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uncategorized

11.1.2019

理科工科是我们生活的基础,一直在挖掘着规律和真理,然后使其可重复给给多的人使用。
而艺术,我是说,好的艺术,则是需要建立在此(理科/理性)的基础上,寻找创新和突破。
这也是为何艺术需要扎实的可重复的基本功,而理科到了一定高度所具备的艺术性,尤其在其领域内获得创新和突破。

一部侧耳倾听,95年的电影,让我无法自拔地被拉回到了过往。也小心翼翼地去盘点现今手中的一切。
我看到豆瓣上很多人会说到“自己珍爱的藏品,忽然一下火起来了”。这让我想到很久之前,小雯子提到的阿肆忽然很多人知道之后的感情。自己也曾经会这样,以这种方式来希望寻找到自己的不普通,并且想要很有限地和一些人分享自己的这一点不普通。但如今更觉得这是容易湮灭的。火种的保藏固然很重要。但是总是守着一根火柴,是无法取暖的。燃烧自己,才是让这颗火种发挥到最大的作用。

侧耳倾听就的确是这样一颗火种。而火苗本身就是正在发出的光热,这不同于柴,不同于助燃物。现今的科技,无论是印刷,还是影音记录,都可以把火苗(燃烧)这种原本很虚渺的现象记录下来,像是我们人类的眼睛,进而是我们的大脑。
(试问,AI如何可以做到读取那些视频背后的数据,再去翻译成图像和声音,进而再去理解图像和声音的意义,进而再去反思自己的存在?)

我大约是五年前,看boyhood的时候,感叹自己对待生活要尽可能再多认真一点。现今意识到,自己逐渐把认真生活当作成为一个固有习惯。这实在是很好。因为之前也从来没思考过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或者说,其实自己原来所说的:抱着一杯茶,看一本书什么的,其实是一种活着的模式。但是生活,

——

生活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shēng huó,意思有1、生存;2、使活命;3、指恤养活人;4、指为生存发展而进行各种活动;5、指为生存发展而进行各种活动的经验;6、指衣食住行等方面的情况,境况;7、指生长;8、指家产,生计;9、活儿、工作;10、指生活费用;11、指用品;器物;12、美事;美好的时光;13、笔的别称。出自《孟子·尽心上》:“民非水火不生活”。 [1]
广义上指人的各种活动,包括日常生活行为、学习、工作、休闲、社交、娱乐等。
生活是比生存更高层面的一种状态。

——-
你看,生活的定义其实比自己之前想到的要复杂很多。自己之前只是在念叨念叨如何活着。
所以说,现在才开始努力扛起自己。连锻炼身体也是这样,觉得最起码的一点是,自己要能扛起自己一个人的重量。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添加。

回想起来,从9月份减肥至今,十月中旬开始回归复习lsat至今,自己走了一圈又一圈。但是,最终还是很确幸地意识到自己走在期望的路上。心态有些回归至中学时候,一心想着:不管什么情况,只要能考上600分,应该就能上得了本一,能有大学上。虽然心里默默是想考南大。但是当时自己连南大长什么样子都不知道,也从没去过。至于后来,去了大学,颠簸之后,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但是定了目标,说自己要出国。于是咬着牙,跌跌撞撞,居然也把自己整出国了。然后又是一圈又一圈。却直到出国之后,才意识到自己其实压根儿不知道该如何生活。每天都是在“被迫完成作业”的情况下,自以为大步流星其实是因为被跑步机给强迫着的,向前走去。然后才意识到自己大约是什么样的一个人,自己擅长什么,自己又荒废了什么,自己尚能有什么样的能力。

这期间又有很多各种自己慢慢解决或是努力的事情。回头看看,也的确是有成效的。11月1日的今天,冬天慢慢来临,我想让自己有更多的动力?更多的压力?不对不对,应该是,有更沉稳的定力才是。

扎根吧,扎根吧,扎根吧

genetic code 5vs14 & 其它

忽然意识到文章的局限性以及自己视野的狭隘之处。
于是集中到了genetic code 14上。
才发现之前纠结的点,其实意义不大。如果说对annotation的注释真的那么在意,则该直接重新去测一下数据,然后把新数据加进去分析。

此外,发现自己还是技术膜拜型的思维方式。但是,好歹先让我把手头几篇文章发掉吧。然后还是需要去思考如何发挥自己的长处。

荣格离世前说:”你连想改变别人的念头都不要有。作为老师要学习太阳一样,只是发出光和热,每个人接收阳光的反应有不同,有人觉得刺眼有人觉得温暖,有人甚至躲开阳光。种子破土发芽前没有任何的迹象,那是因为没到那个时间点。永远相信每个人都是自己的拯救者。”

孙仲旭先生的最后译文作者,倒是翻出来了。3块钱的kindle电子书,50年代的纽约客杂志,70年过去,两代人,留下的印记还是如同昨天发生的身边故事。

以后乘飞机前最好能update一下自己的遗书。

现在飞机还是很颠簸,和以往的颠簸感觉不大一样。刚刚那阵颠簸实在是出乎意料,感觉就像是大口嚼着棉花糖的时候,忽然咬到了特别歹毒的辣椒,一瞬间会懵掉。

其实这个比喻也是矫情得很。现在颠簸的那种感觉过去了。其实更多的恐怕还是因为心里没有觉得自己会出事儿。所以,在当时飞机很陡然地晃动时,脑子里其实是没有想太多的,还没能来得及去反应,或是去思考说自己该要做些什么。当时就很本能地握紧把手,然后过了大约三秒钟左右,脑子里忽然想到的是,我还留点什么下来。

于是想到了该把遗书写好。也不是要诅咒自己,毕竟希望可以不给他人带去负担地可以活到八十岁以上(以前只是说八十岁的,现在越来越觉得,如果可以理智清晰地多活几年,其实可能是件很美好的事情。就还是那句话,可以不给他人带去负担。

那么,如果说真的要写一份遗书,我该写些什么内容呢。不同时间段要写的内容肯定是会不一样的。

就还是爸妈吧。觉得最让我放不下的是他们两个。因为一直都很希望他们的生活可以更加自己能有些把控。倘若是因为我的三长两短而让他们的生活就此失控,虽然不可否认自己与他们的感情纽带,以及自己对他们的重要性,但是更多的是会为他们难过。因为,无论我在哪儿,是在现实里还是在天国里,又或是湮灭成为宇宙里最细微的粒子,都是希望爸妈他俩的灵魂和精神可以得到一丝解放和安宁。但我也知道这是多么困难的事情。毕竟我妈是这样感情用事,生活里的一些点滴虽然能看透,但是感觉她看透的是生活,却没把活着这件事情看透。而我爸属于对活着可能有所感悟却对生活完全没有直观的思考。同时,这是很有意思的一个点:我们都常常说,不要仅仅只是活着,要努力的生活。但是我们对生活定义千差万别,同时对待生命的思考也都其实有限。然后我妈甚至可能会觉得说这些东西都没什么用。她本人看文字估计也是没有那样的耐心。

我妈肯定是要提到一个:你就不能说得简单一点吗。但其实说得也没那么复杂,也没那么难。就像半小时前读书的时候,德波顿举例说可能有人会质疑黑格尔/笛卡尔的行文其实过于粗糙,表达也很差劲。但是我觉得有些事情有些内容,的确需要用精确的方式来切豆腐块儿,尤其是,这个豆腐块儿是“主观”这么一个很飘渺的东西。

但是,写东西还是得照顾读者的吧。但是写小说的时候,是否会需要考虑这个问题?

你看,飞机现在不颠簸了,好像刚刚分泌的肾上腺素停止了?所以文字也显得越来越没有遗书的感觉了。

但怎么说呢,至少我现在觉得自己活到今天,走了不少弯路,偷了不少懒,要说聪明才华也是有限的,但终归还是可以对生活把握得比较好。(当然了这里的“好”只是因人而异的吧,看来我也算是比较乐观的)真的忽然死掉了,遗憾是有的,但不至于嚎啕大哭觉得自己有多么惨。就还是会牵挂最在乎我的那些人。但可惜我觉得除了自己的父母以外,我尚未能找到或是遇见一颗和自己的心一起呼应的人。这个,曾经也是有过的。但是或许是因为自己对命运总是有些误会,所以并没有一直找到settle down的机会。又或者,其实是因为自己的内心没有处在一个可以settle down的状态吧。

那么现在,内心算是很认真地去思考如何去包容去接纳别人,同时也知道如何去保护好自己。至于保护自己做得有多么成功,我也实在是不敢说。但是至少开始具备这样的意识了,那么小心呵护一下,这样的意识应该还是会进一步成长起来的吧。然后也不要让自我保护的意识成长得太过分了,可以留一个门,再让一个愿意进来的人走进来。

你看我其实说这样的话说了很久,也说了很多遍了。可能也是因为,要想做到实在是挺难的吧。因为,去了解一个人,就需要花很多很多的时间,更甚者,其实还需要运气很好地找到了解一个人的契机。

然后说完遗书的那部分,三三两两,其实可以说完,大意就是:希望爸妈可以好好的生活。但我也知道,哪儿能再那么好好的生活了。活着怕都是很辛苦的一件事情了。但是,希望与愿望还是要送出去的。

然后,估计就是得好声好气地劝说他们:其实生命就是很仓促的,每个人的命也都或许是注定的。(但我一边写着,一边又觉得要他们去用这样的思路来活着,确实太为难爸妈了。因为,能想通的自然会想通,但我不觉得我爸妈属于那种可以想通这些事情的人啊……也是无解。这么说起来,其实我也是碰上了两个很任性地父母。)那该怎么办,去帮我做点事情?可是能做些什么呢?或许,当我说要写书的时候,那我就得从现在开始写书了吧。自己总归是有些思考,那么该用什么方式来把自己的思考留下来?好歹给人类能试着创造点儿东西?

这其中想到,乃菲莎和娜尔的文字里,时不时提到人类人类的云云,从生物学角度来说,这个实在是用词不精确。说“人群”其实就足够了啊

哎。感觉挺难的,其实你说要发自肺腑说点啥表达感情吧,会觉得其实没啥用的啊。还不如好好思考一下如何设计一个好的“圈套”可以让他们蒙在鼓里,然后好好的有个奔头继续生活下去。

总不能领养一个小孩吧???这也其实不大容易。但是说不定可以?天啊……我在想些啥……

我还是很希望能有自己的孩子,有自己的家庭。叹气。谁让自己这么不懂事呢。

又或者其实自己一直都还是很懂事的吧。你看你自己啊马新源同学,还是别那样,遇到问题就去埋汰自己了。你说你活着多不容易,还要很努力地去照顾别人的感受,写文字的时候还努力着区分“的”与“地”,一面尊重着传统,一面又努力去寻找开拓新事物的契机。我简直不知道人类这个群体整体里面有多少人是我这样的,他们生活得如何?会很平淡吗?会很无力吗?会很贫穷吗?

哎呀呀。自己摸一摸自己的脑袋吧,安慰一下自己,为毛把自己说的那么惨,毕竟你现在是在天上艳阳高照之下敲敲打打写这个字,平淡无力贫穷,说出这样的话可能是自己会担心处于那样的生活状态后距离自己的理想有距离吧。没事儿的,那些先扔到脑后,好好做事嗯。

毕竟要降落了,感觉没有延误得太厉害。12点多赶到法拉盛还是可以的嗯。

总之呢,其他人我也实在是管不着,其他人也都没有谁真正的在意我的吧。真正意义上在意我的人,是说真正在意的,就真的很希望他们可以过得好好的。

祝好了啊爸妈以及我自己以及不知还有谁以及各位。

—-8.17.2019 美东 Delta 11:20

4:33

连“怔怔的”神色都没有。可能是因为很单纯的失眠。于是打开电脑,发现昨夜不知道什么时候打开的华为开发者大会的演讲。拉到中间,来听他们的演讲作为背景音。然后过来敲字。
当前的焦虑感,最大来自于事业上。而空调,或是自体运动导致的发热,似乎都不是最主要的原因。然后就希望在这里敲字,说话。感觉要说些什么,说出来就不会觉得那么累了。
然后敲着字,敲着字,就又想起来自己之前还是很有效的管理自己情绪的方法。

就是去做事。

我的焦虑感是否也是因为短期任务的繁重+长期事业的未知而编织成的自缚网络?

8.9

长途飞行实在是有些累。也可能是因为这一个多月的忙碌,让长途飞行显得更加累。
原本要坐定写点东西,结果早晨在咖啡馆坐下后,惯性使然,拿起了手机啪啦啪啦敲了一堆东西和各方神仙都联系了一番。忽然一下还是觉得会有些累。想到有很多的工作要做,很多地方要去跑,很多人要去见。若是以前,或许会深叹口气,现在反而会想着想着自嗨起来。
不知道是因为可以真正的enjoy忙碌起来,还是意识到,生活里面面对这些辛苦,我其实是可以让自己选择用一种积极的态度来面对的。
这样的心态,让自己不再是那么那么的玻璃,挺好的。

说起来,主要想要记录的东西包括三个方面吧:人,业,事
这三点是过往这段时间里所积累的东西。但是我果然要把饭否用得再高频一些。我写东西是需要点滴积攒的,我没有先生那么好的记忆或是脑洞,又或者,我目前毕竟不是小说家。我日常所做的,还是对生活进行点滴记载。

我敲两句话,就去翻看一眼手机。明明手机什么也都没有响。就是心还有些浮,还飘着。
然后,咖啡是否对自己的眼球神经有影响?最近左眼皮又经常开始颤了。

终于意识到国内的星巴克给我带来的不适:咖啡没有roast分级,什么叫美式?dark medium light都没有分啊。。。但是,不需要去较真儿,毕竟不一样国家的消费习惯不同。只不过,可能是因为做science的缘故?总觉得把“Espresso兑水”翻译成“美式”,未免让咖啡文化受到一丝小觑。而另一面,其实茶文化也没有很好的做起来。

好希望能做文化相关产业啊。因为这是人类的羽翅,是人类的鱼鳍,是人类zhiyu,是人类之所以是人类的魂魄。

又跑到了一边去零零散散地翻看了一堆东西。
忽然想到其实可以记录一些生活里的各种事情。尤其是很久没有写字了不知道写什么的时候。
思想都碎片化了。
刚刚来和我打招呼的小哥,陡然想不起对方的名字来了。然后发呆啊什么的,忽然收到了老板的邮件,于是思绪又拉回来了一些。
收到HOA邮件说8月19号要开会。

我好像十分明显地感受到了思维的呆滞。似乎是还没能缓过来。

工厂里,工人们已经忙到把所有会计业务人员统统拉到了后道来突击包装。可能再敲几分钟字之后就也下去帮会儿忙。虽然手头有些活儿要做,但是难得回来,就还是再多做点儿事情吧。
这样敲字的感觉,比起手写字,又比起说话,感觉是很不一样的。
感谢键盘和文字处理系统。

如何定义内容

在铺天盖地的媒体中间,想仔细思考一个问题:如何定义内容。

这个问题冒出,是源自数不清的微信公众号和他们推送的文章。自媒体的出现后,KOL这个名词也旋即出现。追根到底,发声的人多了之后,个体意识略强的人,会去思考如何把想法传播出去。无论基于哪一个层面的需求,发声的欲望很强烈。

然后作为一个阅读者和观察者,会很小心地在一旁看着这一切,仔细留心每一篇文字背后的动机是怎样的。创作者们未必会思考到自己写字的初衷。更多的创作者或许只是为了码字挣钱或是拿工时。张一鸣注重内容的分发,那么,内容的深度如何去判断?

这于是就衍生出一个问题,商业化的逻辑里,利用的是人类的肤浅?或是对思考的惰性?所谓经济,是为了让某一个专注工作的人可以更加专注于某一个点,让其他的人专注在其他的事情上。社会高度分工。但是工作分种类,社会赋予销售员和科学家与投资家的压力与回报是不同的。

那么,在这个时间点上,如何去看内容?

我急急忙忙想要写点什么下来,然后赶去饭局。但是果然思考匆忙之下,没有什么好内容。
算起来,我有一两个月没有仔细写过东西了。需要在随后的一周内沉淀一下了。

7.29

今天晚饭的时候,整个人都被震懵了。以至于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那儿所经历的一切,说什么都觉得很多余。就会陷入极其无力感。
下午在阿栋那里跟着去做一些锻炼的细节调整。
和磨铁联系上,初窥新一个行业内的状况。
见到了melody和工作室,一个完全不了解的领域。
可是现在脑子里都依旧是懵的。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什么都做不了。能献出的只能是自己的怔怔发呆的内心。可是却什么用也都没有。
晚上见到晓宇,感觉出乎意料地舒适。
可是回来躺在床上写东西的时候,又怔怔出神。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觉得说出“祝福”这样的话,都显得苍白无力甚至可笑。这种感觉,好像是看着自己已经被冰雪冻断了的手臂,然后此时却要找个外来的温度来缓解一切。但是,手都已经断了。

睡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