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ily Archives: July 23, 2017

Dunkirk

打算花几分钟时间,梳理一篇框架。
敦刻尔克,诺兰的新片。我给的定位在:观后感4颗星,回味后可以升华到5颗星。
记录几点:
1)小高建议开始阅读美版影评,觉得是非常值得行动的点。
2)读了纽约时报的review,作者本身的褒赏立场过于明显。其实可以就这篇review写一篇review。
3)IMBD和豆瓣上的影评似乎大部分两极分化,一类积极态度明显,一类认为缺少很多使电影成为史诗级电影的内容或元素。(is nearly devoid of palpable emotion and compelling characteristics)但即使抱怨电影本身的缺陷,这类观影者也似乎都承认和欣赏电影中的element。
姑且不谈积极态度。这里想粗浅提一下“观众的心理预期的观影目的”与“导演艺术交流传递目的”的距离。如果单纯为了照顾更大面积的观众,那么在影片中设计安排超出普通观众的心理预期的视觉效果,是完全可以做到的。然而,我认为,这样或许失去了导演自己本身试图通过这样一部作品为观众传递的他的思考。这部商业大片,其实商业的意味和他之前的几部电影相比,我以为是最弱的。叙事结构并不讨巧,这样的叙事结构是为了达到作者希冀的时间跨度而有选择的。长时间跨度的蒙太奇,虽然没有考究过,但我认为电影史上应该有过不少先例才对。而除了这一个荧幕技巧构筑的超时间维度的方式外,我认为导演的重心,一直都在很努力的制造尽可能完备的真实感和代入感。几乎所有在电影院观影的人群,怕都是George那一类的,对战争毫无理解和经历的无脑群众(抱歉,我的确很不喜欢战争,虽然我不会刻意抵制必要的战争和认可战争在目前人类社会下必然存在)。而对George的死的安排,我认为是巧妙的还原了真实。类似的作品还有美国狙击手。一来,战争对个体的摧残的确是可以达到这种深度的。可惜现在的孩子们大多在蜜水罐里久居,未必能换位思考理解。二来,战争对于战场以外的普通人的生活,也是有渗透性影响的。这种影响就像墨汁滋生蔓延一般,需要甚至几代人去用善意淡化和漂净。看似偶然的事情,其实充满了无限的必然。概率这样的东西,也是在各自的框架内的绝对。我认为,导演这部电影,就希望能最大限度地体现真实感,还原真实感,让观众们能理解导演自己对待这场战争的关注点,尤其关注个体生命的卑微与价值。

剥离电影中的戏剧化成分,而利用视听体验,让作者在一个半人半上帝的视角里,去体会战争的荒谬,武器的冷漠,以及生命的脆弱。但,完全没有刻意用视觉效果,道具,大场面,来恶心或是谄媚观众,而更大程度用色彩,光线,和声音,这种低维度的信息,来更贴切心底的传递“战争的感受”。毕竟,比起一块人工花费心力制作的血肉模型,惨叫声配上各人心底最深层的想象,或许能传递更大的真实感。而飞机仪表盘上写着的油箱量,以及震颤的效果,传递的真实感尤为强烈。如果说比较戏剧化的一幕,是依旧有少数人是可以足够幸运的逃出生天。但是,生活就是这样,有着无数的无奈,却有小说电影永远无法企及的机缘。谁能想到,真实历史事件里,希特勒居然下令停止前进,而给33万人的撤退留了一个礼拜的时间?

如果再拓展来写,会写更多一些。(写作需要时间,需要体力。之所以停下来,是否是因为自己体力其实并不够?)

想要讨论的是,我主观认为,诺兰这样的导演,是具备对社会和观众的分析认知的。也就是说,他知道什么样的片子可以获得普通大众的,脑残粉们的追捧。而事实上,他选择用更真实的方式,更不是更讨巧的方式,尽可能地还原真实。对海岸边的冷清稀落的意象描绘,和最后英勇的战斗机,以及“hope”的诠释,是为数不多的,戏剧化很重的表现。

对待战争,人性,生命的理解,每一部作品都有它自身的方式和角度。在赎罪中,导演在虚构故事的背景下,用几分钟的敦刻尔克长镜头强对比凸显对战争的理解与控诉。赎罪是一部成功的作品,而相比之下也是取巧的。与之相比,敦刻尔克的成功,是在于它自身勇敢,真诚,努力地为观众,解读,呈现,与分享了作者所认知的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