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书的时候,惊叹到一套东京大学的丛书。想收下仔细读来着。想着说如果新室友可以有空位置帮忙带来,那该多完美…但是人品不能用在这地儿吧…自己还有好多其它书没读完……
好想捶自己……
刷书的时候,惊叹到一套东京大学的丛书。想收下仔细读来着。想着说如果新室友可以有空位置帮忙带来,那该多完美…但是人品不能用在这地儿吧…自己还有好多其它书没读完……
好想捶自己……
扶额,一篇新种文章,自己写完了的文章,折腾到现在还没能改完。和老板那里拖了三次了。
给自己一个呵呵哒。
今儿把草稿无论如何做完。其实可能也不会太久。10个小时内?
这事儿完了之后,周一开始,为期两天的committee meeting准备工作。
再呵呵哒一个。
之后qualify。然后期间还得再看看统计。呵呵哒。
对自己无数的呵呵哒。
狂风不动树心中无罪福
刚刚忽然想到,一直说起想要拍一部电影或是写一本书或是翻译一本书,然而这就和做science一样。关键应该是,希望讲一个什么样的故事,然后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这个故事。
解决一个问题?讲述一个故事?抓住问题的本质,才好真正做好一件事情。
真心想要做一份努力的时候,就不会有那么多辛苦或是纠结。
小锦同学即将学成归国。虽然还有几个好消息尚未能完全确定下来,但是毕竟多一些选项总归是好事儿。
可我想说的,不是这方面,而是一些柔性的东西。但是同时也需要夹杂一些自己对自己的反思。
是关于今天的聚会。小锦请了几个要好的朋友,走之前招待一下。于是想到了在纽约的时候,博后师兄招待他的朋友们的一个方式方法。初衷是好的,然而,问题在于大家聚齐之后,没有一个合适的话题可以让所有人都能融起来。每个人都还是自己一个人的状态。这样的招待,在我看来其实很形式化。当然,这也可能是因为我自己对待人际关系方面,会十分慎重,也是十分认真。所以我希望达到的效果,和结交朋友的深度也希望可以尽可能地达到更亲密地程度。诚然,很明显地的一点是,人在长大之后,自我封闭的程度也会随之上升。但是在我与人相处的经验来看,这种冰封并非不可融破。但是是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才有可能。(当然,溶冰范围其实是有选择性的。每个人的心里都是一个星球,冰封的大陆并不是一整块,而是有好几块。然而最普通的那层其实并不是很难融化)
说了这么多玄乎的。似乎就又不愿意就当时发生的具体现象做更多地记录了。毕竟是亲近的朋友,也完全没有任何问题。只是我自己对这样的交往有更高的追求而已。于是乎,我就微微意识到一些东西,一些可能自己试图去强加自己的思想和行事到别人身上的模样。但是,显然这里有一个balance,我一方面应该要意识到自己主观上在对话局进行了调控,另一方面也需要观察别人的情绪思路的变化。或许说,他们就宁愿交往停留在那样最表象的东西。对我来说是无意义的,但是对他们来说已经是意义足够的行为。
这个话题可以展开做很仔细的讨论叙述。是对人类的“交流”这一个存在现象进行更深刻地阐述。忽然想到了小sally。回头看看自己,那时候是因为太小呀。其实上天一直都挺中意我的,不是么。
那么,就再努力一把,生活在这里,但是更完满地生活,或是就索性大胆的说,更完美的生活,还在前路。
这种认真讲故事的书,给五颗星没什么毛病。
记得不久前在哪儿读到过:心理压力过大,或是有一些放不下的心结,可以用写作的方式来梳理内心。这种树洞理论,其实深得我心,介于我自己就是用这种方式来整理一些情绪。可以想象但难以体会到,作为高盛领导人或是美国财长所需要承受的压力该多么大。担当起这种责任,需要娴熟扎实的基础知识,需要日积月累的社交经验,以及精心打点的人系网络。从简历来看一个人始终浅薄。但是鲍尔森周身贴满了的标签毕竟证明了一些东西。
书的看点,大致有两方面:一方面是作者自身的态度,既包括他对待中国的态度,也包括了他对待文化交流乃至社会发展的一个态度。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待生命的诚意,这让人觉得亲近和信服。另一方面,则是在他的眼中的某一个层面的真实。虽然“讲故事”这一行径不可避免地成为一个主观动作,但如今文字记录的发展,以及叙事技巧,已可以很好地反应作者的意愿(倘若希望表现真实,那么是可以尽可能的做到)
书中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开始,重点记载了作者任职财长前后所承办的几件事情,包括SED,鲍尔森基金,以及协助粤海重组,中国公司上市等。而穿插在其中的,则是中国的三届领导人。不同人物的风格跃然纸上,但融汇在具体事件的记录中。行动是最有说服力的语言,各种朴实无华的记录把各个人的功过多少覆盖到了一些。故事重点扣住改革命脉,再穿插以部分工作细节(如中国目前仍未完全褪去的官僚主义色彩,或是执政过程中来自不同利益方的相互制衡),使许多故事发生得很有戏剧性但却并不荒诞。此外,作为财长,但由于工作的需要也提到了一些军事方面的行动。这也是很有意思的一个缝隙,让人可以一窥美国内政的相互平衡和制约。
需要说到的一点是,这样一本书,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视角。更多地从一个领导角度,往下俯视经济全局。这样的视角的确可以给出很多大方向,有着难得的优势。然而每一步路是从脚下走起。由于对基层了解的局限,使得鲍尔森在描写中国地方问题,尤其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现象,显得十分单薄无力。对事物发展的走向预判,除了树立目标之外,更得了解自己脚下是什么路什么鞋,这样才能做出相对合理的决策。人类文明发明了经济模式和这样的运作方式,最终目的是为了能让社会运作有效,让人类前行更加稳妥快速。但是对基层百姓的了解缺失,让很多看似美好的蓝图显得不够着力。相应地,在讨论问题时,美国的基层现象也没有被鲍尔森所讨论到。反倒是在中国领导人的一言一行之中,读者往往可以从那些慎言慎行的行为里读出他们正在努力对整个社会的加深理解并以自己的方式尊重这一整个社会。
不过,这也并不能算是瑕疵。毕竟这样一本建立在国际关系视角的书,在写作的时候应该集中描绘那些它所关注的层面。细节问题仔细剖析的话,那么恐怕这本书还得再写800页吧。那时候,鲍尔森的妻子怕真的要去找些其它事情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