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movie review

地铁上我给了魔术师一只橙子

电影里有一幕:22出神地听着地铁月台上的吉他艺人唱歌,随后,在有一堆零钱的吉他盒之中,放入了一小块donut/bagel。随后,这一小块食物也出现在了钢琴前。

纽约的地铁有着各式各样的艺人,有一些固定的节目,甚至会有一些固定的摊位。我曾经也想过他们之间是否存在角逐或领地帮派,但更多的时候,我只是匆匆而过的一个路人。那些节目,有拉小提琴的,有借助地铁扶手做后空翻的,有踢着帽子做杂耍的。

还有拿着一次性水杯,双眼无神地直勾勾盯着一排一排的人,去乞讨。有时候甚至不觉得那些是在乞讨,而是在向路人征收税款。

我记忆里有那么一个魔术师。我给了他一只橙子。

记忆里应该是2011年的下半年,多半在忙着分子热动力学的essay以及制药工程方面的课程作业。而那段时间,在地铁上拿着手机刷各种书已是常态。又或者,因为睡眠不足,于是上了地铁,把闹钟调好,然后就在轰鸣声里睡觉。面对各式各样的地铁乞讨或是流浪汉或是艺人,已经熟视无睹。

熟视无睹,并不是所谓的冷漠,只是见怪不怪。大约是一部分纽约客们的常态,甚至算是品质。

然后那天上来了一个魔术师,似乎是个中年男子,身着大约是黑色,变得把戏是几只海棉质地的粉色圆球。每只圆球都有拳头一样大小。但是魔术师的手捏吧捏吧,再摊开手心,鲜亮颜色的海绵球就不见了。

魔术这样的把戏,比起一些兀自朗诵一段经文,或是放着高音外放音乐跳钢管舞的黑人小伙,或是直接嚷嚷着“please help me”的流浪汉,显然会更受欢迎一些。魔术师先是邀请了他身边的人作为辅助,于是手法娴熟地在一个中年大妈手里任意地让海绵球出现又消失。这些微小又温和可爱的惊奇,令人不自觉地忽略掉了地铁的金属噪音。然后魔术师就沿着地铁走道,任意地挑选着乘客,顺手在乘客的手中让海绵球消失,却从任何其它无法预料的地方再将它们捉回来。

我也被选中,不疼不痒地参与了十几秒。

一圈魔术下来,大约是10分钟左右。纽约地铁会有一些Express的路线,中间跳过一些站点,在10分钟左右会靠站停车。于是在列车快要进站的时候,魔术师停下来致谢,并表示愿意接受大家的tips。很多人都拿出了零钱。我的包里时常备着一些硬币,但那天居然什么都没翻出来。中午在学校食堂拿着的两个大橙子,当时正放在书包里。我想了一下,但也没多想。在魔术师走到我面前时,

“Sorry I don’t have any changes. But I have an orange if you don’t mind.”

我很清晰地记得他的神色表情:他先是愣了一下,语顿了0.1秒这样,然后微笑,依旧如他手中柔软的海绵球一样,温和地表示他愿意接受,且感谢我的橙子。

于是我就很顺利地送给了他一只橙子。

我竟然一点儿也记不得他的实际长相了。但我很确信的是,他对那只橙子的温和接纳,给我带来的好心情有一树橙子那么多。至少今天,我还是能记得这件事,回忆起来,也依旧品得到那一整树橙子般的好心情。

所以我今儿看soul,在那几帧有着bagel/donut的画面处,心底忽地觉得,

心里有一棵树的感觉真的很好。

第1300部观影记录留念

豆瓣上标记了第1300部已经看过的电影。严格意义上来说,看过的电影,对有6-7成可以有印象。成长中,别人的故事就是泥泞山道上的一块块路砖。每每踩牢一块,就能有机会向前向上多走一步。

还没有机会仔细挖过林肯的身平。但是前不久有读到一个红蓝两党对美国建国以来所有的总统进行打分(我试着把原图link找来放在了下面)。川懂爷并不意外地落入底层。而顶层则由国父与林肯携手共撑。这样的一个人设,试想一下,在德与行两方面估计都有着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地。但因为缺少史实的了解,所以这里只能就电影本身,以及电影所呈现的,DDL版本的,林肯来做一个记录。

化妆术和DDL相互呼应,把林肯儒雅的气场和样貌几近完美地呈现在了荧幕上。全片的色调走暗淡风,或许是希望将戏剧化的主题内容,尽可能往史料氛围上拉拢,以帮助观众获得更多地代入感。而略有戏剧化之处,多半就是在国会山里各个议员针锋相对剑拔弩张时的言语。此外,在片头,用了一丝抽象风格来描绘林肯的梦境。也借助Molly对梦境的解读,来把全片的主题内容点出,即宪法第十三条修正案。

一如林肯这般满腹经纶,却在电影全篇不做冗余的演讲描绘。著名的葛底里斯堡宣言,林肯本人一字未说。导演与编剧设计为,在电影的一开始,让年轻的白人黑人士兵在战时前线当着林肯的面背诵出来。这个角度十分精妙,因为“年轻人”“群众”“黑人与白人”这些标注,体现了林肯的演讲已然深入人心。这一幕的真实性or戏剧化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当观众意识到这一层设计,又或者并没有意识到而仅是被开篇混乱的战场所震惊,便从影片一开始就全片的精致程度寄以厚望。而后,一次升旗演讲,仅仅寥寥几句话,林肯的随和大度,或许有点滴学究气却丝毫不会掉书袋的睿智,就已经向观众一点点展开。

影片的故事结构基本上由两部分组成:一方面,宪法第十三条修正案是主干。电影以这项修正案的推行来作为切入点,给观众一个视窗,去了解当日的时局,游戏规则,社会焦点,以及那时候的人。但宪法修正案并不代表林肯。无疑,林肯推动了这条修正案的通过,但如同修正案的通过所需要的数百张议员的投票,真正困难的在于如何能将这盘散沙聚到一起。在这个过程中,林肯的视角之宽广,思虑之缜密,行事之果敢,一一绵藏于影片的叙事与对白之中。另一方面,为主干提供养分的枝叶,即林肯自己的生活。我以为,一个人在面对日常生活琐碎时的反应,可以最真实地体现其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逻辑体系。林肯的温柔和威严,睿智和沉稳,都如阳光一般洒落在他身边的各种人和事物上,无论那是温暖的又或是灼烫的。遍洒在他的家庭成员,工作伙伴,他的日常起居,他不拘小节简朴踏实的衣着,或是肩头裹着毯子的他在屋内各个房间踱步,又或是跪倒在儿子面前,让孩子爬到后背上,再用手撑起背着小Ted的干瘦的身躯。

我忽然想到数年前遇到的一个清华老教授,在他住的hotel房间内,看到他跪在一张椅子面前对着电脑忙着各种事儿。身边的人说哎呀您不坐着么。他显然是没太在意这些细节,随口笑笑:这个,人嘛,有时候跪一跪挺好的。然后想到自己曾经在公司内蹲跪在地上给一旁的人说事儿,老总愣了一下,说,果然是美国回来的,不太在意细节。

细节?不,细节是一定在意的。而且,细节是很重要的。只是,什么是细节?又或者,某样事物,在何时是细节,何时不是细节?又且,当事人如何去判断它的是与否?

一如林肯这样的电影,本身属于以艺术化手法讲述历史故事。若是上升到了艺术,一如上升到了科学,以“术”来要求,则根本没有所谓“细节”一说。因为根本不分粗细,只分权重。一切都要尽最大可能做好。斯皮尔伯格基本上中规中矩,做到了一线导演该做的事情。而DDL所扮演的林肯,从语音语调乃至脚步的轻重,也都拿捏到了我所能想象到的极致。

事实,真实,往往不如虚幻来得讨喜。所以豆瓣大众给分仅在四颗星,并不奇怪。因为这样的电影并不会有很多超预期的情节。表演艺术再如何戏剧化,也终究敌不过现实。但这原本就是一部娱乐性有限的电影,又或者,不是所有人都会以现实,真实,为乐趣。

人们都乐此不疲地盼望着某天的暴富永生美人环绕,或是坐吃山空地祈求着世界和平移民火星。这样的想象充满了美好。以一部分人的价值观来说,这样的想象作为梦想理想也恰如其分。但是正如林肯的大儿子在看到了现实的一角所经受的打击和触动一样,真实现实的一切并不那么讨喜。但电影中所展现的形形色色的年轻人们,虽然我没有考究过真实性,在剧本中没有被现实击垮,反而堵着气任着性向前走着,让我由衷地觉得这个世界的未来还是会像林肯与斯蒂文斯他们期望的那样,虽然曲折,但总归能更好一点吧。

——假若这些年轻人,能有林肯这样的人领导和感染着。

 

US presidents ranked

https://cognitivefeedbackloop.com/all-the-u-s-presidents-ranked-by-greatness-b5f6a0b6dc3e

11.1.2019

理科工科是我们生活的基础,一直在挖掘着规律和真理,然后使其可重复给给多的人使用。
而艺术,我是说,好的艺术,则是需要建立在此(理科/理性)的基础上,寻找创新和突破。
这也是为何艺术需要扎实的可重复的基本功,而理科到了一定高度所具备的艺术性,尤其在其领域内获得创新和突破。

一部侧耳倾听,95年的电影,让我无法自拔地被拉回到了过往。也小心翼翼地去盘点现今手中的一切。
我看到豆瓣上很多人会说到“自己珍爱的藏品,忽然一下火起来了”。这让我想到很久之前,小雯子提到的阿肆忽然很多人知道之后的感情。自己也曾经会这样,以这种方式来希望寻找到自己的不普通,并且想要很有限地和一些人分享自己的这一点不普通。但如今更觉得这是容易湮灭的。火种的保藏固然很重要。但是总是守着一根火柴,是无法取暖的。燃烧自己,才是让这颗火种发挥到最大的作用。

侧耳倾听就的确是这样一颗火种。而火苗本身就是正在发出的光热,这不同于柴,不同于助燃物。现今的科技,无论是印刷,还是影音记录,都可以把火苗(燃烧)这种原本很虚渺的现象记录下来,像是我们人类的眼睛,进而是我们的大脑。
(试问,AI如何可以做到读取那些视频背后的数据,再去翻译成图像和声音,进而再去理解图像和声音的意义,进而再去反思自己的存在?)

我大约是五年前,看boyhood的时候,感叹自己对待生活要尽可能再多认真一点。现今意识到,自己逐渐把认真生活当作成为一个固有习惯。这实在是很好。因为之前也从来没思考过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或者说,其实自己原来所说的:抱着一杯茶,看一本书什么的,其实是一种活着的模式。但是生活,

——

生活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shēng huó,意思有1、生存;2、使活命;3、指恤养活人;4、指为生存发展而进行各种活动;5、指为生存发展而进行各种活动的经验;6、指衣食住行等方面的情况,境况;7、指生长;8、指家产,生计;9、活儿、工作;10、指生活费用;11、指用品;器物;12、美事;美好的时光;13、笔的别称。出自《孟子·尽心上》:“民非水火不生活”。 [1]
广义上指人的各种活动,包括日常生活行为、学习、工作、休闲、社交、娱乐等。
生活是比生存更高层面的一种状态。

——-
你看,生活的定义其实比自己之前想到的要复杂很多。自己之前只是在念叨念叨如何活着。
所以说,现在才开始努力扛起自己。连锻炼身体也是这样,觉得最起码的一点是,自己要能扛起自己一个人的重量。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添加。

回想起来,从9月份减肥至今,十月中旬开始回归复习lsat至今,自己走了一圈又一圈。但是,最终还是很确幸地意识到自己走在期望的路上。心态有些回归至中学时候,一心想着:不管什么情况,只要能考上600分,应该就能上得了本一,能有大学上。虽然心里默默是想考南大。但是当时自己连南大长什么样子都不知道,也从没去过。至于后来,去了大学,颠簸之后,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但是定了目标,说自己要出国。于是咬着牙,跌跌撞撞,居然也把自己整出国了。然后又是一圈又一圈。却直到出国之后,才意识到自己其实压根儿不知道该如何生活。每天都是在“被迫完成作业”的情况下,自以为大步流星其实是因为被跑步机给强迫着的,向前走去。然后才意识到自己大约是什么样的一个人,自己擅长什么,自己又荒废了什么,自己尚能有什么样的能力。

这期间又有很多各种自己慢慢解决或是努力的事情。回头看看,也的确是有成效的。11月1日的今天,冬天慢慢来临,我想让自己有更多的动力?更多的压力?不对不对,应该是,有更沉稳的定力才是。

扎根吧,扎根吧,扎根吧

从漫威世界里可以带回到这个世界的点点滴滴

严重剧透。属于剧情思考的影评,请各位慎重点开。

纪念一下人生第一次早起去看早班电影,7:45到影院时,已经坐满了人。原本担心状态不好,前一天只睡了4个小时,会不会犯困。终于果然是多虑了。第二大道31街的影院,IMAX2D。座位居然出奇的好。
三个小时的时间,一顿饱饭。打完嗝,让我稳一下,看看如何去从一个侧面去记录这一笔人类文化史上的浓墨重彩。

———-

我觉得好的电影始终超脱不出“人”的本质但也是局限。所以在开篇时,直接以鹰眼作为切入,一瞬间就get到了后面可能会发生的场景。导演算是很残忍。用了两个交错视角,让鹰眼没有能够捕捉到任何一个家人流逝消散的瞬间。也就是说,鹰眼,其实是从头至尾没有看到这个世界的一半被抹杀的迹象。
这个点很有深意的地方在于,鹰眼选择卸甲归田,隐居桃源,其实也是选择不去看一些其实存在着的事物。并不能说这是什么坏处或是不对,只是一种选择的视角或是生活方式。合情合理。但是,导演给了这么一个残忍的消失方式,让他原以为很保险地守着家人的方式,其实自己无法把握真实命运的侵袭。这让我想到其实这个世界上很大一部分人所扮演着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行为。这也是,在我的视角里,全篇讨论的一个核心: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英雄模式,和笨拙的利他主义者的英雄模式。这仿佛是把社会一分为二,但又无比协同地走到了最后,也都各自在领域内做出了牺牲。后面可以再继续讨论细节。

鹰眼的生活选择其实无可厚非。与此相对应的,是蜘蛛侠的主旋律,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可是,生活该怎样的去看待?而且,鹰眼也并不是逃避。包括后面的钢铁侠。

还是按照影片发展的时间顺序来讨论这部伟大的剧吧。因为前后呼应与铺垫做得太好,每一个视角都可以拿出来作为一个思考点来深挖。我还是给自己规定一个时间,大约再敲半小时,至少不超过2点。

漫威很小心翼翼。最bug的存在即是惊奇队长,所以尽可能限制了惊奇队长的功能。关键,但不抢戏。这个节奏拿捏得实在是让人叹为观止。在以迅雷不及掩耳话唠之势直接秒杀了灭霸之后,剧情居然神一般地引申向了类似暮狼罗根的效果。画风切换到了现实生活。每个活下去的人,都仍然需要找寻活下去的意义。这虽然是这种英雄片需要升华主题的方式,但是在开篇不多久便切入,实在是让人有点猝不及防。但是,无论是罗根,还是漫威,终究选择尘埃落定的方式,都是回归了生活,回归了生命的本质。但是漫威显然还不想局限在此。

小老鼠拯救世界,看起来很有些冰河世纪的味道。我是觉得,这里的可以调侃的梗在于上帝是否掷骰子了。并不得知作者的意图,是为了致敬迪士尼,还是为了致敬随机性,又或是在致敬其它什么。但是衍生出的希望,其实也是有很多其它方式来操作的。因为之前那辆面包车停放的空地。收理人员本应该在收纳时做一些检查才合理。但这里不去讨论合理性与否。也就是说,其实希望是和生命一直绑定着的一个主题。活着,就总归有机会发出些光亮来。但这里,就会想到昨夜和朋友在地铁上讨论的,如何定义社会性的生命和生理性的生命。这个话题姑且不衍生下去先。

索尔无疑是一个类似于多元宇宙中年蜘蛛的点睛之笔。他,真的是为了这部剧贡献出了最闪亮的一笔,几乎!我想用一系列词汇来试着描绘看到时的惊讶,却始终无法用语言来阐述其体现的真实。一部飘在空中的剧,一个活在神话里的人,终究双足着地,经历着我们生活里的点点滴滴。这不单单是一种代入感,更是一种将现世戏剧化的一种魅力。我写到这里时,几乎无法继续去写这篇影评,感觉再多去挖掘,会伤害自己二刷的投入感。

我还想简单讨论两个点:1)我一直觉得,美队和钢铁侠是漫威作者们希望的人类发展的一个终极。美队是人类里面神性的极限体现。这是从复联2里面,略略撼动了锤子的那一刹那,我所感觉到的。人类的精神一直在发展。当然,“肉体是供奉精神的圣殿”,所以漫威给了美队一个如此的身躯作为前提,精神的成长略微缓慢了些,但是终于还是实现了人类终极的神化。而另一个,则是钢铁侠。很有意思的一点,在复联3和4里面,只有三个人用了手套:灭霸,班纳博士,和钢铁侠。这三个人的共同点,是三个科学家。如果这么看,其实对待手套的理解,宝石的理解,最终都试图用了一系列的方式来得以分析和解读。无论是玄学,还是科学。或是精通二者的奇异博士。这让我感觉到一种思考,即,对待科学的掌握,会给这个世界带来怎样的影响。
而版纳和托尼,又是两个不一样特点的科学家。一个是投身科学的班纳,另一个则是借助资本结构凌驾于社会顶端的托尼。隐隐之中,也凸显出两者之间的差异,却又因为交流顺畅而让这两人的关系更甚于其他人。

2)关于爱。爱的定义在我自己的成长过程中,越来越丰富多元。亲情,友情,恋情,小爱,大爱,博爱。这些点完全没有露骨地提到,但是因为讨论到了生活,而生活就是构筑在多种爱的基础上。或强或弱。此外,还想讨论的点在于,美队和钢铁侠的爱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来源,一个是建立在利他和个人道德准则为基础的理想主义情怀,所衍生出来的属于人类的一种爱的方式,另一个则是以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为出发点,再在后期发展中逐渐成长起来的一种爱,比如托尼早起对方案的拒绝源自自己的小爱,随后衍生出对待皮特帕克的责任和关爱,再在最后身为钢铁侠的人类的责任升华。

我起初还有几秒钟想,如果不用手套,其实说不准也能打赢。但瞬间就意识到,不,如果是现实的话,那么一瞬间一定会有一个人不会瞻前顾后而是本能地去第一时间做出选择。用手套,或许是最好的方式。但是我原以为会让班纳来收尾,但是编剧终于还是非常严肃地把这个任务交给了托尼。

无论哪种方式,殊途同归,最终属于人类的爱,其实是这样的一致。导演编剧的乐观积极,但是也不去恶搞煽情。用这样的方式来启迪一大批民众,想必是再好不过了吧。

而编剧真的非常善心,给了每个人一个生活,和归宿。黑寡妇和卡魔拉,看起来虽说让人有些揪心。但其实,她们各有其心安之处。

忽然想到了令人心疼的邓布利多。

—————

觉得好饿。这篇影评不知道得花多久写完。
因为可以针对每个角色进行讨论,因为实在是太鲜明了,也太有意义了。

流浪地球?其实是这么多年第一次全家一起看的电影

说起流浪地球,影评什么的不那么容易写。可能之于我的意义,是全家人第一次一起在电影院看电影。
然后仔细想来是有很多东西可以记录的。感觉三两语也有些说不清楚。可能是因为感情埋得算是比较深的,所以反而不那么好梳理出来。怎么说呢。树木的根,就让它扎得再深再广一些,也没什么需要挖出来晒了。
但是如果这么一梳理,大约可以记录一个流水账。毕竟父母来访和出游基本上和自己的期望保持一致,这实在是很难得。说明自己的计划安排大抵是合理的。
此外,也可以就单纯地去评判一下流浪地球了嗯。
于是,先把五颗星降到了四颗星。这是比较理智中肯的行为。

在送完父母去机场,二刷了一遍。我果然对刻意地煽情行为其实有些许排斥。说起来,那种硬生生地煽情,其实就好比是片头班长用抑扬顿挫的声音来讲述希望。这么看起来,很有写剧中剧的轮回感(但是这样的思考我该怎么来书面描述出来??光自己有这样的感觉也没用啊。如果写不出来,那还是因为语言表达的段位还不够。)

如果要来讨论流浪地球,大约要从这几个方面来说。
一,剧情设计。这部分讨论大抵分两部分,一个是宏观故事背景。第二个是人物之间的戏剧冲突。前部分是大刘的作品,讲真,恢弘得很,没得说。后一部分,怎么说呢,还是能感受到剧组的努力的。我并不想拍砖太重。但是,明显到了后期,发觉剧组没钱了。
二,视觉效果。这部分真心是做得很不错,感觉慢慢能有好莱坞大片的影子。这部分不想赘述。
三,意识形态。这部分其实撇开煽情的问题,其实是很值得讨论的。
四,社会意义。其实正如很多人所说的,这部片子的社会意义实在是很值得称道的。同时,或许也标志着旧一代导演们的谢幕。毕竟冯小刚似乎再也磨不出好的剧本了,连葛优都去春晚来表达政治正确了。
或许葛优从罗曼蒂克消亡史开始,就逐渐转身了吧。

在咖啡馆这里,Robert的书还没仔细看完,似乎也没有机会仔细多聊。有很多工作要做,同时生活也要继续规整下去。
父母顺利到家,打算去吃午饭了。下午就重新回到campus。由内到外地回归campus,开始最后的冲刺踩跳板时期。

谁也不知道

电影名称翻译为《无人知晓》但看影片的开头,给的似乎是《誰も知らない》直译过来,大约就是,谁也不知道。这样的命名大约才是深得我心。

感觉仿佛是在读村上春树的文字。母亲角色一点点的离场,四个孩子逐渐布满全幕。在看到一半的时候,忽然内心胆怯,不愿意再看下去。绕着屋子转了两圈,最终是鼓足了勇气,继续了下去。直到最后看完,又把结尾处的几分钟回看了一遍。。。这样一出唯美的悲剧。
心累得很。得拾掇拾掇,要去歇。。。


名字起反了

似乎知道寿司之神有好些年了。没想到今儿给刷了。开篇前几句话直接暴击我,心想着无论如何要收入到6星列表,却在结尾的时候,回归了其4星档。
我想可以从“故事”和“纪实”两个点上来看。
故事本身的魅力很大。毕竟是他人的生活,用“故事”来描述不坏。故事的凝聚力其实也是很好。但1小时22分钟的内容,其实火候欠缺很多。好比二郎寿司的米饭是淘洗过多次,章鱼是揉按过50分钟,倘若你只是简单淘洗了三次,揉按章鱼15分钟,对于一个熟客来说,口味怕是要差那么一些。小野二郎的专注力,近乎于执着,有着日本人特有的文化内核。但是我很好奇的点在于,他的两个儿子是如此的听话。纵使片末,提到了米其林第一轮审核时的真正实力将其实是长子,但是背后的故事,其实讲述得实在太少。
或许人们更多地会惊讶于这样的寿司,这样的专注,这样的执着。但我的观影过程中,则一直试图去挖掘父子们背后的故事。这绝不是寻找母鸡的无用功,我觉得,厨房背后,小野一家人,乃至从头至尾只有照片出现的母亲,恐怕是造就了这样的三星店的核心。但这样的寿司之神,却仅仅体现了更多的机械性,而不是神性,倘若说,神性是人性理想中的极致的话。
这么想来,片名叫做“神之寿司”,说不定更贴切主题一些?
另一方面,谈谈“纪实”
纪录片本身,无疑要包括导演的主观倾向。一辈子做一件事情,一直都不退休,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精神。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样的纪录片更有一种商业性质浓郁的广告片。把米其林三星店的审核关键核心人,长子小野祯一放到最后去,用一种仿佛画龙点睛之笔,把寿司店的寿命从二郎那一代一下子延长了一代人。不得不称赞叙事手法的巧妙。但对于如我这样的观众来说,怕是会本能地反思如此叙事的主观目的。“长子的水平早已超过了父亲?”“长子的一切都是父亲沿袭下来的?”
但是这样去判断,可能也是因为对小野一家人的描述过少,而产生不满的缘故。寥寥几笔,仅仅描述了店面的最单薄的地方。而人之所以能被称为神的原因,根究,却没有能很好的展现出来。
我觉得作为纪录片来说,厚度实在欠妥。配乐略显凌乱,但摄影画面实属上乘。四颗星,倒算是恰到好处。
但是,对“职人”一词的点出,姑且不论翻译的良莠与否,实在是说得很合理。之前在试图让自己做事更加专心的时候,曾经对自己这样说过,不是要做事情来提高自己,而是要让自己投入到事情里,融化在事之中,从而成为事物的一部分。这样有限的生命也因此得到了极大的延续。所谓“投身于”,想必就是这样。
一辈子能找到和确定了自己的职业,然后就尽全力去做,以及做到最好。这是一件幸运且幸福的事情。这样的确有点儿非人了,但是机械也是非人,神魔也算是非人。
会思考的机械?这就要衍生到复联二了么?

bebop回放

少许温故了一下cowboy bebop的最后几集。怎么说呢,悲剧是会让人上瘾的吗?好像苦瓜一样。
比起喜剧来说,悲剧有着无可比拟的厚重感。
回想起戏剧里面的笑脸和哭脸,想起曾几何时读到的:悲剧所承载的真正意义上的一种艺术。
不要惧怕死亡。死亡一直温柔地伴随着你.如果你逃避它,它会光速般向你靠近。如果你接纳死亡,它会一直温柔地守护着你。
温柔的守护。
这又让我想到了三圣器。算是一个编写得美妙无比的魔幻故事里的神话故事。即使是今天,人类依旧需要故事,来简化沉重的道理。

哑然失笑:想起自己在高中的时候吧大约,是被片中的爵士乐吸引,然后刚巧遇上了一个电脑时代,淘各种碟,于是看到了这部剧。那时候还有为数不多的,现在看来无比稀有的动漫评论。现如今的我,走至今天的我,思想,复杂性,都在那时候被奠定了一些基础。
自己那时候不懂悲剧,看完之后久久不能平静。脑子里一直都在想,其实主人公可以活下来啊。为什么要死。试图用逻辑去推断和分析剧情。这无用功很天真很傻也有意思,真的是一种童趣,好比评论关公秦琼谁厉害。毕竟不能和漫威或是DC似的把超人蝙蝠侠索性拉一起打一架。
三十多岁的我,现在看到悲剧,忽然觉得心中有一丝丝地欣赏。可以感受到很不一样的美感。
并不是要刻意追求死亡。但是,死亡是存活最有力的证明。
烂尾片什么的,狗尾续貂真心是糟践艺术的。

you are gonna carry that weight.

梅尔罗斯终章

4个多小时考试下来,整个人都昏昏沉沉的。到家之后还是觉得没有去运动是件不坏的决定。
一个很极端化的案例,梅尔罗斯的人生跌宕看似脱离生活,但是我坚信之所以会火爆,并不是因为康巴伯奇的演出。在at last上映之前,找了一下原著小说。小说本身也是很受关注。虽然说影视化后,剧本做了修改。
逻辑是这样的:原著火了前三本。然后作者隔了几年写了四,五两本。又隔了这么些年,有了这部剧。小说本身据说渲染力很强。
而我想要大约说的一点,也只是想点那么一下的是,这部剧怕是写出了很大一批社会人群在迭代过程中,洗褪和宽恕的过程。
这一点,感同身受。我想起一个朋友,也想起我自己。有时候,甚至会觉得自己的这样的思维方式,莫非是天使吗。
再多想一下,其实身边有很多这样的朋友,在迭代过程中,对上一代的修正和宽恕谅解。
这其中有多难,经历过的人是会懂的。
其中另外一个点:六代人的繁荣和固化的社会地位,随之而来的心理上的漂浮态,理所应当的先觉心态其实脱离现实很多。要能够从剧里看到一整个社会变迁的模式,也势必值得警醒。
写作是一件需要勤劳的事情。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我知道脑子里大约的一整套想法,但是又有些犯懒,不愿意展开。
如果不展开的话,虽然这样的思考是会溶化在我的言行之中,但是终究是不清晰的。也缺少体系。
而展开来说,则觉得会比较累。

而且,写作的确不能那么随性。说什么灵感来了写上几句,那实在是敷衍得很。和做事一样。
做事也是不能随性的。

哎,ascetic?

Dunkirk

打算花几分钟时间,梳理一篇框架。
敦刻尔克,诺兰的新片。我给的定位在:观后感4颗星,回味后可以升华到5颗星。
记录几点:
1)小高建议开始阅读美版影评,觉得是非常值得行动的点。
2)读了纽约时报的review,作者本身的褒赏立场过于明显。其实可以就这篇review写一篇review。
3)IMBD和豆瓣上的影评似乎大部分两极分化,一类积极态度明显,一类认为缺少很多使电影成为史诗级电影的内容或元素。(is nearly devoid of palpable emotion and compelling characteristics)但即使抱怨电影本身的缺陷,这类观影者也似乎都承认和欣赏电影中的element。
姑且不谈积极态度。这里想粗浅提一下“观众的心理预期的观影目的”与“导演艺术交流传递目的”的距离。如果单纯为了照顾更大面积的观众,那么在影片中设计安排超出普通观众的心理预期的视觉效果,是完全可以做到的。然而,我认为,这样或许失去了导演自己本身试图通过这样一部作品为观众传递的他的思考。这部商业大片,其实商业的意味和他之前的几部电影相比,我以为是最弱的。叙事结构并不讨巧,这样的叙事结构是为了达到作者希冀的时间跨度而有选择的。长时间跨度的蒙太奇,虽然没有考究过,但我认为电影史上应该有过不少先例才对。而除了这一个荧幕技巧构筑的超时间维度的方式外,我认为导演的重心,一直都在很努力的制造尽可能完备的真实感和代入感。几乎所有在电影院观影的人群,怕都是George那一类的,对战争毫无理解和经历的无脑群众(抱歉,我的确很不喜欢战争,虽然我不会刻意抵制必要的战争和认可战争在目前人类社会下必然存在)。而对George的死的安排,我认为是巧妙的还原了真实。类似的作品还有美国狙击手。一来,战争对个体的摧残的确是可以达到这种深度的。可惜现在的孩子们大多在蜜水罐里久居,未必能换位思考理解。二来,战争对于战场以外的普通人的生活,也是有渗透性影响的。这种影响就像墨汁滋生蔓延一般,需要甚至几代人去用善意淡化和漂净。看似偶然的事情,其实充满了无限的必然。概率这样的东西,也是在各自的框架内的绝对。我认为,导演这部电影,就希望能最大限度地体现真实感,还原真实感,让观众们能理解导演自己对待这场战争的关注点,尤其关注个体生命的卑微与价值。

剥离电影中的戏剧化成分,而利用视听体验,让作者在一个半人半上帝的视角里,去体会战争的荒谬,武器的冷漠,以及生命的脆弱。但,完全没有刻意用视觉效果,道具,大场面,来恶心或是谄媚观众,而更大程度用色彩,光线,和声音,这种低维度的信息,来更贴切心底的传递“战争的感受”。毕竟,比起一块人工花费心力制作的血肉模型,惨叫声配上各人心底最深层的想象,或许能传递更大的真实感。而飞机仪表盘上写着的油箱量,以及震颤的效果,传递的真实感尤为强烈。如果说比较戏剧化的一幕,是依旧有少数人是可以足够幸运的逃出生天。但是,生活就是这样,有着无数的无奈,却有小说电影永远无法企及的机缘。谁能想到,真实历史事件里,希特勒居然下令停止前进,而给33万人的撤退留了一个礼拜的时间?

如果再拓展来写,会写更多一些。(写作需要时间,需要体力。之所以停下来,是否是因为自己体力其实并不够?)

想要讨论的是,我主观认为,诺兰这样的导演,是具备对社会和观众的分析认知的。也就是说,他知道什么样的片子可以获得普通大众的,脑残粉们的追捧。而事实上,他选择用更真实的方式,更不是更讨巧的方式,尽可能地还原真实。对海岸边的冷清稀落的意象描绘,和最后英勇的战斗机,以及“hope”的诠释,是为数不多的,戏剧化很重的表现。

对待战争,人性,生命的理解,每一部作品都有它自身的方式和角度。在赎罪中,导演在虚构故事的背景下,用几分钟的敦刻尔克长镜头强对比凸显对战争的理解与控诉。赎罪是一部成功的作品,而相比之下也是取巧的。与之相比,敦刻尔克的成功,是在于它自身勇敢,真诚,努力地为观众,解读,呈现,与分享了作者所认知的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