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opinion

有失偏颇的主旋律

如火如荼用来形容目前的BLM运动其实并不合适。因为已经有失偏颇。群里的小伙伴和校友们开始忧心忡忡:这是在闹文革的节奏么不是?

Clemson在四五年前曾经出过一起沸沸扬扬的事件:有不知名的人,在校园的一处历史遗迹公共场所的路灯柱上,挂了一串香蕉。对我们这些国际学生来说匪夷所思的行为,却有着一定的历史深意。简单来说,这是在侮辱黑人,将其视作猩猩猴子一类。似乎在历史上也曾经有过相关记载。于是学校连夜开始做公关工作,同时召开了多次学生群体听证会。最后也一度有学生表示,要求学校对校楼的部分命名采取措施,以取消一些有蓄奴历史的权贵享有的历史声誉。

更改学校主楼的名称,是一件大事。最终决定也不可能完全有老师或学生来作。Clemson是南卡罗莱纳州的一个招牌,在land grant universities之中也有不错的声誉。学校董事会最终没有通过这项提议。不过没想到的是,现在这个议题又被重新翻出来。学校曾经的明星球员公开发声,要求对校内部分建筑命名进行整改,到了6月10日晚上,学校已经有部分人员开始组织一定的会议。

更有甚者,和Clemson处于一个梯度的阿拉巴马大学,居然也发声讨论校楼命名一事。阿拉巴马啊,这可是保守程度更甚于南卡的地盘。仿佛走着走着都保不准会看到3K党。

看起来仿佛是星星之火正在燎原,但是其中有一种不对劲的感觉。

1)新冠病毒的情况被淡化到仿佛不存在一样。从过去几天的数据来看,在reopen之后,许多州的数据反而有了明显反弹。患病人数和死亡人数依旧上升。但这仿佛被这些民运人员忽视了,又仿佛这病毒不再指明了,又或者,医院里的医护人员可以不费吹灰之力了?

2)推到雕像,修改名字,却没有清晰的立法措施,来实现意识形态的修正,或是教育水平的改善。这更有一种推波助澜时期的造势,却少了几分事后该如何前行的计划。但凡理智的人,都会觉得没有必要对《飘》进行禁止。但现在不光从历史遗迹上进行否定,连文学文艺作品都要被审查。这种矫枉过正的姿态,让人瞠目结舌,仿佛从美丽新世界一下子跳到了1984,中间都没有过渡态。

3)美国民众普遍有种危险的自信。之所以说“自信”而非“自负”,是因为大多数人,在自己确实吃饱穿暖的情况下,是愿意表露出善意,给予些许。并非因为内心深处某种缺失,譬如暴发户一般,而急切地希望被认同。但说这种“自信”是“危险”的,是因为这种自信的高度感,不是来源于登山时一步一个脚印地到达一个新海拔,而是因为出身在飞机之上。两者的区别?一步步登山,高处的空气稀薄是可以感受得到的。但飞机上的空气,和机舱外的空气完全不是一回事儿。如果飞机好好地,就也罢了。但如果飞机已经破洞了,紧急面具落下来,带着呼吸面具吸着氧气而产生的自high感,究竟能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又,究竟能持续多久?

这样的主旋律,真的就像是一架失控的飞机。失控的飞机所产生的失重感,或许还会给一些喜欢过山车的人难得的乐趣。但世界原本就是一座繁忙的飞机场。一架飞机失控了,所有的航班调度都受到影响,各个国家都脱不了干系。

且不说宏观的飞机,就微观里的每一架真正的飞机,也都吃不起这一套。大家都盼着可以早日乘上心心念念的翅膀啊。

第1300部观影记录留念

豆瓣上标记了第1300部已经看过的电影。严格意义上来说,看过的电影,对有6-7成可以有印象。成长中,别人的故事就是泥泞山道上的一块块路砖。每每踩牢一块,就能有机会向前向上多走一步。

还没有机会仔细挖过林肯的身平。但是前不久有读到一个红蓝两党对美国建国以来所有的总统进行打分(我试着把原图link找来放在了下面)。川懂爷并不意外地落入底层。而顶层则由国父与林肯携手共撑。这样的一个人设,试想一下,在德与行两方面估计都有着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地。但因为缺少史实的了解,所以这里只能就电影本身,以及电影所呈现的,DDL版本的,林肯来做一个记录。

化妆术和DDL相互呼应,把林肯儒雅的气场和样貌几近完美地呈现在了荧幕上。全片的色调走暗淡风,或许是希望将戏剧化的主题内容,尽可能往史料氛围上拉拢,以帮助观众获得更多地代入感。而略有戏剧化之处,多半就是在国会山里各个议员针锋相对剑拔弩张时的言语。此外,在片头,用了一丝抽象风格来描绘林肯的梦境。也借助Molly对梦境的解读,来把全片的主题内容点出,即宪法第十三条修正案。

一如林肯这般满腹经纶,却在电影全篇不做冗余的演讲描绘。著名的葛底里斯堡宣言,林肯本人一字未说。导演与编剧设计为,在电影的一开始,让年轻的白人黑人士兵在战时前线当着林肯的面背诵出来。这个角度十分精妙,因为“年轻人”“群众”“黑人与白人”这些标注,体现了林肯的演讲已然深入人心。这一幕的真实性or戏剧化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当观众意识到这一层设计,又或者并没有意识到而仅是被开篇混乱的战场所震惊,便从影片一开始就全片的精致程度寄以厚望。而后,一次升旗演讲,仅仅寥寥几句话,林肯的随和大度,或许有点滴学究气却丝毫不会掉书袋的睿智,就已经向观众一点点展开。

影片的故事结构基本上由两部分组成:一方面,宪法第十三条修正案是主干。电影以这项修正案的推行来作为切入点,给观众一个视窗,去了解当日的时局,游戏规则,社会焦点,以及那时候的人。但宪法修正案并不代表林肯。无疑,林肯推动了这条修正案的通过,但如同修正案的通过所需要的数百张议员的投票,真正困难的在于如何能将这盘散沙聚到一起。在这个过程中,林肯的视角之宽广,思虑之缜密,行事之果敢,一一绵藏于影片的叙事与对白之中。另一方面,为主干提供养分的枝叶,即林肯自己的生活。我以为,一个人在面对日常生活琐碎时的反应,可以最真实地体现其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逻辑体系。林肯的温柔和威严,睿智和沉稳,都如阳光一般洒落在他身边的各种人和事物上,无论那是温暖的又或是灼烫的。遍洒在他的家庭成员,工作伙伴,他的日常起居,他不拘小节简朴踏实的衣着,或是肩头裹着毯子的他在屋内各个房间踱步,又或是跪倒在儿子面前,让孩子爬到后背上,再用手撑起背着小Ted的干瘦的身躯。

我忽然想到数年前遇到的一个清华老教授,在他住的hotel房间内,看到他跪在一张椅子面前对着电脑忙着各种事儿。身边的人说哎呀您不坐着么。他显然是没太在意这些细节,随口笑笑:这个,人嘛,有时候跪一跪挺好的。然后想到自己曾经在公司内蹲跪在地上给一旁的人说事儿,老总愣了一下,说,果然是美国回来的,不太在意细节。

细节?不,细节是一定在意的。而且,细节是很重要的。只是,什么是细节?又或者,某样事物,在何时是细节,何时不是细节?又且,当事人如何去判断它的是与否?

一如林肯这样的电影,本身属于以艺术化手法讲述历史故事。若是上升到了艺术,一如上升到了科学,以“术”来要求,则根本没有所谓“细节”一说。因为根本不分粗细,只分权重。一切都要尽最大可能做好。斯皮尔伯格基本上中规中矩,做到了一线导演该做的事情。而DDL所扮演的林肯,从语音语调乃至脚步的轻重,也都拿捏到了我所能想象到的极致。

事实,真实,往往不如虚幻来得讨喜。所以豆瓣大众给分仅在四颗星,并不奇怪。因为这样的电影并不会有很多超预期的情节。表演艺术再如何戏剧化,也终究敌不过现实。但这原本就是一部娱乐性有限的电影,又或者,不是所有人都会以现实,真实,为乐趣。

人们都乐此不疲地盼望着某天的暴富永生美人环绕,或是坐吃山空地祈求着世界和平移民火星。这样的想象充满了美好。以一部分人的价值观来说,这样的想象作为梦想理想也恰如其分。但是正如林肯的大儿子在看到了现实的一角所经受的打击和触动一样,真实现实的一切并不那么讨喜。但电影中所展现的形形色色的年轻人们,虽然我没有考究过真实性,在剧本中没有被现实击垮,反而堵着气任着性向前走着,让我由衷地觉得这个世界的未来还是会像林肯与斯蒂文斯他们期望的那样,虽然曲折,但总归能更好一点吧。

——假若这些年轻人,能有林肯这样的人领导和感染着。

 

US presidents ranked

https://cognitivefeedbackloop.com/all-the-u-s-presidents-ranked-by-greatness-b5f6a0b6dc3e

诗人的不同时态

和朋友聊天的时候,提到了:
彳亍
当下愣了半晌,笑着以为是拖音视效增肥体。被告知说是出自戴望舒的雨巷。出自文学作品?于是心中一阵竖线,去翻看了一下。

———–
“《雨巷》是中国诗人戴望舒1927年创作的一首现代诗。诗中描写了抒情主人公“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而又寂寥的雨巷。他怀着一种缥缈的希望,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这个姑娘有着丁香一样的颜色与芬芳,而她的内心却结着忧愁、哀怨。他逢着了这样的姑娘,然而转瞬即逝,“像梦中飘过”,她的颜色、芬芳、“太息般的眼光”以及“丁香般的惆怅”统统消散在“雨的哀曲里”。他依旧“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而又寂寥的雨巷,依旧怀着希望,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雨巷》中,诗人用象征性的意象及意象群来营建抒情空间,传达内心情感,并且融会了中国古代诗歌,尤其是晚唐五代纤弱婉约诗词的艺术营养。不仅如此,这首诗在艺术上的成功之处还在于它的和谐的音律美”

———-

其实有点儿烦这种酸腐腔调的简单倾倒情绪的作品。也不大喜欢用语文课的模式来解构分析。但是应该会有人会喜欢,解构分析也不是没有作用。
于是又去翻看了一下诗句的具体内容,于是看了第一节,就有点儿不愿意读下去:

—–
雨巷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

吐槽马模式开启:
“这人好烦啊。。。自己幽怨也就罢了,干嘛还要指望着别人也陪着一起幽怨”
“看起来好像很清冷幽凉,但骨子里好自私。比中指”
“他可以说,我希望身着女装,成为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但是这样也不好”“因为这样玷污了丁香”
“而且,再补一句”
“为什么要‘希望’”
“世界需要人们行动起来的。”
“他该直接穿上女装”
“然后成为另外一个诗人口中的新奇角色”
“既然是诗人,那么他便化为自己的诗就好”

不过呢,随后自己去挖了一下他的生平。也是一个薄命的才子。最初发表雨巷时,才20刚出头,也终究没能活到知天命的年岁。于是发觉自己的吐槽反而更加显得小气和寒酸。调侃打趣,似乎也不该用在他人的真诚词句之上。

话说回来,20多岁,是多么好的年纪。撇开历史因素不谈,不管什么时候的青春,都充满着对未知世界的彷徨和好奇,又或许深感无力,又或许满心期许。
谁能说20多岁人的心,能真正意义上分辨清晰了什么是性别。如果说,写这首诗的时候,他内心的一部分已经化为了那样愁怨的姑娘呢?毕竟仙水忍的内心也有一个爱哭的姑娘啊。顾影自怜,谁又没做过?自己也不经常做这样的事儿。20多岁时自己每天的文字,除了倾诉情绪,似乎也不再有更多内容。

但情绪是多么可贵的人性,能小心捻拾起自己的情绪,何尝不是在小心地认识人这样的动物呢。这与梳理逻辑,规整思考,其实是一样的人的论证行为吧。

再多说一句,性别差异对文化与认知的影响的确深远。极端的女权主义或许会抗议,觉得何必需要用一个带有性别的眼光来看待愁怨。
再再多说一句,倘若有那样的抗议,是不是在否定“愁怨”这样的情愫?“愁怨”,倘若剂量得当,不也是一种独特的美么?

想到了inside out。也期待着皮克斯的续集。又想到了字幕里藏着的那句话:please don’t grow up, ever. 完全不grow up可也不行,留一部分stay there即可,大自然是多么的现实,人世间又是多么残酷。

想到之前读到过卡尔菲斯的《城市》,又或是前些日子读到的吉普林的IF。他们只是不同的诗人。

或者说,是诗人的不同时态。

健身和学习的类比

如果说身体的构成,大脑也是有其中的构成。
那这期间可否进行一个类比,以此作为自己锻炼大脑,积攒知识的基础?

减少脂肪。
保证运动量,控制饮食摄入。

大脑:
每天读取的信息类型要进行净化。因为杂乱的其它信息,占用大脑的时空间。
措施:
1)减少娱乐项目。如果累了,或许可以听一听交响乐。但是玩游戏什么的(虽然已经有一段时间没碰了),其实耗费大脑经历,而且会造成一定记忆印象。尤其在当前,很多知识和思维逻辑还没能成为永久记忆,加入过多的炫丽的信息其实不利。
2)减少社交媒体信息。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每一天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去。管理好饮食,管理好作息,出行注意安全,衣着保暖。其他人的事情,不去参与不去关注。当前阶段求信息的简单。

如果遭遇一些特殊情况,主动设立优先级。

稳定持续地提高英语能力。因为英语语言能力是当前考试以及未来职业发展的基础。听说读写四个层面。
措施:
如同减脂需要的步行量,虽然不是很费力,但是每天要保证一个基础数目。
如果按照时间来换算,按照2步1秒的时间来算,每天在基础上花费不少于5000秒,即83分钟,1.5小时。(40分钟的阅读,40分钟的单词——> 当前可以交给阅读理解的消化。40分钟阅读大约就是仔细读完四篇阅读理解的量。分析错题大约40-50分钟。可以控制一下时间。)

做题属于吸收新信息。做题后需要消化。
每次食物消化的时间大约为24小时。大脑处理一次试题消化时间?

每天的做题,钻研,总结。进行信息提炼。

大脑的疲劳也是一定会有的。要客观对待大脑的疲劳。坦然接受自己每个时间段的短板,然后找到切实可行的方法来利用可行的可持续的方式修补和加强。

不能帮的忙

昨夜赶着BCG的东西,结果都没法子好好睡觉。早上起来,记得要给财务买卡布奇诺,于是颤巍巍地来到咖啡馆。愣了半天不知道该说些啥。咖啡馆小妹三次见面后已经能认出我来,放心地让我用venti和tall来描述。我还是一个劲地在旁道歉,生怕显得太突兀了。
于是就成为了这样的Max。还剩半杯的“美式”。但是说白了就是expresso直接兑了水。比起其它的咖啡来,这样的一杯“美式”反而出奇的好喝。在想自己是不是逐渐逐渐切入了咖啡依赖模式。
想记录的东西,是昨晚和case小伙伴meeting完之后打车的事情。由两部分:之前被小小的追星情节震惊过,她对鹿晗的痴狂一直让我难以理解。之后又碰到过一些其它粉。或是娱乐,或是独立音乐人,直至昨晚又碰见了一个羽生结弦粉。然后,终于开始十分认真地思考,这些粉丝情节到底发自于怎样的根源。我尚未去查询他人对待这一社会现象,或是心理状态的研究。但是显然这样的情节一定已经被深刻地研究过了。我后来想到自己对路飞的粉,对虚拟人物的那种纯粹的热爱,对艺术和文字的热爱。对一些作家的热爱。或许也是类似的原因?也算是一种精神上的寄托吗?但是,自己一直都在遇到很纯粹的人,能够感受到一种强烈的真诚。也或许是自己会有意或且下意识地屏蔽一些人。所以能过过滤完到我面前的人们,大约都剩下了他们身上相对比较纯粹的一面吧。但这也有弊端,因为这样我看到的始终是美好的那一面,但我又要求自己对另一面的人类有堤防。觉得虽然有丝丝凉意或是累,但是如磊磊所说,要不然还是会有心累的时候吧。
另一部分,则是在出租车的后半程,驾驶员大叔和我攀谈起来。其实累得很,心下还着急地希望赶回去。但是大叔犀利地点出了刚刚下车的姑娘的言语实在是聪明人。然后又点出听我的说话,觉得我大约26,7岁光景,入世未深。我心下其实是很开心的,自己也可能会选择一直保持着这样一种和人交流的方式,要求着自己不世故。套路什么的实在不是我的菜。(这或许也是我在做case时,特别不喜欢遵循既定的框架。但是我该要有属于自己的一套框架)
可聊着聊着,大叔了解了我的真实情况后,忽然开始聊起了他的儿子,于是诉苦,和我说起他和儿子的交流问题。父子交流似乎一直都是人世间的问题。于是我简单地share了一下自己的视角。大叔的车反而越开越慢了。我心下焦急着回去干活儿,可又能理解做父亲的视角希望能获得一定的帮助,就陪着聊了几句,讲了一些自己的故事。
然后,便意识到问题:作为局外人,我实在是不适合对别人的生活做任何评论。
以至于,大叔忽然开口希望可以加我微信,我讶异了一下。但是还是给了微信。刚回到住处,大叔就发消息来,说希望可以帮帮他去调解他和他儿子的关系。自己三周前才帮另一个case小伙伴梳理过类似问题。忽然一下子觉得有点儿怕得很。
于是,很善意地给了祝福,也很果断地拒绝了。
“这个忙,我不帮。非常抱歉”
说完之后,忽然陷入一阵无助感。那时候的自己,多半是太困了吧。
而现在碎碎念的模样,多半是自己要赶着去上班吧。

我不知道日常上班的年轻人们,或者说,那些个人们,都是怎样的运作模式。但是,有多少人终于能停下来思考一些东西?还是说要完全指望别人为他们思考?
年轻的时候,其实很难能思考什么,而如果壮年时不去思考,难道留到最后当作家庭问题来解决?
生活也的确蛮残酷的,如果你对它不那么小心翼翼的话。

一会儿村里的小伙伴要在新天地碰面。于是乎,这里现在迅速地做一个周记。各种事情匆匆忙忙的,信息量又那么大。
早上见到了之前基地班的小伙伴。ty自己的公司跑了快5年了,感觉营收应该达到7位数。内容端其实做了很多工作。虽然说数据包用得很多,但是毕竟需要计算机的基础。又一次提到了生物统计与metagenomics
宏基因组+NGS+微生物内稳态+诊断

CRO的概念的放大。不单单是clinical这个层面,而的确是因为整个社会的发展,智识社会的发展,高教育人群提高后,使得科研资源普及化。
科研成为idea+finance的过程。
目前的finance这部分,是由上游+下游两端协同实现。
而idea这部分,要看purpose是什么。===文章导向,产品导向。

午夜两点

最近的日程紧凑得超出想象。从各式各样的人身上看到了的东西,按照木心的话说,就是你看到了时间在容器中流淌过,于是借助内容物的更替,反而看出了容器原本的样子。

关于AI来算组装

李小微回国安顿好之后,在128C家群内高声呼喊着python和编程的重要性。做机器人的展瑞用的c++,蕾蕾和阿乾做算法和EE的好像用其它什么。
事实上,计算资源现在极大丰富,如果不用起来实在是有些浪费。而诸如挖矿这种事情也已经早就被玩透了。Hadoop之类的也在前些年听很多做计算机的人讲过。
倒是在看Katie Bowman计算出黑洞的图片时,被inspire到。介于极大和极小之间的我们,创造出了计算机这样积攒了人类智慧的工具。其实是新时代的放大镜和望远镜,可以帮助我们去合理地观测这个世界。
然后就想到,其实用AI对图片分析的原理,其实或许可以用在基因组的组装上。算法上甚至可以类似。而且其实从二维信息降维至一维,理论上来说计算方式可以更简单一些。
于是去找到了一些文献,集中发表于2018年年中至今。数量不多。深度其实也有限,which is really nice to me,对于我这种计算练习量完全不够的数学盲来说,可以消化一下。
基本思路应该是:就目前自己已经收集好了的线虫的基因组,可以从线粒体基因组先着手,构筑数据库,找到合适的深度学习模式,来对数据库内的基因组的模式进行学习。然后喂食自己测序的reads。再在不使用任何seed的情况下,让其进行自行组装。得到产出。期望产出结果可以和现有的组装工具相matching,novoplasty。
然后基于此,对其算法进行改良,来考虑全基因组的组装。

问自己:现在似乎已经有了一些training软件,来进行基因annotation。如何看待你自己的idea和现有的training模式之间的关系和区别?
我在想:annotation的模式,是根据AA序列的相似性,寻找核心功能区,然后做进一步分析。而assembly的模式,是集中在DNA信息上的。(考虑错排,一些插入位点的忽略或采纳)

做控制的他们,提到的反馈机制。在实际编程里用到。那么在生命遗传过程中,也或许有类似的机制吧。

如果要做这样的构架,该怎么去做。行动力才是王道。
可以把自己封存多年的github用起来了嗯。

Emory 2019 global public health case competition

大约用剩下的一点力气敲一点东西,然后就打算去睡。

今儿是去Emory听了他们的case competition。 全程一共30支队伍,来自不同的大学。议题大约是:台风来临,应该针对台风做出怎样的预备措施

First-round将30支队伍分成了五个分会场。每个分会场配了两个judges。Judge的份量都挺不错的,各种头衔的中年人们。每个分会场6支队伍,分3+3两批次完成。然后由每个会场推选出一支最优秀的队伍进入决赛轮。这个流程和哥大的安排应该是一致的。

我抵达会场时,听到了其中一个会场的第二批次的三个演讲。以及final round的五支队伍。这儿简单分两部分说一下记忆里的一点儿东西。

首先先谈这个活动的公共卫生主题。因为之前完全没有这方面的背景,所以大约听完了两个presentation之后,才大约知道从public policy/health的视野来看,需要去宏观考虑哪些问题,包括education,response,recovery,以及mitigation几个点。然后,每支队伍都试图从中切入了一到两个点,然后重点提出自己的优化方案。即从大框架内挖掘出具体讨论点,引入案例或是发明或是商业模式等等,解构完原议题后进行仔细讨论。

另一个将大问题落实到具体点上的方法,在我所累积听取的八支队伍里,也都纷纷用到了,即:结合地理位置实例。分会场上连着听取了三个日本的案例,包括冲绳岛,东京,和大阪。 但这三个都没进决赛。决赛似乎是早上的第三支队伍(我到会场时在门口看了一会儿),是讲的关西地区作为案例。决赛上另外四个案例地点是:马达加斯加(有约10页appendix,且用得很充分),多米尼加,菲律宾,以及墨西哥。(不清楚是不是有地理位置选址建议或是什么的。。。尚未考究)

总的来说,虽然活动的阵势很大,但是分会场上的实力良莠不齐。我听的三支分会场队伍,讲冲绳岛的那支是个四人队伍,内容还不错,也是该分会场唯一有appendix的。另外两支队伍都是6个人组队,一个是在讲灾后重建时可以采用一种便携建筑(貌似是队长姑娘自己的startup,虽然看起来不错,但是队伍离开之后,裁判们(以及我)认为商业模式和选址有问题)。另一个是讲一种新型的城市绿化花渠。后两者在我看来很有些偷梁换柱的嫌疑(参加其他比赛的东西拿了过来打酱油?),没有能够抓好global public health的主题。事实上他们的创新点,反而让其case分析的方向跑偏了。冲绳队伍的框架方面做得还是很好的,在分析台风来临前,来临时,来临后的问题上都覆盖到了。但是有几处问题:1)做了很多appendix,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没有在演讲的slides里面充分体现出来,也没有在回答问题时用上,结果也没能有机会去final来用。2)slides做得有些单调。这里的单调,是指美观上来看。其实读phd的我在日常的slides准备上都是大白纸一张,然后求清爽求高效求台下阅读轻松且和口头讲解衔接流畅。然而,在这样的比赛上,slides的美观度/现代化的感觉,还是占有一定分量的(话说科研slides也是能美观的情况下适当美观会更受欢迎的。但是大家通常都没时间(懒得)捣鼓。。。)。冲绳队的policy流程图,是用最简单的 文本框+尖头来完成。十分素,但是不够雅。而决赛的队伍们,每页slide的信息量很充实,但是却不拥挤(bestbuy和Tesla案例那个slides在我看来其实略微有点儿拥挤了。。但或许是我对不同行业的slides了解不足而有偏见)我有录像,回头可以给大家看一下,作为参考。3)在决赛部分,有两支队伍给出了很新颖的思路,及:台风本身的风能可以转化成为发电或是其它能源。然后给出了一定的case设定。这个思路有一定的风险,但是他们有给出一定的reference来support,然后说这些能源可以辅助诸如医疗设施等等。是个不错的切入点。所以,最后进入决赛的那支队伍,基本上是我在分会场看到的综合情况最好的一支队伍。(但是他们在决赛环节,演讲的时间控制上,做得实在是不尽人意。也可能是因为体力等原因所致)。

第二个部分,就是想要抽离出这个global public health的主题,仅仅谈一下我自己目前对case competition的感受和理解。因为今儿也在会场上用间隙看了一下GameStop的背景知识和问题。
1) 案例分析的题目,怕大多是会出得很宽泛及模糊的。除了我们有可能从举办方处获得信息之外,我们也需要自行挖掘一些背景信息(今次会场上裁判问了很多问题:城市规模,人口,经济发展水平,工业模式。很大一部分选手居然说:I think, I guess, I assume。至少在科研领域,这种回答是要扣分的。)
2) 各种信息拿到后,需要对各个信息之间存在的明面上或是潜在的逻辑关系进行梳理。比如,公司高管的背景和公司的并购发展关系是怎样的。公司的财务状况或是现金流又是和公司的重组有什么样的关系,公司研发收支开销等等。我觉得这部分难度挺大的。我在这方面的经验也很薄弱,但是这部分知识很有意思,很值得去学习和了解。
3) 然后就是案例的社会背景,比如市场,消费人群,消费者教育,竞争对手,流行趋势,政府管控等等。
4) 上述信息数据包括公司/行业 内部状况及 公司/行业 外部状况。然后就开始考虑整合这两部分内容,进行一些什么什么SWOT分析什么的(这部分是学商业或是学公共政策的人会更专业些,我在宏观分析上或许还是会欠缺很多经验,系统性有待提高)
5) 然后就是针对其中的问题设定策略,并且仔细讨论分析策略的可行性。这部分其实挺难的,因为需要足够多的信息和数据来支持。直接拍脑袋想出来的东西怕是说服力不够,所以得有survey或是experiment来支持。而策略的目的是希望能获得收益(公司就是赚钱,产业就是要发展升级,行政就是要提高稳定性和生命力,科研就是要有funding和paper啊不这个思路跑偏了科研就是要能有为人类文明发展贡献一份力所能及的力量诸如此类云云)
6) 在案例分析和解决问题之中,应该会存在行业内固有的解决模式。如果能有创新思路,而且不是脑洞过于新奇古怪,而是微微有一丝丝让人觉得小兴奋的东西作为点睛,那么应该就能成为出锅的砂锅全鸭上的香菜(啊,有的人不吃香菜)或是葱花儿或是白胡椒粉。
7) 最后,除了slides之外,演讲的熟练度非常非常非常重要。其实不需要说得飞快。人均三分钟,三分钟大约就是300单词左右的量。还要语气停顿,甚至和台上台下进行眼神交流等等。所以演讲的准备非常重要。今儿有看到台上的人卡壳儿,不止一次。非常浪费时间,而且非常矬士气。

告密和举报

读到“端媒体”发布的一篇文章,忽然一下领悟到一些之前没想到的点。
首先,“告密”行为,诸如文革时期一些孩子举报父母行为之类的,以此来博得社会认同。
(此处可以讨论社会认同和家庭观念之间的一些点。思考之前社会,和当前社会的一些点)
然后“举报”,比如关于小崔近期的一些事情。
然后文章衍生出讨论,大抵是关于,“告密”本身助长了专权,蔑视了法治。而“举报”行为则是另外一回事,是一种法治的行为。
想到了《野兽》里面,男主最后去告发了办税问题。

但是让我陡然想到点,是《闻香识女人》里面的那个case
其实之前一直会有些疑惑的,为什么一个学生法庭之间的是否相互告发之类的行为,会被拿到那样的电影里作为一个讨论。
后来,今早意识到,这是一个“告密”行为。
陡然意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程度。
由此又想到了《死亡诗社》里面最后的告密行为。

然后想到了人的社会性,如何建立人类社会。一些根本纽带。诸如此类。
这个问题可以深挖得特别深刻。

有机会的时候,拓展来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