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ily Archives: April 13, 2017

从豆瓣关注想起的跑题文字

一会儿准备TA,大约还剩半个多小时吃饭时间。

本想说,如果写下来,就说明自己的确很在乎,那么不如不写下来比较好,这样自己的容积体量,消化能力,也会慢慢磨得更好一些。这样的思路很明显是中庸的国学思路之一。如果按照西方这套来看,既然你有这样的情绪,这样在意的点,你不去迎面向它,它却始终不离不弃地存在在那里。表露出来,表达出来,或许可以让自己更清晰地认知到。好比从身体里抽离来,而身体里的那部份,浓度大大降低了。
如果这样来看,慢慢才好消化吧。
当然,如果是读者,肯定会搞得很迷迷糊糊的不知道我在说啥。

心里一直有些东西。
是一些情绪化使然,主观性特别强的东西。自己一直犹豫着,这样主观的,情绪化的东西,写下来的意义能有多大。而一旦写下来,自己的主观,原本是一个很复杂的概念,需要结合很多其他元素来对待的东西,会在文字中被抽象,于是会很严重的失真。
这样的描述有些危险。

如果说,这里是自己的延伸,那么得小心的是,怎么样做到强调这个延伸的部分的片面性。因为写给自己阅读是无所谓。
但是,“别人眼里的片面?”自己会很在意在别人眼中的失真?
所以说,其实还是因为自己过分的在意了活在别人眼里的自己吗?

有意思,勾出了另外一个自己可能依旧存在的模样。
那么,自己倒真的需要借助这样的文字书写,好好挖一挖自己到底是怎样的。

所以说,和别人交流的时候,有助于梳理自己对待其它事物的判断,整理和立体化对待事物的认知。
而书写,其实很重要的是,作为作者,参与其中,这应该是一个自我对话的过程吧?

忽然想起,如果是这样,那么对这种文字的要求,应当还是要尽可能诚实。自然,这没错,因为构建以及能够产生真实的前提,必然是足够的诚实。而与此相对的,那些不诚实的文字,比如信口拈来的谣言,或是有意而为之的谣言,虚假的内容,应该也是要能够体现出些什么来的吧。必然不会是真理啊什么的。但是,作为写作那些虚幻文字的人,他们在写作的时候,又是怎样去进行自我对话的?

好像发现自己完全不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啊。

此外,发现自己的文字,特别的形而上。这和科学思维完全不相符。但这也很可能是自己一直有些无章法不知道该写什么的重要原因。

MoeJoe随笔–未整理

因为脚伤,于是要找一家近一些的咖啡馆。于是想到了MoeJoe。上一次来应该是和Roy来这里。那算起来应该两年多了。
这次再回来,才发现又晚了几年~不过说起来,应该也是因为自己长大到了这份状态之后,才再次遇到这家音乐bar。
今儿是一些玩音乐的人一起来聚的日子,一把小提琴,几把吉他,一把贝斯。
特别赞啊。
话说,每隔一段时间就说自己成长了,成长了。好像也是有点儿怪的感觉。这个可能也不能严格意义上说成长?或者就是说,多知道了一些什么。每天都得到一些新信息,但这和自己的成长可能还有些距离。
嗯。
今儿把这个blog给搞垮了。然后自己便学会了用ftp软件来切入后台进行修改。想起当初爸妈为了不让玩电脑,然后把老式电脑的硬盘线都拆了。于是自己便学会了组装机器。
想起了小尹同学。那时候大家那么年轻,或者说,那么小,就有机会接触电脑。但,光有高端的设备又有什么用呢,只是拿来打游戏了。
想起听母亲提起过,农科所下乡扶贫,带去了很多技术书,带去了优质的种羊。结果,书本都拿了糊窗户,拿去当柴火烧。种羊,还不知道有没有享受过被簇拥的待遇,反正似乎很快被杀了吃了。
于是,这样的话题就可以升华到了教育问题来讨论。
有时候会觉得有些懒得讨论这些话题,似乎是因为自己能很迅速地跳过中间各种论证,是可以探到这个社会当前的进度底的。
这么说起来,应该也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比起那些总爱花很多时间写字作分析评论的人来说,自己更愿意少说一些而去实践和做点事情吧。
这里要备注的是,以文字为主业的人,写文字就是一种实践。他们用这样的方式,来整合这个社会的各种思源,并且用自己的大脑归结整理,一边梳清楚告诉你,一边也加入自己的理解和创新。
文字本身应该是要有意义的。好比做实验,你总是重复别人的东西,挖不出新的思考和观察,那么除了满足个体或是极少数人的需求外,没有实际社会价值。我看来,这样的内容虽然可以有,但是还是尽量不用大范围推广。—等等,似乎也很难大范围推广吧。但是,换个思路来说,这样的行为,至少可以帮助他们自己的独立思考啊。
嗯。这样看来,不该去否定它们价值。
有没有发现?当你的思考到达这个方面的时候,真的很难轻易去否定一项事情。而我不知道这样的局限,是否会限制思考的表达。因为如果总是这样的迂回,你上文的内容就会被自己在下文反驳掉。
但是,即使是这样,应该还是有可以实现文字或文章的表达方法。

那么,或许应该挖掘事物更深的意义,或是当前,在特定时间内更合适的,更优,或是更合理的决策。如果是这样来看,那么即使是文字,行文,也需要强调时间性。
如果之前说,文字是在一维层面上的描述,图像在二维,人为的生活现实为三维,而时间维度内的生活再添加一个维度(从数学上来看,或是从物理上来看或许这是不成熟的,乃至是错误的。但是姑且请让我这么借用一下。)而有效文字有需要强调时间维度内的限制,那么文字本身作为一维层面的表达因此就得到了发展。
等等,其实就是如此:单个的文字描述只是线性的。但是如果可以借用文字来描述出一副图画,让读者可以有画面感,那么应该就是二维的编制。而借用文字来讲述一个故事,那么是三维的效果。但是如果文字本身可以再诠释出一个特定时空间内的决策,是不是就是更高一个维度的内容了?
那么更高维度的内容呢?
是不是,打破时空间的叙述?
那样的文字,该叙述些什么?又该如何去叙述??
忽然想起了之前那个“量子力学”的相声,纠缠态的相声。那真的是一个十分经典的回路和思考凝结!
那样的方式应该是极赞的打破了时空间(或者不是说打破,而是巧妙的设计了。)
如果说,人类的思考文字化了
文字化?
人类的思考可否图形化?可否情节化?

这类话题因此可以延伸出许多亚话题来。

PS,美联航这事儿,媒体,计算机,网络。但是即使能逃得了今天,以后只能会更加黑天鹅啊。
这种事情,也不能说是迷信,真的,如果人类这个物种想要繁荣,那么,该垮台的或早或晚是必须要让其垮台的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