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Archives: maxyuan

需要加强锻炼的点

每天的时间划分一下

给每项需要做的事情一个时间范围。提高做事效率。

目前需要的:1)白天的工作时间,7小时。

2)运动时间(包括洗澡)2小时。

剩下的先自行安排。每天列出具体该做的事情,然后往这些时间模块里填。

让自己长久以来不爱做作业的坏习惯慢慢改正。 

  

加油呀。想想后面希望实现的事情,加油!

捷克第四天

是workshop第三天。给老板发完邮件之后,还是想要来记录一些东西。

真的需要列出一个阅读清单了。。。在考虑是否要把学数学放入personal list里。但是这个太学术了。暂且不想。虽然是一定要做的事情。

今天最有收获的,应该是在学模型学到崩溃边缘的时候,来自University of Wyoming的Dr. Alex Buerkle的一段话着实是真真正正地让心里踏实了很多:
之前有人问我是如何学这些数学的。我在学这些东西的时候,正在做教授。我挺幸运的,有一个很赞的研究生。他和我一起在白板上开始手动画MCMC链和相关的模型。那天我们一直讨论到第二天早上5点。很多事情就是这样,需要的就是patience。 你看,我其实不会弹钢琴,你们中有人会弹钢琴,有人会拉小提琴。你们都有patience,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得go through the pain,得要熬过那段最不熟练最稚嫩的痛苦的时刻。需要耐心和坚持。耐心可以成就很多东西。可以让我从不懂数学到学会这些内容,可以让人从拉一段让人无法忍受的噪音变成可以拉出优雅音乐,可以让一个幼稚的人成为一个做出一番不可思议事情的人。

在这个年纪的我,有了一定的经历,再听到旁人说出这样的话,心里有种说不出的踏实,对待生活的平和里更多了一些希望。这是一件让自己觉得特别赞的事情。

同样的话,在几年前,或许并不会让自己有多么深的感触。

自己确实还是成长了,也确实又踏实了那么一点儿。

Second day in Cesky Krumlov

觉得最重要的一点是:
在前天夜里来Krumlov的路上,和阿武的电话里提到:或许科学对于我的帮助要远大于我对科学的帮助。科研以及PhD的trainning让我变成一个自己更喜欢的更好的人。而自己对待科研的贡献毕竟是凤毛麟角的。

强度也是很大。social study and sleep 三选二。
这次是Bar, learn,and sleep 三选二。

今天这顿午饭或许是最后一天自己一个人吃饭了。稍微把握一下空闲的机会。从晚饭开始,或许后面要尽量和大家集体行动了。
这些风格迥异的科学家们啊。

此外,就是觉得只要全心全力地去对待,同时也一定保持自己端庄的态度。至于小情绪什么的倒也不用太担心。就这样的心态,其实给姑娘发消息,也是属于自己的一件很开心的事情呀。
爱情这个东西,每隔一段时间的感觉就是不一样的啊。不那么容易说清楚的人类情绪哎~

continue to be better是很重要的。至于曾国藩,那还是算了吧~

捷克第一天

我都不知道父亲当年来捷克的时候是一副怎样的光景。

在飞机上写的内容是这些:
现在手表上的时间是1月23日的1点50。但事实上我有点分不清是早上还是晚上。电脑上显示的是凌晨。手表上的时间是大陆时间。那么应该是欧洲的早晨6,7点吧。
我想这篇文字应该会写到飞机降落。
目的主要是梳理一下过去的这段时间,同时也的确很久没有做记录了。
手边的书时Edmond Wilson的到芬兰车站,刘森尧翻译。预计接下来的1个多月,是打算把这本书读了。似乎挺深的,涉及到很多人文社科的理论知识。
飞机在降落。微微有些发颤。
语音广告通知要收起小桌子了。是可以在合适的时候讨论一下人文社科对自然科学研究的影响。那么这样的影响是可以以自己作为观察对象,来反思不同思想和理论的撞击。
飞机降得挺厉害的。希望可以一切顺利。时差似乎倒得也还好。
Anyway。先合上电脑。希望可以顺利赶上去布拉格的飞机。还有,法兰克福的机场,拜托请给我一些英文。。。第一次到一片真正意义上的“语言不通”的国家啊。。。

下了飞机之后,第一站在法兰克福。机票周转了一圈,此外还碰见了一些奇葩的人。忽然想到有一部电影,叫做杀手西蒙。怪人的气场和剧里的西蒙很像。

自己要学会把握自己。同时学会去休息。关灯睡觉。

问题2 究竟是反思还是马后炮

这段时间总会时不时地想到:如果当初是那样那样,事情的发展其实就会是这样这样。
这应该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反思。而是精神上的一种自我麻痹。用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来遮盖自己实际存在的问题。
但是单单用“马后炮”来形容又总觉得缺很多。这个俗语的表达力并没有那么强的杀伤力。

问题其实并不是我一个人的。这个点,心平气和地来说,其实是没有什么问题的。我该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记述,才能把上锁的一个人格释放出来?

10:38.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已经困翻了

问题1:当我写东西,是写给自己看,还是写给别人看

这个问题,在自己很想发微博的时候,杀了出来。整个人于是战战兢兢的。
不过,写字的好处就在于,可以梳理自己的思想。
这不,写着写着,我就忽然意识到:会留意你的人,自然会来看。而那时候要看的是真实的你。而不留意你的人,你写什么都不会被留意。
所以,纠结了一圈,说白了就是:抓住一点自我意识。
原本网络的存在就让个体更容易有机会发声,也令世界更加个性化。既然这样,不如就仔仔细细挖掘自己吧。

Bill Gates造访Clemson

Bill Gates要来Clemson,在我看来这可是一件相当地大事儿。可惜的是,发出的票在短短20分钟内被抢空。下周一的时间,又是下午。担心没机会可以看到。

其实,之所以会这么想去参加,是因为很希望可以有对话和提问他的机会。或是可以近距离地看一看他。总的来说,这是一个我非常服气,非常钦佩的人。

first is not the first one

这显然不是第一篇文章。是继qq空间,新浪,网易之后,终于要开始写点东西的节奏。

wordpress一直都没有用过,现在又出来了一个strikingly。于是终于开始关注到了这些个人网站信息的内容,也算是自我意识的一个全新提升。

我不大喜欢这个版本wordpress的行间距。似乎太大了一点。需要调整的东西还有很多。

另外,之前不愿意摄影的,现在也决定用手机再去尝试着捕捉一些内容。

 

这个社会的变化之所以变得如此之快,我想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信息的推广。于是我时常,断断续续地会想到人生最浅薄的意义是否会因此发生一些改变。因为我以为人生最深刻的意义其实是会殊途同归的。但是你活着的时候是需要一些浅薄的意义。

网易博客深坑

在此不赘述了,因为其中大部分都是感情宣泄,但都成为了洗礼和浇灌自己的雨水,于是并不想再转来。但是因为曾经用过,所以好歹也想着写几句话总结一下。

网易博客的启用是2011年的时候。那时候是一个失恋期(嗯,也没啥好丢人的)。最后用的时候是2015年,那是另外一个失恋期。中间偶尔在新浪里写过一些东西,也是似乎想从坑里爬出来。但是这四年,回顾起来,到的确是心性成熟起来的一个时期。那应该是25岁到29岁的自己。很勇敢地去尝试和努力。中间免不了人性使然的懒惰和愚笨,做过不少悬崖边儿的荒唐事儿,但好在自己一直保持着思考能力,也始终没放弃生而为人的人性价值。

四年,算是一所大学吗?我看算是。经历了这一段时期,才能让自己有今天这份不大但够自己立足的底气。虽然在回看自己博客的时候心底深处都在汗颜,不过,自己以前也曾说过,那毕竟是自己呀(佛祖般的微笑)把发布日期搁置在15年10月吧,就当自己总结25-28四年的生活。

校内网留念

————————–从各个曾经的blog里面挖点儿东西回来,做个留念。

大约几个月前,自己信誓旦旦地将博客名称改为了 “M在村子里的倒计时”,以作为自己从Clemson跳出来的口号。时至今日,倒计时已经数完,各种计划也都大体完成。此时此刻,坐在火车上,等待12小时之后在纽约开始的新生活。这时候才真正切切感受到了已经不再是2010年。

2010年下半年的生活,压力不小,阻力较大,6月转硕,7月纠结,8月9月拼实验,10月开始写paper,11月开始准备答辩,11月22号答辩完,12月6号考完试,12月9号改完paper,12月16号毕业典礼,12月21号接到录取通知,12月22号南下奥兰多,1月2号回村子,1月7号北上去内布拉斯卡,直到1月12号的火车从芝加哥到纽约。

小硕的毕业就这样毫无喧闹地,在忙忙碌碌之中过去。然后自己从村子里离开,甩一甩裤腿儿,跺两脚地上的虎爪儿印,拿上自己的文凭,留下吃过的罚单。

究竟该说些什么来为这过去了的一年半做一个收尾?是该罗列出一大堆的感谢名单,还是描述一件件八卦轶事,或是自己一个人吐吐水再肉麻点?
最近一直看书看文章,却发现越来越没有话讲,越来越得瑟不出来。
也许是这样:我觉得,仍然没啥资本和资格来对周遭的一切人和事物侃侃而谈评头论足。我只庆幸自己的生活尚且能够自己控制,能见过各式各样的人,听过各式各样的话,遇见各式各样的事。而自己也还不觉得自己有足够富余的阅历能倾倒出来讲给同龄的你们听,自己拍的一堆东南西北的照片,也就留着压压箱底,闲暇时候用来和弟兄们一起吹吹牛罢了。

但,总该和大家道个别,问声好,还是感谢且感动过很多村子里的朋友给予了很多的帮助。
就不多瞎叨叨了。

在村子里的大家,认识或是不认识的,熟悉或是不熟悉的,留下的,或是也已离开或将离开的,请各自保重,好好活着,我们后会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