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review

谁也不知道

电影名称翻译为《无人知晓》但看影片的开头,给的似乎是《誰も知らない》直译过来,大约就是,谁也不知道。这样的命名大约才是深得我心。

感觉仿佛是在读村上春树的文字。母亲角色一点点的离场,四个孩子逐渐布满全幕。在看到一半的时候,忽然内心胆怯,不愿意再看下去。绕着屋子转了两圈,最终是鼓足了勇气,继续了下去。直到最后看完,又把结尾处的几分钟回看了一遍。。。这样一出唯美的悲剧。
心累得很。得拾掇拾掇,要去歇。。。


文明的意义

在读到最后的时候,曾经以为Mrs. Strickland会有所改观。当然,很多人都要抓住毛姆自身的背景不放,来断言文中的角色其实是被片面化的。但是在这样的文学作品里,我依旧以为充实着各式的真实,所以对Strickland的描述,在某个层面上也的确是真实的。
撇去作者可能的设计,仅仅只谈论文中人物的各自命运。我觉得 Mrs. Strickland其实也依旧是成功的。但是这种成功是被限制在了所谓的“社会文明”的框架内。她其实可以成为,或是获得更加广义上的成功。有几个有意思的侧面来体现人类社会文明的狭隘和荒诞:一方面,Mr. Strickland的生活方式是为社会文明所不齿,另一方面,他的艺术作品却收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一方面,Mrs. Strickland为了生计而努力工作,凭借自己的能力一手打造出了完全不输给Charlie在家时的生活条件,另一方面,自己却在二十年后,依旧否定自己的努力。
又或者,她一直都在努力顺从着这个社会,而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被这样的社会所裹足。
这么看来,文明的意义是什么?无数的人热衷于价格高昂的艺术品,感觉自己拥有了这些东西之后是多么的富足。但是这样的拥有,让他们成了背负着文明的奴隶。
我们创作出了这些文明,难道不该是服务于我们自身,让我们活得更加轻松,清澈,清醒,庆幸么?
所以,无论如何,不要让那些奇怪的包袱落到自己的后背上。后背要永远腾出空间,背负着属于自己更有价值的东西。那些其它人创造的美好,自有他们的归属和传承。

名字起反了

似乎知道寿司之神有好些年了。没想到今儿给刷了。开篇前几句话直接暴击我,心想着无论如何要收入到6星列表,却在结尾的时候,回归了其4星档。
我想可以从“故事”和“纪实”两个点上来看。
故事本身的魅力很大。毕竟是他人的生活,用“故事”来描述不坏。故事的凝聚力其实也是很好。但1小时22分钟的内容,其实火候欠缺很多。好比二郎寿司的米饭是淘洗过多次,章鱼是揉按过50分钟,倘若你只是简单淘洗了三次,揉按章鱼15分钟,对于一个熟客来说,口味怕是要差那么一些。小野二郎的专注力,近乎于执着,有着日本人特有的文化内核。但是我很好奇的点在于,他的两个儿子是如此的听话。纵使片末,提到了米其林第一轮审核时的真正实力将其实是长子,但是背后的故事,其实讲述得实在太少。
或许人们更多地会惊讶于这样的寿司,这样的专注,这样的执着。但我的观影过程中,则一直试图去挖掘父子们背后的故事。这绝不是寻找母鸡的无用功,我觉得,厨房背后,小野一家人,乃至从头至尾只有照片出现的母亲,恐怕是造就了这样的三星店的核心。但这样的寿司之神,却仅仅体现了更多的机械性,而不是神性,倘若说,神性是人性理想中的极致的话。
这么想来,片名叫做“神之寿司”,说不定更贴切主题一些?
另一方面,谈谈“纪实”
纪录片本身,无疑要包括导演的主观倾向。一辈子做一件事情,一直都不退休,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精神。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样的纪录片更有一种商业性质浓郁的广告片。把米其林三星店的审核关键核心人,长子小野祯一放到最后去,用一种仿佛画龙点睛之笔,把寿司店的寿命从二郎那一代一下子延长了一代人。不得不称赞叙事手法的巧妙。但对于如我这样的观众来说,怕是会本能地反思如此叙事的主观目的。“长子的水平早已超过了父亲?”“长子的一切都是父亲沿袭下来的?”
但是这样去判断,可能也是因为对小野一家人的描述过少,而产生不满的缘故。寥寥几笔,仅仅描述了店面的最单薄的地方。而人之所以能被称为神的原因,根究,却没有能很好的展现出来。
我觉得作为纪录片来说,厚度实在欠妥。配乐略显凌乱,但摄影画面实属上乘。四颗星,倒算是恰到好处。
但是,对“职人”一词的点出,姑且不论翻译的良莠与否,实在是说得很合理。之前在试图让自己做事更加专心的时候,曾经对自己这样说过,不是要做事情来提高自己,而是要让自己投入到事情里,融化在事之中,从而成为事物的一部分。这样有限的生命也因此得到了极大的延续。所谓“投身于”,想必就是这样。
一辈子能找到和确定了自己的职业,然后就尽全力去做,以及做到最好。这是一件幸运且幸福的事情。这样的确有点儿非人了,但是机械也是非人,神魔也算是非人。
会思考的机械?这就要衍生到复联二了么?

bebop回放

少许温故了一下cowboy bebop的最后几集。怎么说呢,悲剧是会让人上瘾的吗?好像苦瓜一样。
比起喜剧来说,悲剧有着无可比拟的厚重感。
回想起戏剧里面的笑脸和哭脸,想起曾几何时读到的:悲剧所承载的真正意义上的一种艺术。
不要惧怕死亡。死亡一直温柔地伴随着你.如果你逃避它,它会光速般向你靠近。如果你接纳死亡,它会一直温柔地守护着你。
温柔的守护。
这又让我想到了三圣器。算是一个编写得美妙无比的魔幻故事里的神话故事。即使是今天,人类依旧需要故事,来简化沉重的道理。

哑然失笑:想起自己在高中的时候吧大约,是被片中的爵士乐吸引,然后刚巧遇上了一个电脑时代,淘各种碟,于是看到了这部剧。那时候还有为数不多的,现在看来无比稀有的动漫评论。现如今的我,走至今天的我,思想,复杂性,都在那时候被奠定了一些基础。
自己那时候不懂悲剧,看完之后久久不能平静。脑子里一直都在想,其实主人公可以活下来啊。为什么要死。试图用逻辑去推断和分析剧情。这无用功很天真很傻也有意思,真的是一种童趣,好比评论关公秦琼谁厉害。毕竟不能和漫威或是DC似的把超人蝙蝠侠索性拉一起打一架。
三十多岁的我,现在看到悲剧,忽然觉得心中有一丝丝地欣赏。可以感受到很不一样的美感。
并不是要刻意追求死亡。但是,死亡是存活最有力的证明。
烂尾片什么的,狗尾续貂真心是糟践艺术的。

you are gonna carry that weight.

梅尔罗斯终章

4个多小时考试下来,整个人都昏昏沉沉的。到家之后还是觉得没有去运动是件不坏的决定。
一个很极端化的案例,梅尔罗斯的人生跌宕看似脱离生活,但是我坚信之所以会火爆,并不是因为康巴伯奇的演出。在at last上映之前,找了一下原著小说。小说本身也是很受关注。虽然说影视化后,剧本做了修改。
逻辑是这样的:原著火了前三本。然后作者隔了几年写了四,五两本。又隔了这么些年,有了这部剧。小说本身据说渲染力很强。
而我想要大约说的一点,也只是想点那么一下的是,这部剧怕是写出了很大一批社会人群在迭代过程中,洗褪和宽恕的过程。
这一点,感同身受。我想起一个朋友,也想起我自己。有时候,甚至会觉得自己的这样的思维方式,莫非是天使吗。
再多想一下,其实身边有很多这样的朋友,在迭代过程中,对上一代的修正和宽恕谅解。
这其中有多难,经历过的人是会懂的。
其中另外一个点:六代人的繁荣和固化的社会地位,随之而来的心理上的漂浮态,理所应当的先觉心态其实脱离现实很多。要能够从剧里看到一整个社会变迁的模式,也势必值得警醒。
写作是一件需要勤劳的事情。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我知道脑子里大约的一整套想法,但是又有些犯懒,不愿意展开。
如果不展开的话,虽然这样的思考是会溶化在我的言行之中,但是终究是不清晰的。也缺少体系。
而展开来说,则觉得会比较累。

而且,写作的确不能那么随性。说什么灵感来了写上几句,那实在是敷衍得很。和做事一样。
做事也是不能随性的。

哎,ascetic?

读《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

最近在系统性地读村上春树。最开始是由读小说起的,但是越读越罢不能,就也伴着找来了杂文散文随笔等等。这当前读的跑步时谈些什么,约莫再有40分钟左右就该读完,想着赶先写点什么东西。
–有时候写东西,会在脑中浮现出几个startpoint,这样反而会让自己不知道如何开敲。但是又生怕写着写着便忘记了某个希望去写的点。以前也的确都发生过了的。
–但是感觉如果做提纲什么的,会很不情愿啊。
我记得自己曾经是有这本书的。我是说《当我谈跑步时,我该谈些什么》。我依稀记不清自己最早是什么时候有这本书在手边。大约是有两段记忆。一段是在college ave 那里,靠在马路的右手边,临近小湖的那件小屋子里。是楼下living room,楼上2b1b的格局。我很清晰地记得那时候手边有《波诺谈波诺》,但还有些什么书,便都忘记了。那时候还记得自己刷完了游戏《双星物语2》。但其实《双星物语1》我似乎也一直都没有完成最终boss的那一战?而更多的记忆,其实是那段时间的生活:比如自己给自己的指甲做手术。比如连续通宵做实验,比如每天晚上必定5,6点到家睡一觉然后八九点钟继续回到实验室做实验。而说起这段时间的生活,在这里,无非是想给自己没有能够读完这本书找些借口。但是或许,这也本不是借口,而是一些确实现实的理由。
另外一段记忆是在纽约的时候,大约是在2012年的春的时候。那时候自己蜗居在曼哈顿和布朗克斯的两城交接,唯一让自己有点归属感的是红色的一号线。238街虽然已经挨着终点,但也给自己每日出勤充足的机会找到座位。那时候的记忆,手边还有海明威的短篇小说集。后来应该是送给了周瓜。那段时间,倒是刷完了童年里心心念念的哈尔罗杰历险记。那一小册一小册的丛书,是在小学5年级前后有的。自己好生爱恋,却一直又没买全。记不得当初是不是和父亲要了。但是新华书店在建军路上开着的那一段时间,似乎自己经常会去泡着。但是说实话,更多的是对书这个实物有所眷恋,却在那时候挑食得很,并不会什么书都会去读。但回看那段时间的自己,其实或许是在影射心底的某一层面本我吧。
而哈尔罗杰历险记,其实也是自然科学主题读物。这么看来,其实我似乎也都在做一些自己很喜欢的事情吧。
这里也不能扯太远:想要说的是,我自己大约12岁左右心心念念的书,大约到了24岁左右才通读完毕。而在10年左右就买了的书(跑步出版于09年左右),其实到了18年才要读完。
而现在在读的石黑一雄,其实是他05年的作品。但是的确是今年买的。
也不进一步扯远:自己其实想到这些,是会有点儿这样的心理:如果那时候就安安静静地读了这些书,自己未来的人生会不会有些不同了,会不会走得更好了一些,心情是不是会更安定,经历过的所谓奇葩事件和狗血事件,或是自己当时的奇葩表现和傻逼情形,会不会就不会有了。
其实冷静地客观地看看,会觉得这种期望实在是一厢情愿的。
现在读到的这些内容,能够有如此的共鸣,也有相应地启迪,应该要归功于过往的这近十年的生活,自己的思考没有停歇。
所以说,自己担心的什么————自己或许比期望地模式成长要晚了近十年————其实并不是真的。如果那时候认真读了的话,估计会和那时期读寻羊历险记或是海边的卡夫卡一样,到头来根本记不得什么了。

话说昨天看到林少华的采访视频,觉得如果他可以变得更加稳健一些,或许会更好吧。但是是不是这样子的人才有可能更忠实地反映出村上本人?不得而知。但是“如果翻译得真的好到和原作一样,那为什么不自己去写了”?再有则是近期公子的文字,不知为何,显得焦躁不堪。诚然我觉得作家或许各有各的脾气,但总觉得有些问题的思考欠缺了些什么。

最近猛剂量地增加阅读,还有一个原因或许是关联到自己近期的困惑。以及即将到来的毕业。兴许其中有逃避现实的成分吧,但即使是转移注意力或许也是磨刀的功夫,并不需要那么悲观。倒是也将要就此开始上路了。

今天还有许多要做的事情。如此的随笔也该有所限。另外,该掏出自己内心的多少,又该收纳外界几分,然后融合到自己的文字里,这样的思考能从旁人那里读到,也似给自己很多信心的。想来,自己即使不算是天才高智,但是也是有些窍点可开的。

读后感–与中国打交道

这种认真讲故事的书,给五颗星没什么毛病。
记得不久前在哪儿读到过:心理压力过大,或是有一些放不下的心结,可以用写作的方式来梳理内心。这种树洞理论,其实深得我心,介于我自己就是用这种方式来整理一些情绪。可以想象但难以体会到,作为高盛领导人或是美国财长所需要承受的压力该多么大。担当起这种责任,需要娴熟扎实的基础知识,需要日积月累的社交经验,以及精心打点的人系网络。从简历来看一个人始终浅薄。但是鲍尔森周身贴满了的标签毕竟证明了一些东西。
书的看点,大致有两方面:一方面是作者自身的态度,既包括他对待中国的态度,也包括了他对待文化交流乃至社会发展的一个态度。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待生命的诚意,这让人觉得亲近和信服。另一方面,则是在他的眼中的某一个层面的真实。虽然“讲故事”这一行径不可避免地成为一个主观动作,但如今文字记录的发展,以及叙事技巧,已可以很好地反应作者的意愿(倘若希望表现真实,那么是可以尽可能的做到)
书中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开始,重点记载了作者任职财长前后所承办的几件事情,包括SED,鲍尔森基金,以及协助粤海重组,中国公司上市等。而穿插在其中的,则是中国的三届领导人。不同人物的风格跃然纸上,但融汇在具体事件的记录中。行动是最有说服力的语言,各种朴实无华的记录把各个人的功过多少覆盖到了一些。故事重点扣住改革命脉,再穿插以部分工作细节(如中国目前仍未完全褪去的官僚主义色彩,或是执政过程中来自不同利益方的相互制衡),使许多故事发生得很有戏剧性但却并不荒诞。此外,作为财长,但由于工作的需要也提到了一些军事方面的行动。这也是很有意思的一个缝隙,让人可以一窥美国内政的相互平衡和制约。
需要说到的一点是,这样一本书,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视角。更多地从一个领导角度,往下俯视经济全局。这样的视角的确可以给出很多大方向,有着难得的优势。然而每一步路是从脚下走起。由于对基层了解的局限,使得鲍尔森在描写中国地方问题,尤其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现象,显得十分单薄无力。对事物发展的走向预判,除了树立目标之外,更得了解自己脚下是什么路什么鞋,这样才能做出相对合理的决策。人类文明发明了经济模式和这样的运作方式,最终目的是为了能让社会运作有效,让人类前行更加稳妥快速。但是对基层百姓的了解缺失,让很多看似美好的蓝图显得不够着力。相应地,在讨论问题时,美国的基层现象也没有被鲍尔森所讨论到。反倒是在中国领导人的一言一行之中,读者往往可以从那些慎言慎行的行为里读出他们正在努力对整个社会的加深理解并以自己的方式尊重这一整个社会。
不过,这也并不能算是瑕疵。毕竟这样一本建立在国际关系视角的书,在写作的时候应该集中描绘那些它所关注的层面。细节问题仔细剖析的话,那么恐怕这本书还得再写800页吧。那时候,鲍尔森的妻子怕真的要去找些其它事情做了。

Dunkirk

打算花几分钟时间,梳理一篇框架。
敦刻尔克,诺兰的新片。我给的定位在:观后感4颗星,回味后可以升华到5颗星。
记录几点:
1)小高建议开始阅读美版影评,觉得是非常值得行动的点。
2)读了纽约时报的review,作者本身的褒赏立场过于明显。其实可以就这篇review写一篇review。
3)IMBD和豆瓣上的影评似乎大部分两极分化,一类积极态度明显,一类认为缺少很多使电影成为史诗级电影的内容或元素。(is nearly devoid of palpable emotion and compelling characteristics)但即使抱怨电影本身的缺陷,这类观影者也似乎都承认和欣赏电影中的element。
姑且不谈积极态度。这里想粗浅提一下“观众的心理预期的观影目的”与“导演艺术交流传递目的”的距离。如果单纯为了照顾更大面积的观众,那么在影片中设计安排超出普通观众的心理预期的视觉效果,是完全可以做到的。然而,我认为,这样或许失去了导演自己本身试图通过这样一部作品为观众传递的他的思考。这部商业大片,其实商业的意味和他之前的几部电影相比,我以为是最弱的。叙事结构并不讨巧,这样的叙事结构是为了达到作者希冀的时间跨度而有选择的。长时间跨度的蒙太奇,虽然没有考究过,但我认为电影史上应该有过不少先例才对。而除了这一个荧幕技巧构筑的超时间维度的方式外,我认为导演的重心,一直都在很努力的制造尽可能完备的真实感和代入感。几乎所有在电影院观影的人群,怕都是George那一类的,对战争毫无理解和经历的无脑群众(抱歉,我的确很不喜欢战争,虽然我不会刻意抵制必要的战争和认可战争在目前人类社会下必然存在)。而对George的死的安排,我认为是巧妙的还原了真实。类似的作品还有美国狙击手。一来,战争对个体的摧残的确是可以达到这种深度的。可惜现在的孩子们大多在蜜水罐里久居,未必能换位思考理解。二来,战争对于战场以外的普通人的生活,也是有渗透性影响的。这种影响就像墨汁滋生蔓延一般,需要甚至几代人去用善意淡化和漂净。看似偶然的事情,其实充满了无限的必然。概率这样的东西,也是在各自的框架内的绝对。我认为,导演这部电影,就希望能最大限度地体现真实感,还原真实感,让观众们能理解导演自己对待这场战争的关注点,尤其关注个体生命的卑微与价值。

剥离电影中的戏剧化成分,而利用视听体验,让作者在一个半人半上帝的视角里,去体会战争的荒谬,武器的冷漠,以及生命的脆弱。但,完全没有刻意用视觉效果,道具,大场面,来恶心或是谄媚观众,而更大程度用色彩,光线,和声音,这种低维度的信息,来更贴切心底的传递“战争的感受”。毕竟,比起一块人工花费心力制作的血肉模型,惨叫声配上各人心底最深层的想象,或许能传递更大的真实感。而飞机仪表盘上写着的油箱量,以及震颤的效果,传递的真实感尤为强烈。如果说比较戏剧化的一幕,是依旧有少数人是可以足够幸运的逃出生天。但是,生活就是这样,有着无数的无奈,却有小说电影永远无法企及的机缘。谁能想到,真实历史事件里,希特勒居然下令停止前进,而给33万人的撤退留了一个礼拜的时间?

如果再拓展来写,会写更多一些。(写作需要时间,需要体力。之所以停下来,是否是因为自己体力其实并不够?)

想要讨论的是,我主观认为,诺兰这样的导演,是具备对社会和观众的分析认知的。也就是说,他知道什么样的片子可以获得普通大众的,脑残粉们的追捧。而事实上,他选择用更真实的方式,更不是更讨巧的方式,尽可能地还原真实。对海岸边的冷清稀落的意象描绘,和最后英勇的战斗机,以及“hope”的诠释,是为数不多的,戏剧化很重的表现。

对待战争,人性,生命的理解,每一部作品都有它自身的方式和角度。在赎罪中,导演在虚构故事的背景下,用几分钟的敦刻尔克长镜头强对比凸显对战争的理解与控诉。赎罪是一部成功的作品,而相比之下也是取巧的。与之相比,敦刻尔克的成功,是在于它自身勇敢,真诚,努力地为观众,解读,呈现,与分享了作者所认知的真实。

四重奏 第五集

关于一流,二流,三流,四流,这个解读,很快餐,很洗脑。但是仔细一咀嚼,就会发现问题。
一流:能满足客人要求
二流:尽自己最大努力
三流:快乐的做好工作
四流:有志向的三流(工作得不快乐)

这个问题,放在职场中,有些用。但对象不是人,而是职员。社会枢纽之间的关系。
人,精神独立,和社会之间的关系

留着后续再写。

读书笔记– 《瓦尔登湖》

起先只是在找阿兰德波顿的时候,不知道从哪儿看到了瓦尔登湖。想起了书伟曾经在毕业前给过我一本。那时候完全没有读过。不知道是因为书伟,还是因为瓦尔登湖,还是因为现在的自己,于是找来了这本书。
!啊!想起来了!
是:找阿兰德波顿。然后找瓜看的书。然后想着刷一些中文书静心。然后想去找施小炜版本的村上春树。在某一个下载页面,看到了瓦尔登湖。然后想起了书伟。现在的心境也似乎可以承载得起这本书。于是下了下来,在读村上之前,开始读起来。
结果是一发不可收拾。感觉仿佛找到了知己,和他絮絮叨叨,听他讲话。
徐迟的翻译,起初觉得挺好,但是往后,或许是因为版本有误,反倒觉得不那么舒服。看到一些翻译不如意,竟然斗胆有着一丝自己未来操刀重新翻译的冲动。但是原文的翻译的确是有很多地方值得肯定的。此处按下不表。

书摘:
为什么人在泥土里扎了根之后,不能远离向太浓伸展呢?–因为那些更高贵的植物的价值,是由远离地面的,最后在空气和日光中结成的果实来评定的。
:这里有些不大懂。但是无论是Thoreau 还是徐迟,对他们的行文我都有些不大喜欢。

总之,我们不要忘记,埃及有一种麦子是一个木乃伊传下来,一支传导了我们的手里。
:很有些意思,想要考究一下。

每个婴孩都在一定程度上再次重复了这部世界史。
:很有感触。完全可以拓展开来独立写作。可以结合进化论以及生物发育过程中的胚胎演化来讨论。是个很有意义的话题。

假若说,文明奶时人的生活条件的一种真正改进–我想这话是很对的,虽然只有智者才能改进他们的有利条件,–那么,它必然能证明,他不提高交钱就把更好的房屋建造起来;所谓物价,乃是用于交换物品的那一部分生命,或者立即付出,或者以后付出。
:缺少经济学背景知识。但是1850年前后的思维,可以达到这样的深度,完全可以结合当时的经济情况来进行讨论和思考。

然而关于商人,其中有一位曾经恰当地指出,他们的失败大都不是由于亏本,而只是由于不方便而没有遵守诺言:这就是说,是由于信用的毁损。
:犀利。

等到农夫得到了他的房屋,他并没有因此就更富,倒是更穷了,因为房屋占有了他。
:之后还有铁路,火车,等等。

斧头的主人,在他出手借给我的时候,说他是他掌上的珍珠:可我归还他的时候,斧头是愈加锋利了。
:用进废退(不涉及部分进化论的思路,)

我的工作干得一点不紧张,只是尽力去做而已。
:不慌不忙地道出淡淡的真理。这是我自己该去达到的心态。

要比我那样建筑房屋还更谨慎小心,也是划得来的。比方说,先考虑好一门一窗,一个地窖或是一间阁楼在人性中间有着什么基础,除了目前需要之外,在你找出更强有力的理由之前,也许你永远也不要建立什么上层建筑。
:可能是这个mobi文件的排版或typo,也可能是翻译的时候无心插柳。在我读来,反倒又一些很不一样的意味。值得挖掘原文去探究一下。即使是自己多心了,也无妨。

我考虑到人的灵魂和时间的重要性,我虽然为了这个实验站去了我很短的一些时间,不,一部分也因为它的时间非常短暂。
:果然,我就觉得这很像是一个社会学家的实验。但是在那个时代,还是笼统的说,是一个学者,一个思考者的实验。没必要用现在的title来限定之。

–留下多少雕琢过的石头来使它们自己永垂不朽。如果他们用同样的劳力来琢凿自己的风度,那会怎样呢?
–说到金字塔,本没有什么可惊奇的,可惊的是有那么多人,竟能屈辱到如此地步,花了他们一生的精力,替一个鲁钝的野心家造坟墓,其实他要是跳尼罗河淹死……
–我愿意知道,是谁当时不肯造这些东西–谁能够超越乎这许多烦琐玩意儿之上。
:kindle文件有些问题,不容易返回到原页面。不过也罢。下一次再读该是英文原版。

我发现这个不是用综合的,而是用了分析的方式–从此我快活活地取消了它,虽然大多数家庭主妇曾经热忱地劝告我……
:这里发现翻译可能存在一些问题,我猜想原文该是comprehensive vs analytic。 但是徐迟如果是没有理工背景,或是知识体系不够全的话,或许没有终点剖析comprehensive的意义?这里因为还没有查过原文,先不多说。
另:电子输入有很多弊端。刚刚一下子就把打了的一行字儿全部都消除了。这个有些让人怕。也显出现在的敲字,和当初的写字相比,虽然可以满足思路的快,但是却也极其不稳定。黑天鹅呀。(赶紧save一下。)

有一部分不肯信服的人有时问我这样的问题,例如我是否认为只吃蔬菜就可以生活。为了立刻说出事物的本质,因为本质就是信心,我往往这样口答,说我吃木板上的钉子都可以生活下去的。如果他们连这也不了解,那不管我怎么说,他们都不会了解的。
:我表示完全没看懂这段啊。。。

你甚至能知道他的厨房中的家什以及一切外观华美而毫不实用的东西,这些东西他却都要留着不愿意烧掉,他就好像是被挽驾在上面,尽是拖着它们往前走……
:自己给自己设定的trap,如何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轻装上阵。自己有些地方做得不错,有些地方还不够。可以自省。
这里翻译也有些问题。我觉得应该在讲如何选择合适自己的工具等等。

墨西哥人毎过52年也要举行一次净化典礼。。。
:很有意思的风俗知识

我认识一个继承了几英亩地的年轻人,他告诉我他愿意像我一样生活,如果他有办法的话。我却不愿意任何人由于任何原因,而采用我的生活方式:因为,也许他还没有学会我的这一种,说不定我已找到了另一种方式。我希望世界上的人,越不相同越好,但是我愿意每一个人都能谨慎地找出并坚持他自己的合适方式,而不要采用他父亲的,或母亲的,或邻居的方式。年轻人可以建筑,也可以耕种,也可以航海,只要不阻挠他去做他告诉我他愿意做的事情,就好了。人是聪明的,因为他能计算;水手和逃亡的努力都知道眼睛盯住北极星,这些观点是报关用上一辈子的了。我们也许不能够在一个预定的时日里到达目的港,但我们总可以走在一条真正的航线上。

最近我听说有两个年轻人想一起作环球旅行,一个是没有钱的,一路上要在桅杆前,在锄犁后,挣钱维持生活,另一个袋里装着旅行支票。这是很明白的,它们不可能长久地做伴或合作,因为这一合作中有人根本不做什么。在他们旅行中第一个有趣的危机发生之时,他们就要分手。最主要的是我已经说过的,一个单独旅行的人要今天出发就出发;而结伴的却得等通行的准备就绪,他们出发之前可能要费很长的时日。

要有点儿真正的合作心意,表面上反而看不出来,却有着一种听不见的谐和。如果一个人是有信心的,他可以到处用同样的信心与人合作;如果他没有信心,他会像世界上其余的人一样,继续过他自己的生活,不管他跟什么人作伴,合作的最高意义与最低意义,乃是让我们一起生活。

——————–
做书摘非常非常的长。最好的方法似乎还是在原书上直接用笔标记出来,比如用根荧光笔啥的。
嗯,这样的方法以后可以做一些调整。
似乎用来记录感想会更加合适一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