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review

地铁上我给了魔术师一只橙子

电影里有一幕:22出神地听着地铁月台上的吉他艺人唱歌,随后,在有一堆零钱的吉他盒之中,放入了一小块donut/bagel。随后,这一小块食物也出现在了钢琴前。

纽约的地铁有着各式各样的艺人,有一些固定的节目,甚至会有一些固定的摊位。我曾经也想过他们之间是否存在角逐或领地帮派,但更多的时候,我只是匆匆而过的一个路人。那些节目,有拉小提琴的,有借助地铁扶手做后空翻的,有踢着帽子做杂耍的。

还有拿着一次性水杯,双眼无神地直勾勾盯着一排一排的人,去乞讨。有时候甚至不觉得那些是在乞讨,而是在向路人征收税款。

我记忆里有那么一个魔术师。我给了他一只橙子。

记忆里应该是2011年的下半年,多半在忙着分子热动力学的essay以及制药工程方面的课程作业。而那段时间,在地铁上拿着手机刷各种书已是常态。又或者,因为睡眠不足,于是上了地铁,把闹钟调好,然后就在轰鸣声里睡觉。面对各式各样的地铁乞讨或是流浪汉或是艺人,已经熟视无睹。

熟视无睹,并不是所谓的冷漠,只是见怪不怪。大约是一部分纽约客们的常态,甚至算是品质。

然后那天上来了一个魔术师,似乎是个中年男子,身着大约是黑色,变得把戏是几只海棉质地的粉色圆球。每只圆球都有拳头一样大小。但是魔术师的手捏吧捏吧,再摊开手心,鲜亮颜色的海绵球就不见了。

魔术这样的把戏,比起一些兀自朗诵一段经文,或是放着高音外放音乐跳钢管舞的黑人小伙,或是直接嚷嚷着“please help me”的流浪汉,显然会更受欢迎一些。魔术师先是邀请了他身边的人作为辅助,于是手法娴熟地在一个中年大妈手里任意地让海绵球出现又消失。这些微小又温和可爱的惊奇,令人不自觉地忽略掉了地铁的金属噪音。然后魔术师就沿着地铁走道,任意地挑选着乘客,顺手在乘客的手中让海绵球消失,却从任何其它无法预料的地方再将它们捉回来。

我也被选中,不疼不痒地参与了十几秒。

一圈魔术下来,大约是10分钟左右。纽约地铁会有一些Express的路线,中间跳过一些站点,在10分钟左右会靠站停车。于是在列车快要进站的时候,魔术师停下来致谢,并表示愿意接受大家的tips。很多人都拿出了零钱。我的包里时常备着一些硬币,但那天居然什么都没翻出来。中午在学校食堂拿着的两个大橙子,当时正放在书包里。我想了一下,但也没多想。在魔术师走到我面前时,

“Sorry I don’t have any changes. But I have an orange if you don’t mind.”

我很清晰地记得他的神色表情:他先是愣了一下,语顿了0.1秒这样,然后微笑,依旧如他手中柔软的海绵球一样,温和地表示他愿意接受,且感谢我的橙子。

于是我就很顺利地送给了他一只橙子。

我竟然一点儿也记不得他的实际长相了。但我很确信的是,他对那只橙子的温和接纳,给我带来的好心情有一树橙子那么多。至少今天,我还是能记得这件事,回忆起来,也依旧品得到那一整树橙子般的好心情。

所以我今儿看soul,在那几帧有着bagel/donut的画面处,心底忽地觉得,

心里有一棵树的感觉真的很好。

第1300部观影记录留念

豆瓣上标记了第1300部已经看过的电影。严格意义上来说,看过的电影,对有6-7成可以有印象。成长中,别人的故事就是泥泞山道上的一块块路砖。每每踩牢一块,就能有机会向前向上多走一步。

还没有机会仔细挖过林肯的身平。但是前不久有读到一个红蓝两党对美国建国以来所有的总统进行打分(我试着把原图link找来放在了下面)。川懂爷并不意外地落入底层。而顶层则由国父与林肯携手共撑。这样的一个人设,试想一下,在德与行两方面估计都有着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地。但因为缺少史实的了解,所以这里只能就电影本身,以及电影所呈现的,DDL版本的,林肯来做一个记录。

化妆术和DDL相互呼应,把林肯儒雅的气场和样貌几近完美地呈现在了荧幕上。全片的色调走暗淡风,或许是希望将戏剧化的主题内容,尽可能往史料氛围上拉拢,以帮助观众获得更多地代入感。而略有戏剧化之处,多半就是在国会山里各个议员针锋相对剑拔弩张时的言语。此外,在片头,用了一丝抽象风格来描绘林肯的梦境。也借助Molly对梦境的解读,来把全片的主题内容点出,即宪法第十三条修正案。

一如林肯这般满腹经纶,却在电影全篇不做冗余的演讲描绘。著名的葛底里斯堡宣言,林肯本人一字未说。导演与编剧设计为,在电影的一开始,让年轻的白人黑人士兵在战时前线当着林肯的面背诵出来。这个角度十分精妙,因为“年轻人”“群众”“黑人与白人”这些标注,体现了林肯的演讲已然深入人心。这一幕的真实性or戏剧化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当观众意识到这一层设计,又或者并没有意识到而仅是被开篇混乱的战场所震惊,便从影片一开始就全片的精致程度寄以厚望。而后,一次升旗演讲,仅仅寥寥几句话,林肯的随和大度,或许有点滴学究气却丝毫不会掉书袋的睿智,就已经向观众一点点展开。

影片的故事结构基本上由两部分组成:一方面,宪法第十三条修正案是主干。电影以这项修正案的推行来作为切入点,给观众一个视窗,去了解当日的时局,游戏规则,社会焦点,以及那时候的人。但宪法修正案并不代表林肯。无疑,林肯推动了这条修正案的通过,但如同修正案的通过所需要的数百张议员的投票,真正困难的在于如何能将这盘散沙聚到一起。在这个过程中,林肯的视角之宽广,思虑之缜密,行事之果敢,一一绵藏于影片的叙事与对白之中。另一方面,为主干提供养分的枝叶,即林肯自己的生活。我以为,一个人在面对日常生活琐碎时的反应,可以最真实地体现其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逻辑体系。林肯的温柔和威严,睿智和沉稳,都如阳光一般洒落在他身边的各种人和事物上,无论那是温暖的又或是灼烫的。遍洒在他的家庭成员,工作伙伴,他的日常起居,他不拘小节简朴踏实的衣着,或是肩头裹着毯子的他在屋内各个房间踱步,又或是跪倒在儿子面前,让孩子爬到后背上,再用手撑起背着小Ted的干瘦的身躯。

我忽然想到数年前遇到的一个清华老教授,在他住的hotel房间内,看到他跪在一张椅子面前对着电脑忙着各种事儿。身边的人说哎呀您不坐着么。他显然是没太在意这些细节,随口笑笑:这个,人嘛,有时候跪一跪挺好的。然后想到自己曾经在公司内蹲跪在地上给一旁的人说事儿,老总愣了一下,说,果然是美国回来的,不太在意细节。

细节?不,细节是一定在意的。而且,细节是很重要的。只是,什么是细节?又或者,某样事物,在何时是细节,何时不是细节?又且,当事人如何去判断它的是与否?

一如林肯这样的电影,本身属于以艺术化手法讲述历史故事。若是上升到了艺术,一如上升到了科学,以“术”来要求,则根本没有所谓“细节”一说。因为根本不分粗细,只分权重。一切都要尽最大可能做好。斯皮尔伯格基本上中规中矩,做到了一线导演该做的事情。而DDL所扮演的林肯,从语音语调乃至脚步的轻重,也都拿捏到了我所能想象到的极致。

事实,真实,往往不如虚幻来得讨喜。所以豆瓣大众给分仅在四颗星,并不奇怪。因为这样的电影并不会有很多超预期的情节。表演艺术再如何戏剧化,也终究敌不过现实。但这原本就是一部娱乐性有限的电影,又或者,不是所有人都会以现实,真实,为乐趣。

人们都乐此不疲地盼望着某天的暴富永生美人环绕,或是坐吃山空地祈求着世界和平移民火星。这样的想象充满了美好。以一部分人的价值观来说,这样的想象作为梦想理想也恰如其分。但是正如林肯的大儿子在看到了现实的一角所经受的打击和触动一样,真实现实的一切并不那么讨喜。但电影中所展现的形形色色的年轻人们,虽然我没有考究过真实性,在剧本中没有被现实击垮,反而堵着气任着性向前走着,让我由衷地觉得这个世界的未来还是会像林肯与斯蒂文斯他们期望的那样,虽然曲折,但总归能更好一点吧。

——假若这些年轻人,能有林肯这样的人领导和感染着。

 

US presidents ranked

https://cognitivefeedbackloop.com/all-the-u-s-presidents-ranked-by-greatness-b5f6a0b6dc3e

夏日书

许久没有在这里敲字了。上一次还是在图书馆里絮絮叨叨写自己的学习自省。今天是感恩节。原本是要泡在办公室里刷题—-当然,一会儿就要去了。一大早起床,想着其实也是一个假期,可以来星巴克坐一会儿。书还剩最后6个章节,大约是全书的1/4,读到后来便发现刹不住车。直到最后一页。

然后顿了顿神,又把最后一章节重新读了一遍。
一本好书的写照如是展开。
————–
写到上面,自己很严肃地停下敲字,端着手严肃地想了好一会儿。感觉草草地写点感想,怕是会显得对这本书的不尊重。原著用芬兰语写作(The Summer Book is a book written by Finnish author Tove Jansson in 1972)而译作是从瑞典语翻译的,但英文读着觉得译者很用心。我不懂瑞典语,更不懂芬兰语,但看词根词缀,或许文化内核和英文会有些相似之处。英文译本的用词用句,语气拿捏,让我一个外乡人可以很有代入感。相较之下,中文的译本,在草草翻看之后感觉似乎有很认真翻译,但是终究不够传神。一些在我看来很重点的语句,其实都沉在了洼地里。

中文译本的一个误会或许是:把这本书定义为了童书。而事实上,这是一本成人向的小说。而阅读本身应该是一个成长兼包含的关系:孩童能读的内容有限,而长大之后的阅读应该包括所有,呈累加趋势,而不需要刻意将所谓的童书划出自己的阅读区间。

又或者,其实真正读书的人,其实懂得这个包罗万象的道理。

—————
另一方面,也意识到小说的曼妙。“可我读的都是些小说而已。”不要用这样的语气来说,仿佛小说低了一等似的。并不是所有小说都很好。好的小说,其实比起论述性语言要来得更加有渗透力。因为前者要做到一定的超脱,而后者要求自身的脚踏实地。但人终究要向前走,渗透力可以是一个促动。

但是也不得不说,小说其实是对读者极其挑剔的一类作品。小说对读者的这种挑剔程度不亚于论述性的哲思文字。后者好比面色凝重的老学究,厚厚的眼睛和深色的袍子,古板又不时尚,让许多人敬而远之;而前者则是终日笑眯眯的酿造师,或许有人来一饱口舌之欲,再附上个人的偏好,笼统地给出“味道好”“味道不咋地”的评价,而其中的手法,或是包含的材料,则需要真正用心的人才能感受到。

——

大约说这么些先。

11.1.2019

理科工科是我们生活的基础,一直在挖掘着规律和真理,然后使其可重复给给多的人使用。
而艺术,我是说,好的艺术,则是需要建立在此(理科/理性)的基础上,寻找创新和突破。
这也是为何艺术需要扎实的可重复的基本功,而理科到了一定高度所具备的艺术性,尤其在其领域内获得创新和突破。

一部侧耳倾听,95年的电影,让我无法自拔地被拉回到了过往。也小心翼翼地去盘点现今手中的一切。
我看到豆瓣上很多人会说到“自己珍爱的藏品,忽然一下火起来了”。这让我想到很久之前,小雯子提到的阿肆忽然很多人知道之后的感情。自己也曾经会这样,以这种方式来希望寻找到自己的不普通,并且想要很有限地和一些人分享自己的这一点不普通。但如今更觉得这是容易湮灭的。火种的保藏固然很重要。但是总是守着一根火柴,是无法取暖的。燃烧自己,才是让这颗火种发挥到最大的作用。

侧耳倾听就的确是这样一颗火种。而火苗本身就是正在发出的光热,这不同于柴,不同于助燃物。现今的科技,无论是印刷,还是影音记录,都可以把火苗(燃烧)这种原本很虚渺的现象记录下来,像是我们人类的眼睛,进而是我们的大脑。
(试问,AI如何可以做到读取那些视频背后的数据,再去翻译成图像和声音,进而再去理解图像和声音的意义,进而再去反思自己的存在?)

我大约是五年前,看boyhood的时候,感叹自己对待生活要尽可能再多认真一点。现今意识到,自己逐渐把认真生活当作成为一个固有习惯。这实在是很好。因为之前也从来没思考过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或者说,其实自己原来所说的:抱着一杯茶,看一本书什么的,其实是一种活着的模式。但是生活,

——

生活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shēng huó,意思有1、生存;2、使活命;3、指恤养活人;4、指为生存发展而进行各种活动;5、指为生存发展而进行各种活动的经验;6、指衣食住行等方面的情况,境况;7、指生长;8、指家产,生计;9、活儿、工作;10、指生活费用;11、指用品;器物;12、美事;美好的时光;13、笔的别称。出自《孟子·尽心上》:“民非水火不生活”。 [1]
广义上指人的各种活动,包括日常生活行为、学习、工作、休闲、社交、娱乐等。
生活是比生存更高层面的一种状态。

——-
你看,生活的定义其实比自己之前想到的要复杂很多。自己之前只是在念叨念叨如何活着。
所以说,现在才开始努力扛起自己。连锻炼身体也是这样,觉得最起码的一点是,自己要能扛起自己一个人的重量。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添加。

回想起来,从9月份减肥至今,十月中旬开始回归复习lsat至今,自己走了一圈又一圈。但是,最终还是很确幸地意识到自己走在期望的路上。心态有些回归至中学时候,一心想着:不管什么情况,只要能考上600分,应该就能上得了本一,能有大学上。虽然心里默默是想考南大。但是当时自己连南大长什么样子都不知道,也从没去过。至于后来,去了大学,颠簸之后,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但是定了目标,说自己要出国。于是咬着牙,跌跌撞撞,居然也把自己整出国了。然后又是一圈又一圈。却直到出国之后,才意识到自己其实压根儿不知道该如何生活。每天都是在“被迫完成作业”的情况下,自以为大步流星其实是因为被跑步机给强迫着的,向前走去。然后才意识到自己大约是什么样的一个人,自己擅长什么,自己又荒废了什么,自己尚能有什么样的能力。

这期间又有很多各种自己慢慢解决或是努力的事情。回头看看,也的确是有成效的。11月1日的今天,冬天慢慢来临,我想让自己有更多的动力?更多的压力?不对不对,应该是,有更沉稳的定力才是。

扎根吧,扎根吧,扎根吧

可又有几人好好读书了

网上看到这样一句话:
生命中曾经有过的所有灿烂,终究都需要用寂寞来偿还。
备注说是百年孤独里面的。
一时狐疑。记忆里并不觉得范晔的翻译文风里会有这样木心的语调存在。于是去搜了一圈。
知乎里还是有很多考究帝的嗯
========
这句话不是《百年孤独》里面的也不是《霍乱时期的爱情》里面的。这句话最早出自天涯论坛里面的影评——灿烂,用寂寞偿还——《她比烟花寂寞》灿烂,用寂寞偿还——《她比烟花寂寞》 然后被人发表在豆瓣读书《百年孤独》的笔记里 百年孤独的笔记(3045),然后在14年世界杯决赛后,被体育小编拿来形容梅西 生命中曾经有过的所有灿烂 再等就是下一个四年_2014世界杯 自此,这句话就彻底打上了《百年孤独》的标签。

作者:知乎用户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986675/answer/35293636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
于是感慨。可有多少人好好读书了的。
人世间的多少坑坑洼洼,其实都是虚妄而至啊。

但那句话:“灿烂,寂寞来还”,说得倒确是有几分品。

从漫威世界里可以带回到这个世界的点点滴滴

严重剧透。属于剧情思考的影评,请各位慎重点开。

纪念一下人生第一次早起去看早班电影,7:45到影院时,已经坐满了人。原本担心状态不好,前一天只睡了4个小时,会不会犯困。终于果然是多虑了。第二大道31街的影院,IMAX2D。座位居然出奇的好。
三个小时的时间,一顿饱饭。打完嗝,让我稳一下,看看如何去从一个侧面去记录这一笔人类文化史上的浓墨重彩。

———-

我觉得好的电影始终超脱不出“人”的本质但也是局限。所以在开篇时,直接以鹰眼作为切入,一瞬间就get到了后面可能会发生的场景。导演算是很残忍。用了两个交错视角,让鹰眼没有能够捕捉到任何一个家人流逝消散的瞬间。也就是说,鹰眼,其实是从头至尾没有看到这个世界的一半被抹杀的迹象。
这个点很有深意的地方在于,鹰眼选择卸甲归田,隐居桃源,其实也是选择不去看一些其实存在着的事物。并不能说这是什么坏处或是不对,只是一种选择的视角或是生活方式。合情合理。但是,导演给了这么一个残忍的消失方式,让他原以为很保险地守着家人的方式,其实自己无法把握真实命运的侵袭。这让我想到其实这个世界上很大一部分人所扮演着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行为。这也是,在我的视角里,全篇讨论的一个核心: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英雄模式,和笨拙的利他主义者的英雄模式。这仿佛是把社会一分为二,但又无比协同地走到了最后,也都各自在领域内做出了牺牲。后面可以再继续讨论细节。

鹰眼的生活选择其实无可厚非。与此相对应的,是蜘蛛侠的主旋律,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可是,生活该怎样的去看待?而且,鹰眼也并不是逃避。包括后面的钢铁侠。

还是按照影片发展的时间顺序来讨论这部伟大的剧吧。因为前后呼应与铺垫做得太好,每一个视角都可以拿出来作为一个思考点来深挖。我还是给自己规定一个时间,大约再敲半小时,至少不超过2点。

漫威很小心翼翼。最bug的存在即是惊奇队长,所以尽可能限制了惊奇队长的功能。关键,但不抢戏。这个节奏拿捏得实在是让人叹为观止。在以迅雷不及掩耳话唠之势直接秒杀了灭霸之后,剧情居然神一般地引申向了类似暮狼罗根的效果。画风切换到了现实生活。每个活下去的人,都仍然需要找寻活下去的意义。这虽然是这种英雄片需要升华主题的方式,但是在开篇不多久便切入,实在是让人有点猝不及防。但是,无论是罗根,还是漫威,终究选择尘埃落定的方式,都是回归了生活,回归了生命的本质。但是漫威显然还不想局限在此。

小老鼠拯救世界,看起来很有些冰河世纪的味道。我是觉得,这里的可以调侃的梗在于上帝是否掷骰子了。并不得知作者的意图,是为了致敬迪士尼,还是为了致敬随机性,又或是在致敬其它什么。但是衍生出的希望,其实也是有很多其它方式来操作的。因为之前那辆面包车停放的空地。收理人员本应该在收纳时做一些检查才合理。但这里不去讨论合理性与否。也就是说,其实希望是和生命一直绑定着的一个主题。活着,就总归有机会发出些光亮来。但这里,就会想到昨夜和朋友在地铁上讨论的,如何定义社会性的生命和生理性的生命。这个话题姑且不衍生下去先。

索尔无疑是一个类似于多元宇宙中年蜘蛛的点睛之笔。他,真的是为了这部剧贡献出了最闪亮的一笔,几乎!我想用一系列词汇来试着描绘看到时的惊讶,却始终无法用语言来阐述其体现的真实。一部飘在空中的剧,一个活在神话里的人,终究双足着地,经历着我们生活里的点点滴滴。这不单单是一种代入感,更是一种将现世戏剧化的一种魅力。我写到这里时,几乎无法继续去写这篇影评,感觉再多去挖掘,会伤害自己二刷的投入感。

我还想简单讨论两个点:1)我一直觉得,美队和钢铁侠是漫威作者们希望的人类发展的一个终极。美队是人类里面神性的极限体现。这是从复联2里面,略略撼动了锤子的那一刹那,我所感觉到的。人类的精神一直在发展。当然,“肉体是供奉精神的圣殿”,所以漫威给了美队一个如此的身躯作为前提,精神的成长略微缓慢了些,但是终于还是实现了人类终极的神化。而另一个,则是钢铁侠。很有意思的一点,在复联3和4里面,只有三个人用了手套:灭霸,班纳博士,和钢铁侠。这三个人的共同点,是三个科学家。如果这么看,其实对待手套的理解,宝石的理解,最终都试图用了一系列的方式来得以分析和解读。无论是玄学,还是科学。或是精通二者的奇异博士。这让我感觉到一种思考,即,对待科学的掌握,会给这个世界带来怎样的影响。
而版纳和托尼,又是两个不一样特点的科学家。一个是投身科学的班纳,另一个则是借助资本结构凌驾于社会顶端的托尼。隐隐之中,也凸显出两者之间的差异,却又因为交流顺畅而让这两人的关系更甚于其他人。

2)关于爱。爱的定义在我自己的成长过程中,越来越丰富多元。亲情,友情,恋情,小爱,大爱,博爱。这些点完全没有露骨地提到,但是因为讨论到了生活,而生活就是构筑在多种爱的基础上。或强或弱。此外,还想讨论的点在于,美队和钢铁侠的爱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来源,一个是建立在利他和个人道德准则为基础的理想主义情怀,所衍生出来的属于人类的一种爱的方式,另一个则是以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为出发点,再在后期发展中逐渐成长起来的一种爱,比如托尼早起对方案的拒绝源自自己的小爱,随后衍生出对待皮特帕克的责任和关爱,再在最后身为钢铁侠的人类的责任升华。

我起初还有几秒钟想,如果不用手套,其实说不准也能打赢。但瞬间就意识到,不,如果是现实的话,那么一瞬间一定会有一个人不会瞻前顾后而是本能地去第一时间做出选择。用手套,或许是最好的方式。但是我原以为会让班纳来收尾,但是编剧终于还是非常严肃地把这个任务交给了托尼。

无论哪种方式,殊途同归,最终属于人类的爱,其实是这样的一致。导演编剧的乐观积极,但是也不去恶搞煽情。用这样的方式来启迪一大批民众,想必是再好不过了吧。

而编剧真的非常善心,给了每个人一个生活,和归宿。黑寡妇和卡魔拉,看起来虽说让人有些揪心。但其实,她们各有其心安之处。

忽然想到了令人心疼的邓布利多。

—————

觉得好饿。这篇影评不知道得花多久写完。
因为可以针对每个角色进行讨论,因为实在是太鲜明了,也太有意义了。

流浪地球?其实是这么多年第一次全家一起看的电影

说起流浪地球,影评什么的不那么容易写。可能之于我的意义,是全家人第一次一起在电影院看电影。
然后仔细想来是有很多东西可以记录的。感觉三两语也有些说不清楚。可能是因为感情埋得算是比较深的,所以反而不那么好梳理出来。怎么说呢。树木的根,就让它扎得再深再广一些,也没什么需要挖出来晒了。
但是如果这么一梳理,大约可以记录一个流水账。毕竟父母来访和出游基本上和自己的期望保持一致,这实在是很难得。说明自己的计划安排大抵是合理的。
此外,也可以就单纯地去评判一下流浪地球了嗯。
于是,先把五颗星降到了四颗星。这是比较理智中肯的行为。

在送完父母去机场,二刷了一遍。我果然对刻意地煽情行为其实有些许排斥。说起来,那种硬生生地煽情,其实就好比是片头班长用抑扬顿挫的声音来讲述希望。这么看起来,很有写剧中剧的轮回感(但是这样的思考我该怎么来书面描述出来??光自己有这样的感觉也没用啊。如果写不出来,那还是因为语言表达的段位还不够。)

如果要来讨论流浪地球,大约要从这几个方面来说。
一,剧情设计。这部分讨论大抵分两部分,一个是宏观故事背景。第二个是人物之间的戏剧冲突。前部分是大刘的作品,讲真,恢弘得很,没得说。后一部分,怎么说呢,还是能感受到剧组的努力的。我并不想拍砖太重。但是,明显到了后期,发觉剧组没钱了。
二,视觉效果。这部分真心是做得很不错,感觉慢慢能有好莱坞大片的影子。这部分不想赘述。
三,意识形态。这部分其实撇开煽情的问题,其实是很值得讨论的。
四,社会意义。其实正如很多人所说的,这部片子的社会意义实在是很值得称道的。同时,或许也标志着旧一代导演们的谢幕。毕竟冯小刚似乎再也磨不出好的剧本了,连葛优都去春晚来表达政治正确了。
或许葛优从罗曼蒂克消亡史开始,就逐渐转身了吧。

在咖啡馆这里,Robert的书还没仔细看完,似乎也没有机会仔细多聊。有很多工作要做,同时生活也要继续规整下去。
父母顺利到家,打算去吃午饭了。下午就重新回到campus。由内到外地回归campus,开始最后的冲刺踩跳板时期。

《亲密关系》读书笔记2

这段时间在规整生活。或者说,其实是过得仙得很。节奏一下子慢了很多,每天做的事情也很有限,很少。但是脑子里的思路倒是很清晰。晚上十点多躺下的时候,手里拿着书,然后意识到自己在这样的被子里。没有刷剧,没有打星际。少了喧嚣,但是脑子却更清晰了,即使有丝许倦意,但是心下很恬静。有一种很享受:啊,一会儿就可以睡觉休息了。第二天早晨每每在7点前后醒来,也不觉得累。身心都不觉得累。起床也一点儿也不困难。虽然说现在是三九天四九天,早晨冷得很,但是却很不需要思考或动用任何意志力来起床。这的确蛮不错。

同时,自己想做的事情就愈加清晰了。

这段时间里,读书慢下来了一些。可能是太悠哉了,每周偶尔有一部分meeting的工作,半天居然也就打点完了一周的tasks。可考试复习也慢了下来。自己还是要小心那种“perfect”的心理陷阱。直接迎上去面对,然后边做事边提高。得需要经常提醒自己这方面的点。

读书快过半。所谓的亲密关系,其实是更深层次一步的“人与人”的关系。读到第五章快结束的时候,尤其感觉明显。这也很好理解:如果自己不知如何与广义上的人相处,更何谈与喜爱的人亲密相处?最初读书时,惊叹于本书的专业和诚恳。因为自己依旧在保持着自省,所以会在书本的归纳性语言中看到一些点,和自己反省时发现的问题很一致。不同之处在于,自己没有很精雕细琢地把思考具现化,又或者,自己的思考尚处混沌,但是书本里面已经把这些混沌锻造精炼。这是专业与业余的差距。

读到近半的此时,会发现:啊,原来我很多地方做得很不错!这一点我一直都有在很好的有意识地去做!这一点我也思考到了!或,啊,原来其实自己之前被这么对待,其实是对方可能有很多地方需要注意和改进。

可能这是一个过程吧。从最开始自省,到和自己站在一起发觉以前的亲密关系里的一些问题其实来自对方。
或许再继续读下去,还会发现自己的一些问题。

不过这就挺好的嗯。自己可以不偏不倚地看到这个问题。客观到近似冷冰冰。
但百炼的钢看似冷冰冰,却能更好地擎护着火。

奶油

村上春树在最新一期的纽约客上,发表了一篇名为《奶油》的短篇小说。是英文的。起初觉得,居然真的从中读出了村上的感觉。虽然一直深知他的英文功底深厚,但是这是第一次从英文视角来读,不由得肃然起敬。读罢,在篇末发现了是一位译者从日文翻译来的。可此时更加觉得心中倾佩得很:
因为无论用了哪种语言,虽说日语读不懂,但是,一位作家的文风和讲故事的方法,在中文和英文里都让我读出了共鸣感,这实在是太棒了。
就也真的觉得,自己的确是有跟着村上的思路,跟着他的理解,来读他的书。感觉自己的确也是能够跟得上他的讲述。
心下也欣喜得很。
而另外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和他老人家(也没那么老),在很多观念上是有谋合之处。所以读起来尤其觉得舒服。
像是找到一个志同道合的朋友,觉得欣喜得很。

此外觉得很困惑,但是又很扼腕的是:你说林少华,翻译了那么多的书,却为何会不自觉表现出那样的恣肆?
挺为他觉得可惜的。
陡然想到,是否他觉得自己是村上的中文代言了?好比章金莱觉得六小龄童便绝等于了孙悟空?
他们是不是变成这样了:活在他人的世界里了,这种把偶像糅合入自己的生活,再把自己的生活或是成就偶像化。可是,他们原本的自己呢?
再说回来。其实杨洁导演,或才是西游记影视化的主要功臣吧。

《亲密关系》读书笔记 1

读电子书的时候,写批注有点儿不那么方便。但是反之,可以写得更仔细一点?
关于第二章,研究方法里面,提到了把心理学,人际关系科学化,并且和物理学,生物学,化学相提并论。
感觉这里有些问题:
1)客观vs.主观
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差异性是十分显著的。
首先,科学本质上是一种观察证伪的方法。物理生物化学,都是对自然现象进行客观总结,然后定量or定性进行分辨,再构建相互之间的逻辑关系。这其中,利用科学手段来验证其中的逻辑关系合理性。
而此时,社会科学的定量和定性其实十分模糊。a)时间跨度极大(感觉和研究历史必然性or偶然性一样),b)每个瞬间定量的准确度如何测量?这个测量方式是否要用一个社会符号来定义?(货币?层级?)(“幸福指数”又如何定义??)
c)如果这些定量方式很有难度,那么是否会落入“讲道理”的模式?或者说,这种科学研究,其实是在提出某个理论后,看现实社会里的案例数据是否符合这一期望?(先构架理论,再将数据往期望理论里套?—-这又的确存在于很多劣质的理科研究中。)(“研究”所存在的共同问题。)

这类研究,如此重要,但找出所谓的“合理”和“真理”(reasonable and truthful),非常的难。

2)读者的意识层次
这类书籍明显有极高的门槛。试想了一下,如果不具备critical thinking,如果对逻辑认知薄弱,如果对自我的反省不够深刻,如果不接受广义上的“普世价值”(大抵来说,对生活的意义追求,对存在主义的肯定,对生命的尊重,对真实的定义和认同),如果在实际生活行为中不能身体力行(知行合一,或至少有行动的趋势),那么很可能不会读这样的书(或者不会踏实地阅读)
其实囫囵吞枣地阅读,或者试图寻找快捷方式来寻找表面问题的直接对策,很明显是无法从这书中找到答案的。甚至会本末倒置。
但是,又想到,如果是上述的那种尚且没有做好准备的读者,他们或许也不会成为这丛书的“读者”。
我想到的是,如果未来,看到身边的人有解惑的需要,自己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要动辄给别人推荐这套书。
学习终究是一个主动行为。
给别人推荐书(如果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爱书的人),可能并不那么好。
由此,又发觉,这样困难的研究,能够再付诸于社会实践中,又是多么辛苦的一个过程。
忽然意识到,social engineer这个称谓,其实如果能做得好,那该是多么地不容易。

但是这个社会的确亟待这样的人们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