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

小锦同学即将学成归国。虽然还有几个好消息尚未能完全确定下来,但是毕竟多一些选项总归是好事儿。
可我想说的,不是这方面,而是一些柔性的东西。但是同时也需要夹杂一些自己对自己的反思。
是关于今天的聚会。小锦请了几个要好的朋友,走之前招待一下。于是想到了在纽约的时候,博后师兄招待他的朋友们的一个方式方法。初衷是好的,然而,问题在于大家聚齐之后,没有一个合适的话题可以让所有人都能融起来。每个人都还是自己一个人的状态。这样的招待,在我看来其实很形式化。当然,这也可能是因为我自己对待人际关系方面,会十分慎重,也是十分认真。所以我希望达到的效果,和结交朋友的深度也希望可以尽可能地达到更亲密地程度。诚然,很明显地的一点是,人在长大之后,自我封闭的程度也会随之上升。但是在我与人相处的经验来看,这种冰封并非不可融破。但是是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才有可能。(当然,溶冰范围其实是有选择性的。每个人的心里都是一个星球,冰封的大陆并不是一整块,而是有好几块。然而最普通的那层其实并不是很难融化)
说了这么多玄乎的。似乎就又不愿意就当时发生的具体现象做更多地记录了。毕竟是亲近的朋友,也完全没有任何问题。只是我自己对这样的交往有更高的追求而已。于是乎,我就微微意识到一些东西,一些可能自己试图去强加自己的思想和行事到别人身上的模样。但是,显然这里有一个balance,我一方面应该要意识到自己主观上在对话局进行了调控,另一方面也需要观察别人的情绪思路的变化。或许说,他们就宁愿交往停留在那样最表象的东西。对我来说是无意义的,但是对他们来说已经是意义足够的行为。
这个话题可以展开做很仔细的讨论叙述。是对人类的“交流”这一个存在现象进行更深刻地阐述。忽然想到了小sally。回头看看自己,那时候是因为太小呀。其实上天一直都挺中意我的,不是么。
那么,就再努力一把,生活在这里,但是更完满地生活,或是就索性大胆的说,更完美的生活,还在前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