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Archives: maxyuan

论诚实,认真,和勤奋

在刷题订正的时候,打算想要把两天前想到的主题写点东西下来。然而打开了电脑之后,刷了一下新闻,于是自己的动力和专注力一下子就如同凉透的浴室里的水汽,一下子散得干干净净而且有点儿逼人的寒意。
然后不由自主地又去刷了一下食戟,看了一下最新的海贼情报。但是最终还是想要把这些东西写一些下来,尽管自己的确有一些微小的丧气,我是说,为不能足够强大地管理好自己而微微有些丧气。

我是两天前在fike洗澡的时候想起来这三层关系。说起来,这样的咬文嚼字类似于我自己对“开心”和“高兴”这两个词之间差异的定义。诚实,认真,和勤奋,大约是我对自己能够达到对自己足够满意的状态,或是说“如果做到这样都还没有达到社会层面的认同,那么其实也会觉得完全无所谓的了啦。”而这三个词,在我的认知中是呈现递增关系的。

想要做好一样事情,甚至是想要做好一个人,或是做好自己,首当其冲的应该是要具备“诚实”这一要素。说到诚实,其实并不容易实现。并不是说,不去偷摸拐骗就够了。好比说,偷摸拐骗是“-1”。不去做这些事情,不去对旁人产生危害,只是这样简单安稳地生活,这样应该算是“0”。而诚实,是需要做到“1”。怎么说呢,大约就是:需要能够对待自己的状态,有深刻的反思,以自己期望或赞许的一个模型作为一个蓝本,来观察自己的真实思想能够在这个蓝本上投射出多少成分。打比方说,我这些日子在学术上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我想要去解释这个行为模式的原因。我可以一来说,学术问题比较困难,一时梳理不清楚。这诚然是一部分原因。可以给出“0.1”。但是也可能是反思到自己的人性上,说自己有懒的一面。好吧既然对自己批评这么狠,那么多给一点诚实分“0.5+0.1”。如果我再在细分自己的情绪,仔细判断自己在学术过程中怀揣的焦虑感以及在对学术安排上的时间不足够,我可能会得出对自己内心深处的矛盾探索,譬如:日益增长的社会认同需求与尚且不足够的学习能力之间的矛盾。这样分析,又超出了对基本生理分析的分析。可谓又更诚实了一点。那么,可以给个“0.2+0.5+0.1”吧。或许这样的打分还过宽松了。换做是其它对自己行为有深刻认知的人,或许会有更加精准的诚实认知。

说白了,这种诚实,是一种反对自欺欺人的心理建设。是一种对待内心深处弱点的直视。但是,同样的,不要妄自菲薄。妄自菲薄依然是对自己的一种不诚实。但是自吹自擂肯定是会心虚的。而且不要积累这种心虚。万丈高楼平地起,地基如果出了问题,迟早要出事。倘若自己一代还显现不出来,在关联自己的他人身上,也一定会显现出来。这是损人损己的一种心理模式。

具备了一定的诚实之后,下一步则是针对自己的这个问题(或成就)进行改进。或是,可以正确地投入精力到事业上。这样可以让自己更专注一些,同时也是会让自己做事思考的深度变得更上一个台阶。比如,在学术上,可以主动地辨析自己最需要集中精力的问题是尽快完成合理assembly,而不是分散精力在其它的事情上。这样的态度让自己的精力和努力解决主要矛盾。而我认为,认真的基础便是诚实。诚实是让自己不去偷工减料的行为基础,也是让自己脚踏实地的解决问题前提。如果说诚实可以让人尽可能地实现对“1”的最大程度认知,那么认真则是“从1x到10x”。认真的程度也自然分级别,而认真可以在原先自己认知体系里,给出一个长足的进步。比如说,如果认识到学术问题有点难,一时梳理不清楚,如果真觉得难,那么用认真的模式,去查阅资料,去思考,去请教他人,或许可以让自己获得一点儿进步,让问题变得不那么难了。或者发现自己可能是因为有点儿懒,那么就再加把劲儿,加强对自己的行为约束。回想起高考前,晚自习到家的时候,总想着早点睡。但是一旦克服那个节骨眼儿,把自己按在桌前,总归是能再多学那么一小会儿的。如果再认真一点,深刻反省到自己目前的短板,那么就可以开始考虑如何提高学习能力。于是基础知识的锻炼和积累,看似枯燥乏味,也会心甘情愿地做起来。如此这般锤炼,让自己从“1”直接冲向“10”。

认真的前提条件,得是具备一定的诚实。如果连一丁点儿诚实都没有,那么就也别提认真了。比如认真地抄袭别人的作业。。。负数乘以一个大于一的数字,会让自己越走越远。。。走远了啊兄弟。。。

最后,说说勤奋。在认知到达一定的深度,也愿意投入努力来尽量做好自己的事情,那么多半是可以有个“6-8”分左右了吧。按照GPA来看,大约就是及格D到B level。勤奋,也是需要在诚实地面对自己的情况,并且认真地去对待这种问题并开始行动解决问题时,所需要付出的更高一层次的努力。勤奋,通常是一个突破原有极限的行为。怎么说?之前的努力,诚实加上认真,1×10,最大限度是10.而勤奋,则是在这个维度上不断地去突破自己原有的能力,让自我的极限得到锻炼,乃至突破。或者说,是对潜力的应用。所以,这大约是另一个1x到10x的概念。假设已经具备了诚实>0,那么认真>1,那么便产生了勤奋>1.勤奋的区间是另一个【1,10】。但是这个区间是按照乘,还是阶乘,那么可能就得看每个人出生的天赋点了吧我猜。。。那么具体是如何实现呢?恐怕就是充分安排时间,以及有效利用时间。按照本人的经验来看,这其实是非常不容易做的事情。时间本身,其实是一个生命属性,即,有始有终。如何把自己的生命安排得井然有序,平衡好内心各种需求,还要兼顾好修身养性的内在与缤纷的外在社会之间的调和互动。这的确是更加深刻且不易言说的话题。

如此这般:
诚实 x x属于(0,1). 人类嘛,总归有点儿自知之明,又总归有着难以看清一切的局限,所以不包括0和1.
认真 y y属于(1,10). 好吧,为了尽可能严谨一点,我也不包括两边的点。
勤奋 z z属于(1,10).

那么成就 : A=(xy)z 如果有些天生技能点发生变化的,可能是 A=(xy)^z

也是有意思的一组情况。。。玩耍到此为止。。。

又是写不出个所以然来

每次被各种激素啊情绪啊扰乱心思的时候,就要想着写点什么。把肚子里的焦虑劲儿都清理了。也可以让自己更踏实一点。
那些个想法吧,好像是停在咖啡馆门口啄食早餐谷的鸟雀们。
然后端坐在这里时,打算去捞些念头来展开写时,却发现鸟雀们哄地一声都散去了。

所以说,是否要拿些爪篱,支一个陷阱,然后哗地都给捕捉完?这样说起来,思绪反倒更像是游走的光脉。你建了一个密不透风的黑漆漆的小屋子,留出一个小眼儿,试图捕捉一缕光。然后小心翼翼地把口封牢。躲到暗处,打开来心想着可以好好看看这束光,却发现什么都没有。

它嗖地一下早就沿着你封口的间隙飞走。

然而的确可以静心

3月6号。今天开始学着独处,也算是对自己修为的一次新的锤炼。
坐在读书馆,明显发现自己学习的专注力不够。于是内心焦急,却依然学不进去。王老师来的短信,明明只是关心的内容,却读着心里总有点儿不顺畅的点。于是自己顿了一顿,觉得是有一个小人在心里,大声吵嚷着,耍泼打滚着,哭闹着,试着性子。
好像意识到了这个小人的存在之后,似乎就好些了。于是心里出现了另外一个大一点儿的小人,试着去安慰和怀抱这个小人。也因为,这个小人儿或许才是真正帮我刷题解答的那部分我。

原本上午在坐下之后,想要刷会儿散文,却决意直接上手做题。结果早起加昨夜睡得不够踏实,于是脑袋昏昏沉沉。九点半多终于趴下,直到十点半多转回了知觉。午后回到图书馆,坐下后,心中一软,又拿出了村上radio。刷完书,2点左右。顺便又读到了普希金的一则小说。再然后,近一个多小时,挣扎在三道选择题上(按照经验估计还都会出错)。心中惊愕,怎么会这样这般无法刷题入门。各种困惑怀疑一起涌上心头。

于是开始尝试冥想,来看看能否帮助集中注意力。但是似乎这样功利心依旧略重,尝试了两次,虽然有些不一样的感觉,但是对刷题仍然没有实质性帮助。

是因为危机感不够吗?还是因为其它?心中越发不安。想到了运动。可似乎又发觉此时的运动怕是只是在逃避。三下五除二,决定回寝室。现在临时在范爷这里落脚,倒也是清静。

在等蓝车的时候,我依旧在想,心里到底为何如此不安。忽然觉得,自己其实不是在为了考试而考试,而是为了考试之后的功名。好比,篮球场上,总是在想着“不要输,要赢了比赛”,却不是想着“这球该怎么打”。诚然,赢得比赛是最终目的,但是目的的树立,却对跋涉路程没有实质性帮助,反倒可能会慌了心神,乱了阵脚,忘记了活在当下的本质。

也在想,或许就和锻炼身体一样,许久没有锻炼,陡然一开始,便腰酸腿疼,怎样都不舒服。满心打着退堂鼓,各种担心自己受伤怕死的心全部都冒了出来。

于是,我回到家来,梳理完自己这番心路。也却是似曾相识的。想来或许去年的今天,说不准也遇到了类似的情况。
——-
的确刷到了类似的东西。而且,也发现自己的文字吧,由内而外吐露的比例太多。而由外向内去论述吸纳的则比较少。
我从儿时至今,一直没有仔细做功课。这里的做功课,一来是指家庭作业课后作业以及课前预习等等,乃至一些事情的准备工作。另一方面,也是由这里的课业衍生出来的,广义上的做功课。每日里为了锻炼心性而坚持不懈的一些点。虽然说实话,自己是一个极其庸俗的人,对声色犬马仍是有所恋怠,但是入世的反面是出世的自己。或许对每个人来说,都会有这样双重的需要和希冀吧。但也的确有些矛盾点。

读《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

最近在系统性地读村上春树。最开始是由读小说起的,但是越读越罢不能,就也伴着找来了杂文散文随笔等等。这当前读的跑步时谈些什么,约莫再有40分钟左右就该读完,想着赶先写点什么东西。
–有时候写东西,会在脑中浮现出几个startpoint,这样反而会让自己不知道如何开敲。但是又生怕写着写着便忘记了某个希望去写的点。以前也的确都发生过了的。
–但是感觉如果做提纲什么的,会很不情愿啊。
我记得自己曾经是有这本书的。我是说《当我谈跑步时,我该谈些什么》。我依稀记不清自己最早是什么时候有这本书在手边。大约是有两段记忆。一段是在college ave 那里,靠在马路的右手边,临近小湖的那件小屋子里。是楼下living room,楼上2b1b的格局。我很清晰地记得那时候手边有《波诺谈波诺》,但还有些什么书,便都忘记了。那时候还记得自己刷完了游戏《双星物语2》。但其实《双星物语1》我似乎也一直都没有完成最终boss的那一战?而更多的记忆,其实是那段时间的生活:比如自己给自己的指甲做手术。比如连续通宵做实验,比如每天晚上必定5,6点到家睡一觉然后八九点钟继续回到实验室做实验。而说起这段时间的生活,在这里,无非是想给自己没有能够读完这本书找些借口。但是或许,这也本不是借口,而是一些确实现实的理由。
另外一段记忆是在纽约的时候,大约是在2012年的春的时候。那时候自己蜗居在曼哈顿和布朗克斯的两城交接,唯一让自己有点归属感的是红色的一号线。238街虽然已经挨着终点,但也给自己每日出勤充足的机会找到座位。那时候的记忆,手边还有海明威的短篇小说集。后来应该是送给了周瓜。那段时间,倒是刷完了童年里心心念念的哈尔罗杰历险记。那一小册一小册的丛书,是在小学5年级前后有的。自己好生爱恋,却一直又没买全。记不得当初是不是和父亲要了。但是新华书店在建军路上开着的那一段时间,似乎自己经常会去泡着。但是说实话,更多的是对书这个实物有所眷恋,却在那时候挑食得很,并不会什么书都会去读。但回看那段时间的自己,其实或许是在影射心底的某一层面本我吧。
而哈尔罗杰历险记,其实也是自然科学主题读物。这么看来,其实我似乎也都在做一些自己很喜欢的事情吧。
这里也不能扯太远:想要说的是,我自己大约12岁左右心心念念的书,大约到了24岁左右才通读完毕。而在10年左右就买了的书(跑步出版于09年左右),其实到了18年才要读完。
而现在在读的石黑一雄,其实是他05年的作品。但是的确是今年买的。
也不进一步扯远:自己其实想到这些,是会有点儿这样的心理:如果那时候就安安静静地读了这些书,自己未来的人生会不会有些不同了,会不会走得更好了一些,心情是不是会更安定,经历过的所谓奇葩事件和狗血事件,或是自己当时的奇葩表现和傻逼情形,会不会就不会有了。
其实冷静地客观地看看,会觉得这种期望实在是一厢情愿的。
现在读到的这些内容,能够有如此的共鸣,也有相应地启迪,应该要归功于过往的这近十年的生活,自己的思考没有停歇。
所以说,自己担心的什么————自己或许比期望地模式成长要晚了近十年————其实并不是真的。如果那时候认真读了的话,估计会和那时期读寻羊历险记或是海边的卡夫卡一样,到头来根本记不得什么了。

话说昨天看到林少华的采访视频,觉得如果他可以变得更加稳健一些,或许会更好吧。但是是不是这样子的人才有可能更忠实地反映出村上本人?不得而知。但是“如果翻译得真的好到和原作一样,那为什么不自己去写了”?再有则是近期公子的文字,不知为何,显得焦躁不堪。诚然我觉得作家或许各有各的脾气,但总觉得有些问题的思考欠缺了些什么。

最近猛剂量地增加阅读,还有一个原因或许是关联到自己近期的困惑。以及即将到来的毕业。兴许其中有逃避现实的成分吧,但即使是转移注意力或许也是磨刀的功夫,并不需要那么悲观。倒是也将要就此开始上路了。

今天还有许多要做的事情。如此的随笔也该有所限。另外,该掏出自己内心的多少,又该收纳外界几分,然后融合到自己的文字里,这样的思考能从旁人那里读到,也似给自己很多信心的。想来,自己即使不算是天才高智,但是也是有些窍点可开的。

已经8点45了,稍微记录一点儿东西,然后就该去认真学习去。
关于最近沸沸扬扬的修改事件。刚刚在豆瓣里有读到了张千帆的内容。应该算是很中肯的论述。但可惜的是,刚想转发,就被封杀了似乎。倒也并不是很奇怪。而且,觉得即使需要连任,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自己也曾经做过一年的学生工作,很多东西真的不是一年任期内可以解决的。之前打的地基,的确会因为后继短缺而出现问题。如果想要认真做好一类事情,的确需要一个相当的延续性。
其实我觉得,都是聪明人,且都是有一定智慧的。都不会希望后世被人唾弃,而且有智慧之后,也并不会用尽生命之火去献祭昙花一现的虚渺。应该是有了一定的觉悟来承担相当地压力。
话说,他们上面那拨人,估计是自己认为自己对待人性的认知足够深刻了吧?然后本着他们自己的觉悟,来大刀阔斧对人类社会进行改革和冲刺性发展?
但是人性以及群体的行为,的确有很多匪夷所思的状态。
似乎在某一个层面上,仿佛能理解他们的想法和逻辑的??

1月29日再起步与6月11日还剩18周

我有意识地观察自己每每要重新恢复到规律高压生活之前的那一刻踯躅不前。
本科的时候,大约在大四时,意识到自己需要花费两天左右的时间,方能投入。
现如今,整理完一切琐碎,按下心口,发觉再也没有任何理由和借口之后,再踉跄三两小时,才终于定了决心。
和跑步游泳时一样。不知道是本能的怕,还是懒惰一直成性。

于是又想起,自己看电影玩游戏那么专注,虽然说是自己原本就具备了专注的能力,但在燃眉之时依旧专注于次要,则是本能的怯吧。

怕啥子呢。对吧?

2018年1月下旬

想去小漏的blog去学习一些生活,结果是什么都看不到了已经。博客大巴关闭许久,虽然声称一直保留了全部数据,但是不在自己手中的东西也不能指望太多。
但是回过神来,其实生活这种东西,即使说你想要去学习,怕也是学不到什么实质性的模版。一方面,很多东西,倘若真的要说学习,也只能意会而不可言传地去接受某些内容。能学多少完全看个人各自的水准。另一方面,生活纵使有许多共性,我又太卑微,不敢说自己能跳出框框来,能轻易在三十二岁就妄言自己认清了现实。
说到底,是有些不明白什么是爱,也不明白什么是存活。不明白什么是逆流而上,也不明白什么是随遇而安。
前天读到的书里面,讲到:每个人(灵魂)是孤独的,但是绝对不是孤立的。人依旧是要以类聚以群分。“独”的存在意义需要自己去挖掘。而“立”讲述的意义,则是存在行走于这个世界,和其它人在一同的路上时,的“立场”,或是“立行”。
从加州回来三周的时间。会有不知道生活如何继续的惘然。上下跳跃的一条振动曲线,陡然一颤一定,便会想起自己似乎吃掉了对自己的很多诺言。食言而肥啊。自己满满的臃肿,其实是很多没有兑现自己的承诺吧。
对待别人的承诺似乎要比对待自己的更容易实现一些?
昨天就想到要列一个list,把这些日子说希望可以做的事情,都能罗列出来。会发现自己有很多都没有落实。这样的失落感其实是想到了即将到来的春晚。自己虽然没有写到to do list上,但是好像是几年前,曾经是对自己说,希望可以上台演出一次。但是看来现在又很难做到了。(但是上台演出又是为了什么?是希望出风头,还是希望迫使自己把几首曲子弹好?这样的外界压力,终究不会把自己推到最高处)
所以啊,到底什么是爱呢。
不甘平庸地活啊,于是读书,学习,审视自己,锻炼自己,打磨自己的的词句,说话,发音,语气。一面希望自己普普通通,一面又希望在普普通通的衣裱内,填充的不是棉絮,而是丝缎。所以连爱也那么苛刻,其实终究是因为自己吗。

感觉自己的自我认知似乎要有新的变化了。但是在这变化的过程中,还是要学习起来才好。你的读书,和你的语言打磨。

再胖下去,是要撑死,废弃掉的

微妙变化

其实说微妙,但其实还是很能显而易见的。病恹恹的自己窝在办公室里,抱着水杯拿自己当做滴水观音一样一壶又一壶地灌水。原本和周遭的世界可以衔接上的自己,因为小心翼翼的情绪而变得手足无措索性断开了连接线。
王老师的情绪化让我有点无所适从。我原以为我可以游刃有余地应对这样的情绪化,但是发现生活嘛毕竟还是容不得我有半点恣睢神色。
或许是她还并没有能准备好吧。无论怎样,也还是需要好好说开了的。

 娱乐

干无脑活儿的时候,会打开豆瓣FM的随机推送曲子,遇到好听的就留下。
上一首曲子,是一张火烈鸟群的封面。听到那支曲子,看到一大群鸟儿,会觉得,活着本身就是很美好的事情。
就这样想着,下一曲子刚好到sherlocked。
忽然想到的一个问题:
人类为什么需要娱乐?

这个话题,估摸着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或是哲学,怕是应该有不少人去思索过了吧?
可挖。mark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