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bert其实算是个很外向的老爷爷。
能够感觉到,他来咖啡馆,是希望能够和社会保持联系。
年龄渐长之后,如何和社会维系关系,却又不会喧宾夺主?
那么,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年轻人该如何平衡自己对社会的ambition及衍生出的相关情绪,同时又能够平心静气地承接前辈的经验?
Category Archives: opinion
Hofstadter 和 Chomsky
在桌上看到了很久之前在Strand Bookstore和人搭话时,被推荐的Gödel, Escher, Bach: an Eternal Golden Braid。一直都没有仔细去了解过,直至昨晚在书桌前看到,随手查了一下,才发现是一本巨作。
写了一大堆话,感慨二老,最终删光。踏踏实实读书才是真。
转瞬即逝的两个点
在吃饭的时候,忽然想到了两个点。想要匆匆记录下来
一个是:其实不用担心写作的时候是否故意为了迎合读者或潜在的读者而自己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去写了什么。“不去听对方说什么,而是看对方做什么。”这句话简直就是存在主义的信条,也是每一个认真生活的人去对待别人以及认知别人的最佳渠道。原因道理和解释纵然很重要,但是实际上做了的事情其实更加响亮。或,一件事情很难说明什么,但是在时间的陪同下,多次之后就变得很不一样了。
每一天的生活也是如此。
忽然一切就又变得清晰清爽,清清楚楚,一点困惑也没有了。(这样的道理虽然早在心里有刻痕,但是每次能归结到这个点上时,就觉得这个道理被雕琢得更深刻,在生活里的实践也是值得期望地会被运用得更好嗯)
一个是:人会嫉妒,这其实是不够爱自己吧。之前听说一个很棒的论述:生气,其实是一种极端地失望吧。在《四重奏》里也有过这么一句话:比失望更失望的,是空欢喜。而这里想要说的是,之所以会有“嫉妒”,其实和“羡慕”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儿。要么就是对自己的感情或情绪没有正确地认知,或正确的定义(好比之前所说的“易碎品”的定义的偏差)(即,其实不是那样的极端情绪,而是用错了词);要么就是一种对自己关爱自己的方式上的偏差。
如果爱一个人,会做一切有利于这个个体存活,成长的事情。爱自己就的的确确地是在爱一个人。对自己的关照和呵护,其实是十分有意义的事情。如何去爱自己,而不是溺爱,也不是苛爱,而是温柔地去对待自己,其实是需要自己对“爱”和“自己”均有着相当地认识之后,才能实现的一种心理成就。如果说对自己的生活对自己的情绪有着难以把握的倾向,那或许是对自我的研读挖掘还正在进行过程中吧。“嫉妒”的那种情绪,可能带来什么样的后续情绪呢?会对自己有更多的不满足,或是对外界的索取有更多的不满足,随后,“落差”就产生了。快乐,大约就是这么悄悄溜走的吧。
知乎上的大神们很多呀。看到了这么一条,说得实在是很中肯。我也就不多赘述了。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590717
关照自己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就好像照顾一个孩子,又或者照顾一个老人一样。这也完全不同于所谓的精神分裂啊所以不要望文生义哈哈。这就是人类智慧特别奇妙的地方,有着很棒的自我意识。
大抵来说,就是,“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怠”。终究还是要“知行合一”呀。这种老掉牙的鸡汤文,哈哈哈,我也会有写这种东西的一天嗯 ~
豆瓣酱的吃法
坐在咖啡馆小半个上午,简单看了几道题,又简单地捋捋事情。感觉自己的状态在一点点回归。这或许就是成长的感觉,可以越发对自己及自己的生活有所控制。屋子外面又开始下起了雨。心想着要离开,旁边一个北非模样的小哥主动过来搭讪聊天,说是对物流业感兴趣打算来看看Clemson的一些program。内心略略疑惑,但是波澜不惊的应和着陪聊了几句。发现对方连GRE都不知道是什么,于是简单介绍了一下考试,鼓励了一下他,便Good Luck了。
走之前,还想再说一说豆瓣,是这些日子一直想说的。
我相信,无论是阿北又或是任何一个社交网络的创建者,都会在建立网站后,惊叹于群体社会汹涌的意识流的难以把握。我的豆瓣上关注了300多人,活跃的人估摸着不到1/3左右。我在关注的过程中,有意识地把各种倾向性的人都留意了一下,但明显没有任何的统计基础。但是,无论什么样的人,多少都会涉及一点。但我相信自己接触的人群,多少都还是存在一定精神理想或是渴望的。而我也意识到,豆瓣上早已填充满了打着精神需求旗号的人,将精神物欲化,用来恶补自己现实生活里自作的空虚和挫败。但,这或许就是群体的现况,也就是人类文明目前发展的阶段。未来的路还有很长。
这是一个知识信息飞涨的时代,无论良莠。如果说惊涛骇浪给每一扁泊舟带来了跌宕起伏,我们每个人都试图在这片大洋里找到自己的平衡。智慧是我们的锚,船儿是我们的心,船上掌舵的人就是我们的思绪吧。如果自己的锚不够沉稳,船儿不够大,船长又缺乏弄潮的经验,那么晕船的时候吐啊吐啊的,就也是理所当然难以避免的了。
看到豆瓣成为大家津津乐道的“丧的场所”,个人倒觉得没什么有趣的。许多人之所以觉得“丧”,或许是刚刚接触到智慧的甘苦,开始思考了一丝社会认知和自我意识,新近端倪着自己不甘平庸的梦想又无法接受生而平凡的真实,各种不适由此而产生的晕船效应吧。有一类“丧”,我倒是觉得很可爱,即:接受生活里各种无奈的现实,直面现实里各种残酷无情的遭遇,渡劫遭遇时所流着泪,却脚下始终或快或慢地向前迈着,努力试图趟过这一淌浑水。或是自嘲,或是絮叨,或是愤懑,又或是求助。这比起那些原地打转,在地上耍赖打滚骂爹骂娘的“丧”,是完全不同的。
我在思考一个点:许多人选择在一个并非绝对封闭的社交网络里吐露一部分的真实,到底是出于怎样的初衷。严格说起来豆瓣,并非是一个很好的树洞。而即使是树洞,也是期待着某一天长出被做成笛子的枝条,告诉大家国王的驴耳朵。所以说,愿意倾吐什么的人们,其实是期望被倾听的。倒出来的东西,还是希望有人愿意去认真对待的。人儿们就是很可爱的样子,很矛盾:一方面害怕被认识,一方面又渴望去被认识。但是,这里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点:人们都期望去“被认识”,但有多少人是去主动去做“认识”这件事的呢?“去认识”,是一个主动学习的过程,是一个需要付出更多能量的事情。或许人们在一定程度上的自我封闭,而避免去认知更多外界,是因为辛苦吧。但是,或许这种辛苦恰恰意味着值得去做?无论是去认识他人,又或是实质为了认识自己?
文学艺术以及科技创造,之所为成为精神追求人们所津津乐道的话题,或许是因为这些内容承载着人类的思考和情绪,即一种精神追求的具现。去欣赏评价批判一个作品,其实是在和作品背后的人儿们进行交流。以文化作为载体的网站,豆瓣成为“精神角落”是名至实归的。(说起来,知乎或许更偏向科普?但是没有浸入很深,不大好说什么。)一个基于用户而发展内容的网站,在使用方式上,也的确不该有所谓的“how to use douban”一说。这一点,在豆瓣自己的说明中也很好的用“鼓励”一词来体现他们的自我认知。这是难能可贵的。也是我很希望豆瓣去在未来努力维持下去的品质,即,能意识到他们的一切数据都是在用户的活跃下才有了生命,或是说:一个非输出型的信息平台(如NewYorkTimes或WSJ这类媒体)而是输入型的信息平台,有着更强的用户交互作用的媒体平台,豆瓣可以实现介于出版媒体与社交媒体之间的功能。豆瓣在过去这些年里,也的确在努力着。比如曾经昙花一现的阿尔法城,又或者目前让人扼腕叹息却也能理解的fm版权限制。
我记得在许多社科类研究分析中屡屡提到:人们总是选择看见自己想要看见的内容。这在科研中是存在的,也是努力寻求客观分析的人们所极力避免的。而在舆论或是传媒中,这种狭隘性也是存在的。这可能会和人们试图在更熟悉的环境里寻找舒适感,或是对陌生环境的排斥,或是对作出成长或改变而本能的抗拒,又可能是无意识或事实上主动地寻求自己内心的映射面。心中有佛,见人如佛。或许很多人对这样的话嗤之以鼻,但主观能动性其实是在决定我们在这汪大洋里到底去向何处。但,若有佛存在,即也有魔的存在。而孰是孰非,什么是佛,什么又是魔,凡夫俗子,又何德何能去做定夺?无论心有多大,锚能有多沉,好在大海终究不是24/7的惊涛骇浪,这颗星球上也一直都有着陆地在等着你靠岸。生而为人,大多终有着回归土地(或回归大海)的选择。
我究竟是在想说什么?豆瓣酱终究不能作为主食。每个人各自的生活才是主食,豆瓣酱只是佐料。你如果有幸努力做出了烤鸭,那么很棒。米饭拌着酱吃也很不错。如果你选择让生活成为焦糊漆黑的黑暗料理,那么豆瓣酱压根儿不会成为哆啦A梦的万能下饭菜。它原有的咸鲜或甜津津,只会因为黑暗料理而显得更加生涩。在此,我给予属于我的豆瓣吃法:认真努力珍惜自己的生活,品尝着这个时代/这个世代所带给我的精神大餐。而大家各位的广播以及各位大家的广播,就是这每日餐点茶余之间的桌聊。我乐于享受这一切,乐于认真思考所看到的听到的各种信息,并且将所获得东西付诸现世中自己的成长,付诸于现世中的生活。我之于我,并不分线上线下。
那么,阿北的理想,与现今的豆瓣用户们相映照,又是怎样的呢?
“你经常对着书店里的绵绵不绝的封面发呆吗?或者头晕脑涨地从音像店的琳琅满目中逃出?宽带下载和网上购物降临之后,即使在最小的城镇,你的选择也在每天成百上千地增加。这其中一定有你会喜爱的东西,但十有八九它们会在不知不觉中和你擦肩而过。媒体让老少咸宜的大片无处不在,对只适合一群人的东西却显得力不从心。而且,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不管电视的娱乐编辑和报纸的书评作家多么公正和勤勉,他们的帮助都不可能对所有人同样有效。
豆瓣的发起者发现,对多数人做选择最有效的帮助其实来自亲友和同事。随意的一两句推荐,不但传递了他们自己真实的感受,也包含了对你口味的判断和随之而行的筛选。他们不会向单身汉推荐育儿大全,也不会给老妈带回赤裸特工。遗憾的是,你我所有的亲友加起来,听过看过的仍然有限。而且,口味最类似的人却往往是陌路。
如果能不一一结交,却知道成千上万人的口味,能从中间迅速找到最臭味相投的,口口相传的魔力一定能放大百倍,对其中每一个人都多少会有帮助。豆瓣随着这一个愿望产生。豆瓣不针对任何特定的人群,力图包纳百味。无论高矮胖瘦,白雪巴人,豆瓣帮助你通过你喜爱的东西找到志同道合者,然后通过他们找到更多的好东西。”
我欣喜地看到,十年之后的今天,自己和阿北的初衷依旧保持着一致。也无比地希望,豆瓣可以延续着阿北的初衷,继续努力成长,成为每个人各自探得金蛋的参天大树。
宠物的意义?
不久前有一部新上映的电影,没有找到机会去刷。大意是讲述人类首次驯养犬科动物的故事。前些日子在和Juliet讨论进化问题的时候,也提到了狗的育种。
然后,就在漫天飞舞的动图里看到了无数人对猫狗的喜爱。宠物现如今和城市化人类生活共处的模式,已经从早先的物质互助模式,大体转化成为了精神存在的依附关系。
我记得先前,曾经和实验室的人们一起吃饭的时候,发问道:为什么人类会喜欢可爱的东西?
是啊,为什么呢?在那次吃饭的时候,大家讨论的结果并不令我满意,但是这样的问题,其实深究下去是很艰难的。但是我从那之后有另一种思考,即,我们对一切可爱的事物的偏好,或许是因为在寻求一种安全感。因为和可爱事物的相处,满足了交流的需求,同时也在这样的交流中获得了足够的安全感。
会有这样的想法,是对生活有多么的焦虑呢?
可以再更加地镇定自若一点儿其实嗯。
另外一种,是对“爱”的驯养,是对自身渴求被对待的一种投射。而和宠物的交流其实弱化了语言,但行为举止其实更加容易获得亲近。这样来看,语言作为一种交流的工具,也是一种自我保护和防卫的铠甲?
“I can’t believe you morons actually buy this shit”
hahahahaha~~~
Banksy最近的一幅小女孩和红心的画,再一次让拍卖行乌龙了一把。也其实正因此,让艺术商业化的自相矛盾点再一次被带到了大众的视野里。事发当天就看到了新闻,觉得很赞。时隔今日,又看到有人分享相应的照片。也好久没写字儿了。
这里有两个点非常值得去深究:
1)艺术本身作为主观表达,如果真正能够懂得其内涵,能够通过作品实现和作者的交流,那么交谈者其实无需要用“金钱”又或是“社会化定义财富”,来获得所有权。这也是艺术内涵中,保持着人性自由面的一点。从这个角度来看,真正出世的艺术家,或是对艺术领悟到达一定阶段时,应当摒弃那种对美好艺术强烈占有的爱。虽然说也是一种爱。而或许创作者更多的是想希望这样的艺术可以获得更多的交流,更多的推广,以此来试图冲破人性主观的孤独。如此说来,其实一些简洁明了的商业艺术,说不定反而更多地实现了这一目标?也不尽然。毕竟,比例上来看,理解者属于少数。而具备理解能力的人,未必也都赞同。孤独感未必会减弱。但是获得更多交流,倒在信息化社会里更易实现了。但这属于信息化社会的副产物,并没有对艺术本身的人性价值做更多地改变。
2)如果考虑到生命的短暂,跨时间维度延续性,那么如何保存和珍视人类尺度上的成就,则就是另外一种考虑了。博物馆是个不错的社会产物。而收藏家们,也算是一种人类社会文明的副产物。而倘若摒弃金钱本身的符号意义,利用社会价值来进一步提高对人类文明产物的保护和延续,那实在是一种伟大的贡献。如此看来,正是因为存在这样的收藏家,存在这样的收藏行为,才使得Banksy的艺术有了时代价值。一方面让这种讽刺得以实现,另一方面,也其实成就了这种讽刺艺术的一部分艺术价值。这样来说,收藏艺术本身,或许也可以升华成艺术行为。
当然,这一切取决于实现者或参与者的主观心理成就。如果是一群趋之若鹜的投机分子试图来通过收藏进行货币财富保值,又或是一些个伪艺术家用来哗众取宠牟取社会关注度,那么实在就难登大雅之堂了。对于那些,就不予讨论啦。low逼行为,是否有着一颗真诚的心,在时间稍微地那么一熬一锤炼下,其实就太容易看出来了。
另一方面,这个周末过得实在是太棒了。淡淡的,但是一切都顺顺的。想到很久之前,放过一张照片,白发苍苍的老人家和一个小伙儿坐在秋日的咖啡馆门外,聊着什么。今晨从同样的位置走出来时,刚好给几个过往认识的教授们发完信件。忽然想起自己曾经对那样的生活瞬间的期望,陡然意识到自己身处其中。
能意识到自己的幸福状态的幸福,是一种确凿的自我。
在这样一个信仰缺失的时代
中国人是不易的。
虽然说有鲁迅,有柏杨,有老舍,国人种种问题,思想上的陈腐与臣服被戳得处处是眼是窟窿,但你潜心往下一探,就会发现行为思考的荒谬其实是因为内心深处的仓皇失措。而上梁不正下梁歪的逻辑,在现如今的建筑环境里估计也是要做调整。几根顶梁柱,一根都不该短腿。
看到疫苗事件,大家会痛骂官员,监管。但痛骂挖掘不出问题的根源,归咎不能确保安全的长远。杀鸡儆猴这种事情,或者杀一儆百这种事情,要该提前做,而不是在事后,成为寻找一只替罪羊的悲剧。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我是说,贪腐,从30年前就开始被拎上了议题,却迟迟不能解决。
有一种解答思路,大抵会是说,这是经济高速发展所需要经历的必然阶段。这类议题通常爱用一种论述:你看看美国,曾经也经历过之类云云。
这种思维方式是懒惰的,仿佛是在照本宣科地抄书,觉得一切都可以硬搬硬套。话说,我也需要反省一下,因为我曾经也是用这个方式来解读一些现象。尤其是面对一些令人发指的现象时,我所提出来麻痹自己的一种方式。
没错,是麻痹自己的一种方式。
大约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开始认同,有些决定是不得不做的,即使那决定不是好决定。同时我甚至以此作为一个判断成熟与担当的表现。“即使是很糟糕的选择,但是不选择的话怕是更糟糕的决定”
但是被迫做出这类决定的之前,其实就该有预见性,能够有担当,有思考,去挖掘其它可能更好的选择。
写着写着,顿发觉这是一个庞大的话题。可以写一本书的节奏。
大抵就是,和村上春树在耶路撒冷的报告一样。关于核能的利用。我们其实忘记了,我们永远有更多选择的机会,去突破一些原有的框架,来思考和认知世界,创造出新的选项。
这大抵算是三层的认知,第一个认知,是相信圣诞老人,第二个认知,是认知到圣诞老人的真相,第三个认知,是重新选择接受圣诞老人这种仪式,
而如果有可能,再多实现一个层面认知:创造一个新的,更加合理的,更赞的仪式。
我们究竟有没有摸着石头过河???
在整理材料的时候要用到打印机。忽然想起初中时一个曾经bully过自己的孩子,但是这儿想起来,却是因为他曾经在打印的练习册一旁,整整齐齐地订满了一整排钉子。结果被语文老师嘲笑到了。大意是说:你订着满满一排的钉子,是多么满怀仇恨地去订的?是想着说要把这个老师给往死里订吗?
回想起来,觉得那孩子实在也是一个受害者。不论怎样,当众这样去调侃学生,即使是一个问题孩子,但这不如同雪上加霜吗。
回想起来,很好奇那三个在班级里以“自己是坏人”为荣的孩子,成长到了今天,变成什么样了。
他们应该总是会有一些瞬间,虽然也许很少,不希望自己是个所谓的“坏学生”的。
这和拿刀刺中科院同学的那种绝对意义上的恶,是完全不一样的。说起来,那反倒是一个“认定自己的归属是清北”的学生。。。
white lie
康德提到了“善意的谎言”这一层面的内容。即,是否该对“坏人”撒谎。这个话题引起了我的注意,不单单因为这种思考本身的社会实用性,也涉及到我自己一直以来更新的行事逻辑。
在TA的课堂上,我试图给学生传授一些所谓的“生活哲理”。关于lie这个点,我几乎每个学期都提到过。大意是说,大家务必杜绝作弊抄袭等行为;虽然说在生活中偶尔会需要撒谎,比如被人诈骗银行卡密码等等,但是在教室里是不该撒谎的。
那么,在康德的逻辑里,撒谎本身是一件不道德的行为。那么在必要的时候,为了规避行为本身的不道德,康德采取的做法是使用语言陈述中的漏洞,来为自己的本意寻找栖息的空间。
–在任的腓特烈威廉二世不希望再看到这些言论。于是他巧妙的说,将在君主的意愿(存在)下,不再做这类论述等。然后没过几天二世驾崩。康德也(因为君主的意愿伴随君主的离世而不再存在)继续阐述他的理论等。
在桑德尔的书中,把这一行径和比尔克林顿的莱温斯基事件相提并论,一同阐述了所谓的white lie。在阅读过程中,桑德尔的主观倾向并没有特别明显。(当然,我在阅读过程中也并不仔细)但对待克林顿事件还是持否定状态的。
这就很有意思了。什么是真正的中立,neutral,什么是诱导性的中立?
这就把话题转到了,我们在描述一件事的时候,到底是如何陈述自己的倾向的?
很有意思的一个话题。对所谓“中立”的阐述其实可以中和自然表象来讨论。
毕竟地球自身也是一直往同一个方向在转动的。这个倾向性太明显了。却其实鲜有人注意到。
ps,写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写作过程中,思绪千变万化。
写作很难啊。我是指,严肃写作。而不是“喷空”
July4
好像有些浪费时间。不过,既然看到了一些话,就还是再补点文字之后再去刷题吧。
起因是看到了这段文字:一个人越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政治倾向,就越可能达到既政治性地行事,又不牺牲自己在美学和思想上的诚实的目的……回头看看我的全部作品,那些在我缺乏政治目的时写出来的书无一例外地没有生气,蜕化成华而不实的段落、无意义的句子和装饰性形容词,而且总的说来,是自欺欺人之作。——乔治·奥威尔
觉得这话说得非常大气。然后忽然意识到,还没有仔细读过奥威尔。于是先去wiki了一下作者生平,33岁结婚,二战颠沛流离。留下1984之后就走了。所以,下面直接开始啃一下1984吧。
wordpress似乎升级了,反正之前的新添页目代码用不了了?
这些都不是重点。我想说什么来着?
有点伤心啊,一堆废话之后,脑子里闪现的一个小火花,找不着了。深吸一口气,留意以后会不会再想到吧。
—–
好像想起来了,有一个点。
昨天在和人聊天的时候,忽然意识到一个点,是自己之前可能没注意到的:
我的话,充其量也就还只是对待生活诚实。但是还算不上对待生活认真。这怕是自己一直以来拖沓懒散的一个重要原因。怕也是自己和期望的自己之间的差距。
“诚实”“认真”就简单的两个词对吧。不同的人,挖掘的深度不同,对它们的理解深度是不一样的。
就好比,我之前和李薇聊到过,开心和快乐,是完全不同的。开心,是 开和心。快乐,是快的,乐。比起来,快乐更容易,而开心其实很难。
望文生义?否,汉字原本单字成词,如果要抓住精准语义,势必要谨慎对待每一个字吧。
忽然意识到自己缺少的东西的时候,脑子里忽然一下子又清爽很多。从不知道自己没有,到知道自己没有,这个过程特别重要。
下面就是看,怎么再从诚实变成认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