然说现在是三九天四九天,早晨冷得很,但是却很不需要思考或动用任何意志力来起床。这的确蛮不错。

同时,自己想做的事情就愈加清晰了。

这段时间里,读书慢下来了一些。可能是太悠哉了,每周偶尔有一部分meeting的工作,半天居然也就打点完了一周的tasks。可考试复习也慢了下来。自己还是要小心那种“perfect”的心理陷阱。直接迎上去面对,然后边做事边提高。得需要经常提醒自己这方面的点。

读书快过半。所谓的亲密关系,其实是更深层次一步的“人与人”的关系。读到第五章快结束的时候,尤其感觉明显。这也很好理解:如果自己不知如何与广义上的人相处,更何谈与喜爱的人亲密相处?最初读书时,惊叹于本书的专业和诚恳。因为自己依旧在保持着自省,所以会在书本的归纳性语言中看到一些点,和自己反省时发现的问题很一致。不同之处在于,自己没有很精雕细琢地把思考具现化,又或者,自己的思考尚处混沌,但是书本里面已经把这些混沌锻造精炼。这是专业与业余的差距。

读到近半的此时,会发现:啊,原来我很多地方做得很不错!这一点我一直都有在很好的有意识地去做!这一点我也思考到了!或,啊,原来其实自己之前被这么对待,其实是对方可能有很多地方需要注意和改进。

可能这是一个过程吧。从最开始自省,到和自己站在一起发觉以前的亲密关系里的一些问题其实来自对方。
或许再继续读下去,还会发现自己的一些问题。

不过这就挺好的嗯。自己可以不偏不倚地看到这个问题。客观到近似冷冰冰。
但百炼的钢看似冷冰冰,却能更好地擎护着火。

奶油

村上春树在最新一期的纽约客上,发表了一篇名为《奶油》的短篇小说。是英文的。起初觉得,居然真的从中读出了村上的感觉。虽然一直深知他的英文功底深厚,但是这是第一次从英文视角来读,不由得肃然起敬。读罢,在篇末发现了是一位译者从日文翻译来的。可此时更加觉得心中倾佩得很:
因为无论用了哪种语言,虽说日语读不懂,但是,一位作家的文风和讲故事的方法,在中文和英文里都让我读出了共鸣感,这实在是太棒了。
就也真的觉得,自己的确是有跟着村上的思路,跟着他的理解,来读他的书。感觉自己的确也是能够跟得上他的讲述。
心下也欣喜得很。
而另外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和他老人家(也没那么老),在很多观念上是有谋合之处。所以读起来尤其觉得舒服。
像是找到一个志同道合的朋友,觉得欣喜得很。

此外觉得很困惑,但是又很扼腕的是:你说林少华,翻译了那么多的书,却为何会不自觉表现出那样的恣肆?
挺为他觉得可惜的。
陡然想到,是否他觉得自己是村上的中文代言了?好比章金莱觉得六小龄童便绝等于了孙悟空?
他们是不是变成这样了:活在他人的世界里了,这种把偶像糅合入自己的生活,再把自己的生活或是成就偶像化。可是,他们原本的自己呢?
再说回来。其实杨洁导演,或才是西游记影视化的主要功臣吧。

《亲密关系》读书笔记 1

读电子书的时候,写批注有点儿不那么方便。但是反之,可以写得更仔细一点?
关于第二章,研究方法里面,提到了把心理学,人际关系科学化,并且和物理学,生物学,化学相提并论。
感觉这里有些问题:
1)客观vs.主观
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差异性是十分显著的。
首先,科学本质上是一种观察证伪的方法。物理生物化学,都是对自然现象进行客观总结,然后定量or定性进行分辨,再构建相互之间的逻辑关系。这其中,利用科学手段来验证其中的逻辑关系合理性。
而此时,社会科学的定量和定性其实十分模糊。a)时间跨度极大(感觉和研究历史必然性or偶然性一样),b)每个瞬间定量的准确度如何测量?这个测量方式是否要用一个社会符号来定义?(货币?层级?)(“幸福指数”又如何定义??)
c)如果这些定量方式很有难度,那么是否会落入“讲道理”的模式?或者说,这种科学研究,其实是在提出某个理论后,看现实社会里的案例数据是否符合这一期望?(先构架理论,再将数据往期望理论里套?—-这又的确存在于很多劣质的理科研究中。)(“研究”所存在的共同问题。)

这类研究,如此重要,但找出所谓的“合理”和“真理”(reasonable and truthful),非常的难。

2)读者的意识层次
这类书籍明显有极高的门槛。试想了一下,如果不具备critical thinking,如果对逻辑认知薄弱,如果对自我的反省不够深刻,如果不接受广义上的“普世价值”(大抵来说,对生活的意义追求,对存在主义的肯定,对生命的尊重,对真实的定义和认同),如果在实际生活行为中不能身体力行(知行合一,或至少有行动的趋势),那么很可能不会读这样的书(或者不会踏实地阅读)
其实囫囵吞枣地阅读,或者试图寻找快捷方式来寻找表面问题的直接对策,很明显是无法从这书中找到答案的。甚至会本末倒置。
但是,又想到,如果是上述的那种尚且没有做好准备的读者,他们或许也不会成为这丛书的“读者”。
我想到的是,如果未来,看到身边的人有解惑的需要,自己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要动辄给别人推荐这套书。
学习终究是一个主动行为。
给别人推荐书(如果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爱书的人),可能并不那么好。
由此,又发觉,这样困难的研究,能够再付诸于社会实践中,又是多么辛苦的一个过程。
忽然意识到,social engineer这个称谓,其实如果能做得好,那该是多么地不容易。

但是这个社会的确亟待这样的人们出现。

文明的意义

在读到最后的时候,曾经以为Mrs. Strickland会有所改观。当然,很多人都要抓住毛姆自身的背景不放,来断言文中的角色其实是被片面化的。但是在这样的文学作品里,我依旧以为充实着各式的真实,所以对Strickland的描述,在某个层面上也的确是真实的。
撇去作者可能的设计,仅仅只谈论文中人物的各自命运。我觉得 Mrs. Strickland其实也依旧是成功的。但是这种成功是被限制在了所谓的“社会文明”的框架内。她其实可以成为,或是获得更加广义上的成功。有几个有意思的侧面来体现人类社会文明的狭隘和荒诞:一方面,Mr. Strickland的生活方式是为社会文明所不齿,另一方面,他的艺术作品却收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一方面,Mrs. Strickland为了生计而努力工作,凭借自己的能力一手打造出了完全不输给Charlie在家时的生活条件,另一方面,自己却在二十年后,依旧否定自己的努力。
又或者,她一直都在努力顺从着这个社会,而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被这样的社会所裹足。
这么看来,文明的意义是什么?无数的人热衷于价格高昂的艺术品,感觉自己拥有了这些东西之后是多么的富足。但是这样的拥有,让他们成了背负着文明的奴隶。
我们创作出了这些文明,难道不该是服务于我们自身,让我们活得更加轻松,清澈,清醒,庆幸么?
所以,无论如何,不要让那些奇怪的包袱落到自己的后背上。后背要永远腾出空间,背负着属于自己更有价值的东西。那些其它人创造的美好,自有他们的归属和传承。

读《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

最近在系统性地读村上春树。最开始是由读小说起的,但是越读越罢不能,就也伴着找来了杂文散文随笔等等。这当前读的跑步时谈些什么,约莫再有40分钟左右就该读完,想着赶先写点什么东西。
–有时候写东西,会在脑中浮现出几个startpoint,这样反而会让自己不知道如何开敲。但是又生怕写着写着便忘记了某个希望去写的点。以前也的确都发生过了的。
–但是感觉如果做提纲什么的,会很不情愿啊。
我记得自己曾经是有这本书的。我是说《当我谈跑步时,我该谈些什么》。我依稀记不清自己最早是什么时候有这本书在手边。大约是有两段记忆。一段是在college ave 那里,靠在马路的右手边,临近小湖的那件小屋子里。是楼下living room,楼上2b1b的格局。我很清晰地记得那时候手边有《波诺谈波诺》,但还有些什么书,便都忘记了。那时候还记得自己刷完了游戏《双星物语2》。但其实《双星物语1》我似乎也一直都没有完成最终boss的那一战?而更多的记忆,其实是那段时间的生活:比如自己给自己的指甲做手术。比如连续通宵做实验,比如每天晚上必定5,6点到家睡一觉然后八九点钟继续回到实验室做实验。而说起这段时间的生活,在这里,无非是想给自己没有能够读完这本书找些借口。但是或许,这也本不是借口,而是一些确实现实的理由。
另外一段记忆是在纽约的时候,大约是在2012年的春的时候。那时候自己蜗居在曼哈顿和布朗克斯的两城交接,唯一让自己有点归属感的是红色的一号线。238街虽然已经挨着终点,但也给自己每日出勤充足的机会找到座位。那时候的记忆,手边还有海明威的短篇小说集。后来应该是送给了周瓜。那段时间,倒是刷完了童年里心心念念的哈尔罗杰历险记。那一小册一小册的丛书,是在小学5年级前后有的。自己好生爱恋,却一直又没买全。记不得当初是不是和父亲要了。但是新华书店在建军路上开着的那一段时间,似乎自己经常会去泡着。但是说实话,更多的是对书这个实物有所眷恋,却在那时候挑食得很,并不会什么书都会去读。但回看那段时间的自己,其实或许是在影射心底的某一层面本我吧。
而哈尔罗杰历险记,其实也是自然科学主题读物。这么看来,其实我似乎也都在做一些自己很喜欢的事情吧。
这里也不能扯太远:想要说的是,我自己大约12岁左右心心念念的书,大约到了24岁左右才通读完毕。而在10年左右就买了的书(跑步出版于09年左右),其实到了18年才要读完。
而现在在读的石黑一雄,其实是他05年的作品。但是的确是今年买的。
也不进一步扯远:自己其实想到这些,是会有点儿这样的心理:如果那时候就安安静静地读了这些书,自己未来的人生会不会有些不同了,会不会走得更好了一些,心情是不是会更安定,经历过的所谓奇葩事件和狗血事件,或是自己当时的奇葩表现和傻逼情形,会不会就不会有了。
其实冷静地客观地看看,会觉得这种期望实在是一厢情愿的。
现在读到的这些内容,能够有如此的共鸣,也有相应地启迪,应该要归功于过往的这近十年的生活,自己的思考没有停歇。
所以说,自己担心的什么————自己或许比期望地模式成长要晚了近十年————其实并不是真的。如果那时候认真读了的话,估计会和那时期读寻羊历险记或是海边的卡夫卡一样,到头来根本记不得什么了。

话说昨天看到林少华的采访视频,觉得如果他可以变得更加稳健一些,或许会更好吧。但是是不是这样子的人才有可能更忠实地反映出村上本人?不得而知。但是“如果翻译得真的好到和原作一样,那为什么不自己去写了”?再有则是近期公子的文字,不知为何,显得焦躁不堪。诚然我觉得作家或许各有各的脾气,但总觉得有些问题的思考欠缺了些什么。

最近猛剂量地增加阅读,还有一个原因或许是关联到自己近期的困惑。以及即将到来的毕业。兴许其中有逃避现实的成分吧,但即使是转移注意力或许也是磨刀的功夫,并不需要那么悲观。倒是也将要就此开始上路了。

今天还有许多要做的事情。如此的随笔也该有所限。另外,该掏出自己内心的多少,又该收纳外界几分,然后融合到自己的文字里,这样的思考能从旁人那里读到,也似给自己很多信心的。想来,自己即使不算是天才高智,但是也是有些窍点可开的。

读后感–与中国打交道

这种认真讲故事的书,给五颗星没什么毛病。
记得不久前在哪儿读到过:心理压力过大,或是有一些放不下的心结,可以用写作的方式来梳理内心。这种树洞理论,其实深得我心,介于我自己就是用这种方式来整理一些情绪。可以想象但难以体会到,作为高盛领导人或是美国财长所需要承受的压力该多么大。担当起这种责任,需要娴熟扎实的基础知识,需要日积月累的社交经验,以及精心打点的人系网络。从简历来看一个人始终浅薄。但是鲍尔森周身贴满了的标签毕竟证明了一些东西。
书的看点,大致有两方面:一方面是作者自身的态度,既包括他对待中国的态度,也包括了他对待文化交流乃至社会发展的一个态度。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待生命的诚意,这让人觉得亲近和信服。另一方面,则是在他的眼中的某一个层面的真实。虽然“讲故事”这一行径不可避免地成为一个主观动作,但如今文字记录的发展,以及叙事技巧,已可以很好地反应作者的意愿(倘若希望表现真实,那么是可以尽可能的做到)
书中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开始,重点记载了作者任职财长前后所承办的几件事情,包括SED,鲍尔森基金,以及协助粤海重组,中国公司上市等。而穿插在其中的,则是中国的三届领导人。不同人物的风格跃然纸上,但融汇在具体事件的记录中。行动是最有说服力的语言,各种朴实无华的记录把各个人的功过多少覆盖到了一些。故事重点扣住改革命脉,再穿插以部分工作细节(如中国目前仍未完全褪去的官僚主义色彩,或是执政过程中来自不同利益方的相互制衡),使许多故事发生得很有戏剧性但却并不荒诞。此外,作为财长,但由于工作的需要也提到了一些军事方面的行动。这也是很有意思的一个缝隙,让人可以一窥美国内政的相互平衡和制约。
需要说到的一点是,这样一本书,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视角。更多地从一个领导角度,往下俯视经济全局。这样的视角的确可以给出很多大方向,有着难得的优势。然而每一步路是从脚下走起。由于对基层了解的局限,使得鲍尔森在描写中国地方问题,尤其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现象,显得十分单薄无力。对事物发展的走向预判,除了树立目标之外,更得了解自己脚下是什么路什么鞋,这样才能做出相对合理的决策。人类文明发明了经济模式和这样的运作方式,最终目的是为了能让社会运作有效,让人类前行更加稳妥快速。但是对基层百姓的了解缺失,让很多看似美好的蓝图显得不够着力。相应地,在讨论问题时,美国的基层现象也没有被鲍尔森所讨论到。反倒是在中国领导人的一言一行之中,读者往往可以从那些慎言慎行的行为里读出他们正在努力对整个社会的加深理解并以自己的方式尊重这一整个社会。
不过,这也并不能算是瑕疵。毕竟这样一本建立在国际关系视角的书,在写作的时候应该集中描绘那些它所关注的层面。细节问题仔细剖析的话,那么恐怕这本书还得再写800页吧。那时候,鲍尔森的妻子怕真的要去找些其它事情做了。

读书笔记– 《瓦尔登湖》

起先只是在找阿兰德波顿的时候,不知道从哪儿看到了瓦尔登湖。想起了书伟曾经在毕业前给过我一本。那时候完全没有读过。不知道是因为书伟,还是因为瓦尔登湖,还是因为现在的自己,于是找来了这本书。
!啊!想起来了!
是:找阿兰德波顿。然后找瓜看的书。然后想着刷一些中文书静心。然后想去找施小炜版本的村上春树。在某一个下载页面,看到了瓦尔登湖。然后想起了书伟。现在的心境也似乎可以承载得起这本书。于是下了下来,在读村上之前,开始读起来。
结果是一发不可收拾。感觉仿佛找到了知己,和他絮絮叨叨,听他讲话。
徐迟的翻译,起初觉得挺好,但是往后,或许是因为版本有误,反倒觉得不那么舒服。看到一些翻译不如意,竟然斗胆有着一丝自己未来操刀重新翻译的冲动。但是原文的翻译的确是有很多地方值得肯定的。此处按下不表。

书摘:
为什么人在泥土里扎了根之后,不能远离向太浓伸展呢?–因为那些更高贵的植物的价值,是由远离地面的,最后在空气和日光中结成的果实来评定的。
:这里有些不大懂。但是无论是Thoreau 还是徐迟,对他们的行文我都有些不大喜欢。

总之,我们不要忘记,埃及有一种麦子是一个木乃伊传下来,一支传导了我们的手里。
:很有些意思,想要考究一下。

每个婴孩都在一定程度上再次重复了这部世界史。
:很有感触。完全可以拓展开来独立写作。可以结合进化论以及生物发育过程中的胚胎演化来讨论。是个很有意义的话题。

假若说,文明奶时人的生活条件的一种真正改进–我想这话是很对的,虽然只有智者才能改进他们的有利条件,–那么,它必然能证明,他不提高交钱就把更好的房屋建造起来;所谓物价,乃是用于交换物品的那一部分生命,或者立即付出,或者以后付出。
:缺少经济学背景知识。但是1850年前后的思维,可以达到这样的深度,完全可以结合当时的经济情况来进行讨论和思考。

然而关于商人,其中有一位曾经恰当地指出,他们的失败大都不是由于亏本,而只是由于不方便而没有遵守诺言:这就是说,是由于信用的毁损。
:犀利。

等到农夫得到了他的房屋,他并没有因此就更富,倒是更穷了,因为房屋占有了他。
:之后还有铁路,火车,等等。

斧头的主人,在他出手借给我的时候,说他是他掌上的珍珠:可我归还他的时候,斧头是愈加锋利了。
:用进废退(不涉及部分进化论的思路,)

我的工作干得一点不紧张,只是尽力去做而已。
:不慌不忙地道出淡淡的真理。这是我自己该去达到的心态。

要比我那样建筑房屋还更谨慎小心,也是划得来的。比方说,先考虑好一门一窗,一个地窖或是一间阁楼在人性中间有着什么基础,除了目前需要之外,在你找出更强有力的理由之前,也许你永远也不要建立什么上层建筑。
:可能是这个mobi文件的排版或typo,也可能是翻译的时候无心插柳。在我读来,反倒又一些很不一样的意味。值得挖掘原文去探究一下。即使是自己多心了,也无妨。

我考虑到人的灵魂和时间的重要性,我虽然为了这个实验站去了我很短的一些时间,不,一部分也因为它的时间非常短暂。
:果然,我就觉得这很像是一个社会学家的实验。但是在那个时代,还是笼统的说,是一个学者,一个思考者的实验。没必要用现在的title来限定之。

–留下多少雕琢过的石头来使它们自己永垂不朽。如果他们用同样的劳力来琢凿自己的风度,那会怎样呢?
–说到金字塔,本没有什么可惊奇的,可惊的是有那么多人,竟能屈辱到如此地步,花了他们一生的精力,替一个鲁钝的野心家造坟墓,其实他要是跳尼罗河淹死……
–我愿意知道,是谁当时不肯造这些东西–谁能够超越乎这许多烦琐玩意儿之上。
:kindle文件有些问题,不容易返回到原页面。不过也罢。下一次再读该是英文原版。

我发现这个不是用综合的,而是用了分析的方式–从此我快活活地取消了它,虽然大多数家庭主妇曾经热忱地劝告我……
:这里发现翻译可能存在一些问题,我猜想原文该是comprehensive vs analytic。 但是徐迟如果是没有理工背景,或是知识体系不够全的话,或许没有终点剖析comprehensive的意义?这里因为还没有查过原文,先不多说。
另:电子输入有很多弊端。刚刚一下子就把打了的一行字儿全部都消除了。这个有些让人怕。也显出现在的敲字,和当初的写字相比,虽然可以满足思路的快,但是却也极其不稳定。黑天鹅呀。(赶紧save一下。)

有一部分不肯信服的人有时问我这样的问题,例如我是否认为只吃蔬菜就可以生活。为了立刻说出事物的本质,因为本质就是信心,我往往这样口答,说我吃木板上的钉子都可以生活下去的。如果他们连这也不了解,那不管我怎么说,他们都不会了解的。
:我表示完全没看懂这段啊。。。

你甚至能知道他的厨房中的家什以及一切外观华美而毫不实用的东西,这些东西他却都要留着不愿意烧掉,他就好像是被挽驾在上面,尽是拖着它们往前走……
:自己给自己设定的trap,如何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轻装上阵。自己有些地方做得不错,有些地方还不够。可以自省。
这里翻译也有些问题。我觉得应该在讲如何选择合适自己的工具等等。

墨西哥人毎过52年也要举行一次净化典礼。。。
:很有意思的风俗知识

我认识一个继承了几英亩地的年轻人,他告诉我他愿意像我一样生活,如果他有办法的话。我却不愿意任何人由于任何原因,而采用我的生活方式:因为,也许他还没有学会我的这一种,说不定我已找到了另一种方式。我希望世界上的人,越不相同越好,但是我愿意每一个人都能谨慎地找出并坚持他自己的合适方式,而不要采用他父亲的,或母亲的,或邻居的方式。年轻人可以建筑,也可以耕种,也可以航海,只要不阻挠他去做他告诉我他愿意做的事情,就好了。人是聪明的,因为他能计算;水手和逃亡的努力都知道眼睛盯住北极星,这些观点是报关用上一辈子的了。我们也许不能够在一个预定的时日里到达目的港,但我们总可以走在一条真正的航线上。

最近我听说有两个年轻人想一起作环球旅行,一个是没有钱的,一路上要在桅杆前,在锄犁后,挣钱维持生活,另一个袋里装着旅行支票。这是很明白的,它们不可能长久地做伴或合作,因为这一合作中有人根本不做什么。在他们旅行中第一个有趣的危机发生之时,他们就要分手。最主要的是我已经说过的,一个单独旅行的人要今天出发就出发;而结伴的却得等通行的准备就绪,他们出发之前可能要费很长的时日。

要有点儿真正的合作心意,表面上反而看不出来,却有着一种听不见的谐和。如果一个人是有信心的,他可以到处用同样的信心与人合作;如果他没有信心,他会像世界上其余的人一样,继续过他自己的生活,不管他跟什么人作伴,合作的最高意义与最低意义,乃是让我们一起生活。

——————–
做书摘非常非常的长。最好的方法似乎还是在原书上直接用笔标记出来,比如用根荧光笔啥的。
嗯,这样的方法以后可以做一些调整。
似乎用来记录感想会更加合适一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