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刷到了历史最低点。居然也没有什么绝望或是焦灼的心情,只是淡淡地对自己表示:要仔细把错题刷完啊这次。这怕是这些日子磨心境磨出来的结果,算是一件好事。
然后打算写两个东西。一个是关于电影的。一个是关于写评论文的。
应该还要再记录一下昨天和行思聊的一些学术问题,做一个记录。
最后,再写一下和家人的联络频率以及由此延伸的一些想法。
写完之后,就去买些吃的,然后去温室给植物浇水,去查看一下程序跑的情况,去图书馆blind review,去游泳,回去收拾屋子什么的。
————–
这周上映蜘蛛侠。在周五晚上,展瑞来约看电影。因为和蕾蕾在狼人杀局,于是阿乾和他先去了。烂番茄的评分很高。而钢铁侠之类的这种漫威电影我通常都毫不吝惜地给到3-4颗星。周六早上约了行思聊天,下午在办公室折腾Abyss,结果安装了半天都没有成功,索性跑了一个mira。但是半天无功让自己觉得很不痛快。而当天还有些学习任务。于是纠结了半天,要不要去把新版蜘蛛侠刷了。结果开车到了岔路口的时候,忽然觉得,现在的心境看完电影,怕是会更空虚吧。于是一个右拐弯回去跑步去了。
看完电影之后的空虚感,经历了有不少次。而爆米花电影带来的这种感觉,会相对比较高频。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
1)优质电影让观众的投入(代入感),与电影完结时注意力观众被迫回到现实时的心理落差。
说起来,人类自很久以前开始,就在讲故事。讲故事,是一种精神,记忆的传承,同时其中包含着想象,也是一种对自己局限的突破渴望。而讲故事的方式,则随着技术的发展,有了许多革新。原本简单的语言表达,于是有了音乐剧,话剧,书本记录,音像记录等等。而原本由一个人可以完成的“讲故事”过程,则越来越复杂,需要由许多人一起完成。所以,这里讲的“看电影”这样一个行为,在此简化为“听故事”。这是一个客观的行为,是一个讲述者与倾听者之间构建的联系,一种社会环境下的,可以由第三方描述的存在。
而“空虚感”,是一个主观感受。不同的人看同一部电影//或是说,不同的人听同一个故事,从同等的叙述中获得及消化的信息量是不对等的。这取决于倾听者先前的经历/阅历,也可以认为是早先构架的解析数据库,来解读听到的故事。
那么,这种空虚感的形成分析,原本是针对
我个人的分析。但是,如果这样的感受可以投射到一个群体中,能够代表市场上或是一整个人群的感受,分析的意义就可以有社会性。
这种路径是一定程度上可实现的:1)首先讲社会人群进行分类(解读能力/解读角度/解读程度)设计合适的问卷,在不同人群中获得信息,对信息进行整理。2)统一“空虚感”的定义。不同人群对空虚感的定义或有区别,用更宽泛的概念和直观感觉来梳理“听故事”的人对空虚感的定义。3)就各个人群的空虚感来源和原因进行整理统一。然后看是否可以找到共性。(是否有过于形而上的分析?但是对情感的分析,纯粹定量并不是最合适的方式)。当然,个性导致的空虚感也是不可忽略的。
这样的讨论,则需要从“人类的空虚感”==(不满足感?)来讨论。但这样讨论就太宽泛了。觉得,这都可以成为社会学或是人文类学科的一个研究方向,妥妥的可以是一个社科博士毕业论文。(说不定有人做过这方面的研究?)
关键词“spiritually empty watching movie”Google搜索结果有不少。但似乎有些在肯定电影的“使人机器化”(?)没有细究,估计是关键词设定有问题吧。
这么展开来说,似乎会变得无边无际。先收住。
——-
所以,这里的博客的话,集中讨论自己的感受吗?但是,很明显,我是希望能在这里讨论一些超出自己本体内的思考。但是考虑到,自己还在这里列了一个诸如list的东西。
也是需要有机会再整理一下。而且,说起来,还没有试过用一整天的时间来集中写东西。无论中文还是英文的。我觉得可以考虑找个时间试试看,感觉估计会很不一样。
——–
那么,就这个话题来说,框架是很容易被列出来的:
–分析特定类别电影内在属性:分析电影能够符合观众的期待的点,以及分析电影能够达到超预期的点。–> 这些“点”的描述,是如何契合观众的心理需求的?<–而观众是因为什么原因有这样的心理需求的?(分析这种心理需求,再从生物性与社会性两个层面来综合分析)
构建了上述的correlation之后,再进一步讨论需求的满足与否。就可以由此剥离出“观看了这类电影会产生落差感”的原因。
——–
2)讨论完广义上的“看某类电影产生”,再归到自己身上来分析看待。首先,肯定自己的普通性,自己在majority上是可以适用于广义上的结论的。同时,再以个案讨论自己针对这种潜在的risk,采取了怎样的决策。
3)最后,讨论是否有更好的解决方案,让自己去看这类电影的时候,可以降低可能产生的空虚感。
那么,刚看到有人写了一篇由即将上映的《敦刻尔克》引发的对诺兰的导演风格的肯定与否的综合讨论。但是,这里想要说的不是诺兰也不是敦刻尔克。引起我注意的是作者的行文风格。十分学术化地分析了“捧诺”和“倒诺”两类人的观点,指出诺兰的创造有创新与保守的两个层面。最后给出了一个相对兼容的观点。很明显,作者对自己的行文是属于满意的。而从我这样的读者角度来看,这篇议论文也算是一篇很规范的分析完稿。也并不想就电影艺术的价值本身的定义做更多的讨论。
我主要是想表达,这样的行文方式自己可以更多留意。并不能算是自己喜欢的风格,但是该是自己不去拒绝的东西。这样自己或许可以有类似的锻炼机会。
记录一下和行思聊天的内容
最初是因为15年做活动的时候见过一次,然后有些印象,觉得似乎是个值得打交道的人。但一直没机会认识一下。然后这周忽然想,为何不直接约着出来聊天认识一下。于是,就约了一下。他很友善的应邀,花了四个小时,互相梳理了一下经历,然后就着话题随机延展。做网络安全这方面的他,对比特币有比较仔细的研究。于是给我讲了比特币是如何实现优质价值的交易过程。在我看来,原本很抽象的数字信息内容,他用了很大的力气刚好达到了我垫着脚能够着的理解程度。对比特币之所以能在目前的情况下得到认可和推广,有了比较直观的理解。(也进一步窥视到,经济学的一些根基。对货币的理解也因此更理性了一些)
此外,还提到了黑色网络的概念,第一次意识到网络世界上的信息庞大早已超出了我的想象。也知道自己的电脑可能被埋着了各种各样的病毒。怎么说呢,并不奇怪。想到人类体内也是有大量微生物的。而幸好有自身免疫的平衡和抑制。
然后,在讨论比特币的时候,我们一起追根溯源,意识到我们讨论的范围:
现世内的货币/物质 <——比特币 <——比特币之所以能够成为货币的原因/交易的原理/唯一性/监管行为/自定规则 <——– 比特币和其它电子货币的竞争是怎样的历史 <——-产生这种交易算法的初衷 <——-是谁以什么样的契机第一次把比特币和现世物质挂上钩的
—–
忽然想到自己当初学微积分的时候,一直在试图理解那些公式是什么意思。但可惜的是没有很集中地去理解它。很滞后。很多人学习可能是先把用法和规则练熟,再进一步去思考。而自己似乎是先得要思考明白是怎么回事儿,才去练习。如何平衡思与学这个概念,自己以前也讨论过。不知道和自己的天性有没有什么联系。
—–
——————-
想到家里,有些日子没和家里通话了。其实开始心里有些小不开心,是因为总觉得自己一直在很主动地付出自己的注意力,别人家的父母都主动和孩子联系,而我这里总得自己去主动联系。从大学以来就这样。
但是微微想到这些之后,自己就把自己这样的想法给掐灭了。一来,想到的是其实父母会因为自己出远门而流眼泪或是产生情绪,说明其实是在意的。二来,其实自己很久以前就总结出来他们不善于感情表达,也是时代环境使然。三来,其实自己主动去联系哪怕多付出一些精神上的关注,也并不因此缺少了什么,所以更谈不上牺牲。再者,如果未来自己遇到了很好的感情和爱,回头看自己不去主动付出的想法和矫情,会觉得很可笑的。所以,更多地去联系家人才是正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