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ly Archives: July 2016

Third day at Montreal

蒙特利尔的第三天。
这个城市的感觉,和芝加哥似乎会更相似一些。但是,似乎比起芝加哥来说,要友好得许多。
准确得说,有那么一丝丝觉得意外的地方。记得上一次感觉到这样的意外,是2011年的纽约。上次是在林肯中心59街的地铁站上,眼看着自己手链上的木鱼小杵断开线,三两步一蹦哒,落入地铁的轨道里。
在几个月前,意识到自己的手链线又快断了。于是补串了一根长长的线。于是到了蒙特利尔的第一天,旧线终于断开了。
我试图用这个来阐述自己心理上的变化,或是以此一种不可知力的藉口,来伪证自己成长的新纪。
事实上,在行为和思想上,我的变化也是显著的。是自己可以观察得到的。正如现在看着身边的人,每次接触一些,都可以有更深一些的认识。
反过来说,如果是另一个如我一般的人,又是如何看待我的?

我应该设计一个极其深的黑洞,然后写一部小说。每写一页,就撕下,然后扔进黑洞里,任由物理作用来销毁之。

这么想来,人的记忆和思索,其实也是脆弱无比。那么,还有意义吗

writing matters 以及百密终有二疏

早晨,匆匆写完邮件后,回看了两遍,还在纳闷到底为什么要看两遍,陡然发现给 Dr.Robbins的名字写错,写成了Robins,心理素质倒是比以前好些了,不再大惊小怪。重新又发了一遍。
结果重新发的时侯,新种名词标示: n.sp. 没有从斜体改回来。原以为是百密终有一疏,结果是终有二疏。
会有三疏吗

但是,writing matters。昨天实验组在Paula的带领下一起讨论了大家的poster。自己的那份,在description那部分,老板描述为:poor English writing。心里着实觉得:说得一点也没错。之前没有特别在意写作。从上周末开始看legal writing部分,一下子就觉得开始大步子往正道上折返了。
此外,法学院录取组的教授们写的攻略文本身,用词造句也是很好的。
总结一下,好的文字在哪里都是这几个要点似乎:

精炼:其实这个词可以含括的内容很多。这里暂且先说“语言效率”。动词的使用要能够有足够的效率,动词本身的语气,倾向性,都要考虑到。
等一下,其实这里用精练这个词就不大好。特征的复合性太杂。精炼本身就是一个正面意义的词汇。

还是要拆分开来:
短:减少冗余,提高语效
准:语意传递的准确,用词
法:语法

还有上下文逻辑关系。

先这样。电池没电了。需要速度从星巴克杀回学校。

第一次做sample test以及其它杂记

在官网上找到了1996年的sample test。三周前就下载打印好了,知道这个周末才开始动真刀枪。结果一败涂地。
想到之前在网上看到密歇根的前辈的blog,拿人家在04-05年的时候的成绩来做一个对吧,再加上瓜和住家两人。
好像压力陡然升起了嗯。
而且科研的压力也不小。但是说起来,这样的压力是很希望去承担的。因为自己确实可以感受到提高。也是自己企望达到的水准嗯。
虽然一败涂地,但是总觉得自己是有机会的。这种看似毫无根据的莫名的自信?,着实也是奇怪的。自己又想到当初10年前,整整10年前,决定要出国的时候,面对的一大堆压力,还想要奖学金什么的。后来也都实现了。现在的目标更具体一些,也更踏实了,所以努力起来也应当更加不惑了吧。
好不容易给自己找到一个即使觉得累也还是觉得有意义和喜欢的发展方向和知识体系构架。有地方使劲儿就是好呀。
(我是不是要试着学会断句?有效陈述?)

这两天全世界都在刷口袋妖怪。应该也就是这两年,会尽量积极去尝鲜,希望可以保持对市场和新鲜事物的敏感度。游戏的创意的确是很赞的嗯。但是也发现,自己在压力很大的时候,有倾向于在抓小怪物的过程中寻找一定的满足感刺激。这种刺激和背单词完毕的刺激会有些类似,但是经不起时间的推敲。
再者,这是第三or四次对虚拟游戏手机等进行花费。之前还有:购买水果忍者,虚拟城市的游戏货币,其它还有什么想不起来了。会有些push自己去尝试“消费”这个行为。以此来感受市场,以及从不同的人群视角来看待这种产品。但凡确实很好的东西,我都开始略作考量的进行量力的消费。在非商科专业的情况下,不断调整自己的思考维度,并且观察自己,未尝不是一个方式。但是缺少了量,还是太浅薄。

嗯。语言仍然需要进一步精炼。

此外,脖子肩膀那里会有些疼。几年前曾经听做建筑和城市规划的同学说过久坐的痛楚。自己现在也需要注意。脚踝有伤,那么就还是回归游泳吧。

继续坚持做list吧嗯。

加油。

情绪现状

距离上一次写blog大约一周左右。这两天一直在看小北的博客。大我10岁左右的前辈,从申请法学院的时候开始做记录。那时候的我刚入大学。依稀可以回想起曾经大一大二的点滴。
然后就发现,自己想去的HYS实在是遥不可及。会想到瓜当初的申请,还有zhujia的申请。比较起来,就觉得根本无从企及。心有戚戚。
如果说要想法子弥补本科和硕士的GPA,那么PhD阶段需要做出篇像样点的paper 吧。四大名著也是分高下的。比起CNS,PNAS或许更加现实一点。但是学术圈依旧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看了一圈PNAS的文章,工作量依旧巨大。Phylogeny这方面的研究并不多,但是如果要从这个里面挖掘一些新颖有意义的东西出来,又不是容易的事。
然后。。。摊手。忽然就感觉自己和当初的当初,之前两次投简历申请一样,又回到了一个自我审视怀疑批评纠结的过程。

我也在想,试图去读JD的路径,是否是自己为了图省事。是否是在逃避工作的压力?但似乎工作对我来说带来的恐惧感,其实是比读书带来的恐惧感更强的。但反过来,这是我尚为获得任何阶段性鱼饵的状况。可能不借助那些education而直接工作去闯荡,又实际会更加困难?

说不清楚。就是不希望自己对待生活的态度是逃避的状态。

睡前

半躺在床上。感觉仿佛很牛掰的模样端着轻薄的本子。想要敲点儿什么。觉得挺惬意。
然后一刹那间就觉得,好懒。什么都不想动。
幸亏今天的单词背完了。
明早可以跑咖啡馆看书了。周末这样的空闲觉得特别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