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Archives: maxyuan

读后感–与中国打交道

这种认真讲故事的书,给五颗星没什么毛病。
记得不久前在哪儿读到过:心理压力过大,或是有一些放不下的心结,可以用写作的方式来梳理内心。这种树洞理论,其实深得我心,介于我自己就是用这种方式来整理一些情绪。可以想象但难以体会到,作为高盛领导人或是美国财长所需要承受的压力该多么大。担当起这种责任,需要娴熟扎实的基础知识,需要日积月累的社交经验,以及精心打点的人系网络。从简历来看一个人始终浅薄。但是鲍尔森周身贴满了的标签毕竟证明了一些东西。
书的看点,大致有两方面:一方面是作者自身的态度,既包括他对待中国的态度,也包括了他对待文化交流乃至社会发展的一个态度。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待生命的诚意,这让人觉得亲近和信服。另一方面,则是在他的眼中的某一个层面的真实。虽然“讲故事”这一行径不可避免地成为一个主观动作,但如今文字记录的发展,以及叙事技巧,已可以很好地反应作者的意愿(倘若希望表现真实,那么是可以尽可能的做到)
书中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开始,重点记载了作者任职财长前后所承办的几件事情,包括SED,鲍尔森基金,以及协助粤海重组,中国公司上市等。而穿插在其中的,则是中国的三届领导人。不同人物的风格跃然纸上,但融汇在具体事件的记录中。行动是最有说服力的语言,各种朴实无华的记录把各个人的功过多少覆盖到了一些。故事重点扣住改革命脉,再穿插以部分工作细节(如中国目前仍未完全褪去的官僚主义色彩,或是执政过程中来自不同利益方的相互制衡),使许多故事发生得很有戏剧性但却并不荒诞。此外,作为财长,但由于工作的需要也提到了一些军事方面的行动。这也是很有意思的一个缝隙,让人可以一窥美国内政的相互平衡和制约。
需要说到的一点是,这样一本书,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视角。更多地从一个领导角度,往下俯视经济全局。这样的视角的确可以给出很多大方向,有着难得的优势。然而每一步路是从脚下走起。由于对基层了解的局限,使得鲍尔森在描写中国地方问题,尤其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现象,显得十分单薄无力。对事物发展的走向预判,除了树立目标之外,更得了解自己脚下是什么路什么鞋,这样才能做出相对合理的决策。人类文明发明了经济模式和这样的运作方式,最终目的是为了能让社会运作有效,让人类前行更加稳妥快速。但是对基层百姓的了解缺失,让很多看似美好的蓝图显得不够着力。相应地,在讨论问题时,美国的基层现象也没有被鲍尔森所讨论到。反倒是在中国领导人的一言一行之中,读者往往可以从那些慎言慎行的行为里读出他们正在努力对整个社会的加深理解并以自己的方式尊重这一整个社会。
不过,这也并不能算是瑕疵。毕竟这样一本建立在国际关系视角的书,在写作的时候应该集中描绘那些它所关注的层面。细节问题仔细剖析的话,那么恐怕这本书还得再写800页吧。那时候,鲍尔森的妻子怕真的要去找些其它事情做了。

周记

开完会回来,有大约一周左右的时间了。刚刚敲字儿的时候,忽然迟疑了一下,有些分不清是一周还是两周。
想记录一些什么呢???
Zolian是个愣头青,然而耿直得很。那种做事风格,其实说不准我可以学习一些。
日食的魄力依旧未散去,时不时脑子里仍然浮现那一幕如梦似幻的记忆。记忆痕迹模糊起来,倒是让那种魅影更显得诱人了。
想要严格梳理schedule了,下半年就是几场大考试和几篇大论文。
拼到明年或许就会好些了!
就算没能好些,那也不坏嗯。那到时候明年继续拼就好

日全食+感时怀殇

早晨起来,脑子里还会想到昨天的日全食。如果不是因为Simon过来造访,我搞不好会完全无视这个活动,充其量就是稍微看两眼。而当自己真正去看的时候,发现实在是比谁都要兴奋。另一个有意思的点,是觉得这个经历似乎在哪儿似曾相识。仿佛曾经梦见过。但是似乎曾经又有一些研究来论证这种看到了东西仿佛曾经见过或是似曾相识的感觉。查到一个Deja-vu。自己有过这样的感觉不仅一次。
感觉非常美妙。真正的言语所不能及。
另一件事情,是和狼人杀小伙伴们聚会,忽然就都聊起了游戏。发现自己在游戏方面,断层了好几年。玩乐这种事情,的确是生活中特别重要的部分。哪怕是工作,都说是能“玩起来”,才是最好的。可自己目前也实在是很难再去玩电脑游戏了。时间啊推着自己往前赶,一步也不让你往后拖沓。
不过,其实也还好啊。和那些小伙伴们在一起,哪怕不说什么话,听他们讲这些东西,也会觉得特别开心。虽然会觉得有那么些许小怀殇,但是,接受了,就觉得其实很好:)仿佛看到自己当年的影子。可以和过去的自己生活在一起,觉得很幸福啊!

一次成功的会议

感觉很有些小学生命题感,然而,直白的内容应该是最能表达心情的了。朋友圈的点赞破纪录的达到了120+,说不定还能突破150啊。小小的虚荣心,那么就让我再享受一下自己辛辛苦苦工作后得到的成就吧。
回来写东西,第一眼看到了上一篇苦兮兮的文字。事实上,直到开会演讲完成前的两周左右,没有一天是能够好好睡觉的。感觉非常像是自己10年赶着那篇形态学和分类学研究的那会儿。每天净工作时间一定是超过10个小时了。晚上还各种做梦。同时自己心爱的乐队演出也是没能参加。(总是觉得指不定哪一年他们就要解散了啊。)

回头看了自己演讲的录像。看了有两遍。第一遍觉得可以打分到90分。而且被学术界泰斗级的人物关注到,心里不由暗爽。然后去看了Blaxter的页面和研究,现在觉得自己的演讲大约就是82-85分的水准吧。。。拿的是Bayer的小奖,学生演讲那方面,其实兴趣反倒不大(当然,学生演讲也都是非常成功的,但是内容毕竟和其它演讲不属于同一类)。ppt在老板的几番建议之后,反而成为了十分专业的研究点汇报。

(捣鼓了半天的fb……结果传输的文件太大,一直在卡。。。)

好像在几个社交软件都敲入了不少东西。想着说,要不然再多分析一点啥。

刚刚Nathan来了电话!!!关于奖金支票问题。。。
速度去处理一下吧还是,那样比较保险。。。

Boston此行fail

八月二号早晨的飞机,然而我却还在办公室算着进化树。下午四点,老板和我和Vince三个人的meeting,学术聊得开心,而同时我的心里也是层层坠落,最终需要加的工作也是无法拒绝的好意。硬生生地把想要出去听演出的话嚼碎咽下去了。瓜又特意去了波士顿,想着说,无论如何要把票转出去,那样至少可以让瓜去感受一下现场吧。而我自己,看来,盼着下一次吧或许得。

其实还是想去。早晨开车来的一路上,几乎差一点就要买今晚的票飞过去了。

怎么办。去年从hls拿回来的书还没有读完。冥冥之中,或是被告知:you are absolutely not ready yet.

开始工作前再写点什么

人的复杂与否,可以说与自身能否“看到”及“看破”有关。整理blog,看自己之前列出的list,发现内容其实很清晰,好像很多但其实又并没有那么多。于是在做事儿前,忽然又想着,愈加希望可以回归到经常写东西的状态。是希望可以从纷纷扰扰的状态中,抽离出自己,让自己跨过那一团迷迷惑惑的生活境况,活成自己笔下键盘下口中的自己,心里想的东西也都往行动上去顺靠过去。而不是,心里逐渐漩涡成了一个黑洞(好有意思的一个图标?),然后自己的行为反而塌陷进黑洞中去。
根本不需要担心自己变得单薄。每每书写下的内容,或是完成的一件事情,都充实着很多内容。只不过过滤掉了许多其它东西。但是,记忆就是这样,你干嘛要事无巨细地把记忆留整成那样庞杂的一大团麻线?(忽然想起之前那篇查尔斯顿游记)你未来能记得的东西是什么?
细节可以一点一滴地沉溺,不过回头之后,要犀利地挑出其中的代表性。可以让人逻辑层面递推回去。
不做展开了

记录

挣扎了半晌,最终还是去理了光头。。。
结果发现,没有那么糟糕。。。

程序跑了一周,结果居然出现了问题。很是纳闷。但是已经没有时间再去细挖。必须要拿现有的数据来进行分析和制作ppt了。

还有些什么事情?

如果还有什么事情,就慢慢一步步来收拾吧。
一切都挺好的。

关注度

尝试写了一篇影评之后,挂上了豆瓣。今早发现已经有近60人次阅读过,给了6个up和1个down。
写的东西能被人阅读到,这是很开心的事情。和人分享的思考,可以被认同,也是一种认可。点赞率大约在1/10,也基本和朋友圈的点赞率一致。
但是,自己开始留心自己寻求关注的心理。这种心理在滋生。一方面,自己会去回看自己写的影评。因为欠缺的信息量,使得自己的影评也仅能写到当前的高度。然而自己会回去看,甚至有丝许沾沾自喜。怕也是真正的满瓶不动半瓶摇现象。另一方面,自己也有意识到自己的这个心理状态,但是怕不能一棒子打死。这也是一个自我肯定的过程。但是如何平衡,是很有学问的。
想到老板之前说过:荣誉系统/规则,促进群体努力与进步。这个见解非常独到深刻。

Dunkirk

打算花几分钟时间,梳理一篇框架。
敦刻尔克,诺兰的新片。我给的定位在:观后感4颗星,回味后可以升华到5颗星。
记录几点:
1)小高建议开始阅读美版影评,觉得是非常值得行动的点。
2)读了纽约时报的review,作者本身的褒赏立场过于明显。其实可以就这篇review写一篇review。
3)IMBD和豆瓣上的影评似乎大部分两极分化,一类积极态度明显,一类认为缺少很多使电影成为史诗级电影的内容或元素。(is nearly devoid of palpable emotion and compelling characteristics)但即使抱怨电影本身的缺陷,这类观影者也似乎都承认和欣赏电影中的element。
姑且不谈积极态度。这里想粗浅提一下“观众的心理预期的观影目的”与“导演艺术交流传递目的”的距离。如果单纯为了照顾更大面积的观众,那么在影片中设计安排超出普通观众的心理预期的视觉效果,是完全可以做到的。然而,我认为,这样或许失去了导演自己本身试图通过这样一部作品为观众传递的他的思考。这部商业大片,其实商业的意味和他之前的几部电影相比,我以为是最弱的。叙事结构并不讨巧,这样的叙事结构是为了达到作者希冀的时间跨度而有选择的。长时间跨度的蒙太奇,虽然没有考究过,但我认为电影史上应该有过不少先例才对。而除了这一个荧幕技巧构筑的超时间维度的方式外,我认为导演的重心,一直都在很努力的制造尽可能完备的真实感和代入感。几乎所有在电影院观影的人群,怕都是George那一类的,对战争毫无理解和经历的无脑群众(抱歉,我的确很不喜欢战争,虽然我不会刻意抵制必要的战争和认可战争在目前人类社会下必然存在)。而对George的死的安排,我认为是巧妙的还原了真实。类似的作品还有美国狙击手。一来,战争对个体的摧残的确是可以达到这种深度的。可惜现在的孩子们大多在蜜水罐里久居,未必能换位思考理解。二来,战争对于战场以外的普通人的生活,也是有渗透性影响的。这种影响就像墨汁滋生蔓延一般,需要甚至几代人去用善意淡化和漂净。看似偶然的事情,其实充满了无限的必然。概率这样的东西,也是在各自的框架内的绝对。我认为,导演这部电影,就希望能最大限度地体现真实感,还原真实感,让观众们能理解导演自己对待这场战争的关注点,尤其关注个体生命的卑微与价值。

剥离电影中的戏剧化成分,而利用视听体验,让作者在一个半人半上帝的视角里,去体会战争的荒谬,武器的冷漠,以及生命的脆弱。但,完全没有刻意用视觉效果,道具,大场面,来恶心或是谄媚观众,而更大程度用色彩,光线,和声音,这种低维度的信息,来更贴切心底的传递“战争的感受”。毕竟,比起一块人工花费心力制作的血肉模型,惨叫声配上各人心底最深层的想象,或许能传递更大的真实感。而飞机仪表盘上写着的油箱量,以及震颤的效果,传递的真实感尤为强烈。如果说比较戏剧化的一幕,是依旧有少数人是可以足够幸运的逃出生天。但是,生活就是这样,有着无数的无奈,却有小说电影永远无法企及的机缘。谁能想到,真实历史事件里,希特勒居然下令停止前进,而给33万人的撤退留了一个礼拜的时间?

如果再拓展来写,会写更多一些。(写作需要时间,需要体力。之所以停下来,是否是因为自己体力其实并不够?)

想要讨论的是,我主观认为,诺兰这样的导演,是具备对社会和观众的分析认知的。也就是说,他知道什么样的片子可以获得普通大众的,脑残粉们的追捧。而事实上,他选择用更真实的方式,更不是更讨巧的方式,尽可能地还原真实。对海岸边的冷清稀落的意象描绘,和最后英勇的战斗机,以及“hope”的诠释,是为数不多的,戏剧化很重的表现。

对待战争,人性,生命的理解,每一部作品都有它自身的方式和角度。在赎罪中,导演在虚构故事的背景下,用几分钟的敦刻尔克长镜头强对比凸显对战争的理解与控诉。赎罪是一部成功的作品,而相比之下也是取巧的。与之相比,敦刻尔克的成功,是在于它自身勇敢,真诚,努力地为观众,解读,呈现,与分享了作者所认知的真实。

pt59-LR2-13

写到了这一题,然后在理解了题目之后,发现和选项及答案的理解思路有不同。于是引起了自己的注意。
自己原有的一套逻辑,脑回路和主流不大一样,这是自己很久之前就注意到了的。所以,在吸收主流逻辑上需要很慎重但仍要积极。(想起在Vulfson的课上,看两只猴子的照片来判断年长或年幼。)

题目,按照句子分开是:
Psychologists have discovered a technique for replacing one’s nightmares with pleasant dreams, and have successfully taught it to adults suffering from chronic nightmares. Studies have found that nightmare-prone children are especially likely to suffer from nightmares as adults. Thus, psychologists should direct effort toward identifying nightmare-prone children so that these children could be taught the technique for replacing their nightmares with pleasant dreams.

(题外话,在敲入上部分字的时候,发现自己几乎是需要逐字逐句地写。做不到读完一句话,然后再在脑子里复述一句话这样把它完整录入。和阅读习惯或有关系。那么,是否可以用这种抄写方式,来锻炼自己整句阅读的能力?)
先按下不表。

先分析自己的看题思路:
Psychologists have discovered a technique for replacing one’s nightmares with pleasant dreams, and have successfully taught it to adults suffering from chronic nightmares.
首先第一句话,把背景,现象和一个立场都阐述出来。表示:针对N问题,A方法被肯定地适用于X上。
Studies have found that nightmare-prone children are especially likely to suffer from nightmares as adults.
第二句话,X上出现的N问题,被发现高度相似于Y上。

Thus, psychologists should direct effort toward identifying nightmare-prone children so that these children could be taught the technique for replacing their nightmares with pleasant dreams.
第三句话,在Y群体中,N问题应该被积极挖掘,并用A方法进行适用。

读完这三句话,我本人的思路建立为:
有两个不同的群体:X,Y。产生共同问题N
那么,A方法对XY之间的普适性,是一个讨论点(A能对Y有效果吗);对待Y群体中的N问题,所采取的态度,是一个点(高度相似所以需要积极挖掘确认?)

题干部分入上。问题:
which one of the following principles, if valid, most helps to justify drawing the conclusion in Bethany’s argument?

A)Psychologists should make an effort to determine why certain children are especially prone to nightmares while other children are not

B)Any psychological technique that can be successfully taught to children can also be successfully taught to an adult

C)psychologists should do everything they can to minimize the number of adults troubled by chronic nightmares.

D)Identifying nightmare-prone children is generally more difficult than teaching adults the technique for replacing nightmares with pleasant dreams.

E)psychologists should not teach the technique for replacing nightmares with pleasant dreams to children who are unlikely to suffer from nightmares as adults.

(敲字的时候发现的确思维方式非常碎片化,这很可能与自己有时候思维不够集中也有一定的关系。如何能把成点状的思维编成线性组装起来,这很重要。)

下面来一个一个看一下选项。然后破了选项之后,回头看一下答案的思路和逻辑。

A)Psychologists should make an effort to determine why certain children are especially prone to nightmares while other children are not.

这个选项点出了之前问题中的一个,即:针对群体Y而采取的措施这一个行为。但是,这个选项集中在了距离原论题更远的一层关系上,即:为什么部分孩子有这个现象。而不是:为什么应该要积极对这部分孩子做这样的努力。
我认为这个命题选择这个角度来设计答案的思路,本身其实是很严谨的,这个错误答案的设计,其实也是很用心的。

B)Any psychological technique that can be successfully taught to children can also be successfully taught to an adult

这个选项其实也选择了一个原命题里很重要的一个角度。即,为什么对群体X的方法可以适用于群体Y。然而,这里,为了让它成为一个错误选项,因此在集合论上来看,故意设计了一个错误的集合关系。如果反过来,那么则达到了完全不同的效果。但是作为一个错误答案,这是当之无愧的,有针对性的错误答案。

C)psychologists should do everything they can to minimize the number of adults troubled by chronic nightmares.
作为正确选项,放到最后去讨论。

D)Identifying nightmare-prone children is generally more difficult than teaching adults the technique for replacing nightmares with pleasant dreams.
这是我所选择的错误选项。原本的思路,是希望可以解决“为什么需要作出direct effort”这一个点。我认为,这个错误选项其实不是Manhattan中所描述的undermine conclusion。(要么就是我的思路的确和常人不大一样,要么就是Manhattan上的分析并没有考虑我所考虑的这个角度。)然而,这个选项,似乎是lsat选项中的忌讳,大忌讳。因为,这里根本无法起到直接和原论据挂上实质关系的内容。而是需要更多的一层assumption。(在pt60中的某一题,我有明显发现这一个规律,于是成功规避了诱惑选项,而选对了。)
这个assumption是:因为difficult,所以要有 effort。然而,有很多逻辑问题:1)这里用了“more difficult”而原题中没有说到对Y需要more effort。而只是说,direct effort toward。2)effort的原因未必是因为identifying difficult,而identifying difficult也未必是需要effor来解决。至少这两者之间没有明确的叙述,来阐明之间的关系。

E)psychologists should not teach the technique for replacing nightmares with pleasant dreams to children who are unlikely to suffer from nightmares as adults.
这题选项错误得比较明显。原来的意图,似乎是希望借助逆反命题,来营造一个迷惑选项。其实质表达为:if children who are unlikely to suffer from N, then psychologists should not teach … 如果再逆反回来,则是,if spychologist teach ,then children are likely to suffer.这样一看,因果关系就十分明朗:这个因果关系明显颠倒了。

四个错误选项分析完,来看一下正确选项:
C)psychologists should do everything they can to minimize the number of adults troubled by chronic nightmares.
这选项,即使现在来看,依旧迷惑性特别强。因为只字未提children。然而,首先值得肯定的是,这个信息的确是弥合了文中“direct effort”的信息。
如果这句话要放回原文,那么合适的位置,应该成为原文的第二句。X群体有A和B情况,Y群体和X群体特别类似,所以,Y群体有A和B情况。这样来看,其实是很合理的。

分析到这里,会发现,其实自己的逻辑和主流逻辑是一致的,至少说,是可以达到一致的。那么,自己的理解力不存在任何问题,缺少的应该就是更多,更多的训练。
此外,如何在短时间的做题中,能够及时发现这些问题?
再有:意识到自己大脑信息的存储方式:似乎是慢和持久。
脑子里需要多一些RAM,硬盘当然也很重要,但是内存条得锻炼提高。

一来,短时间内的记忆力要进一步锻炼加强,二来,信息要连贯。信息在脑子里处理完后,及时提炼精华,然后表象的东西,每天睡觉断电后,就给抹掉。第二天清清爽爽地迎接新的信息。而大脑深处也总是可以一点点积累着干货。

就沿着这个方向继续努力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