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13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Max(来自豆瓣)
来源:https://www.douban.com/note/825640642/

[ 含有违规或引发不良讨论的内容,内容仅自己可见,请勿发布同类信息 ] 我很惊讶,豆瓣直接把这篇文字给封了。但是也并没有什么关系。终究那已经不再是可以写东西的地方。

2021年1月25日在上海落地后,今天是2022年2月13日。现在坐在徐家汇的港汇的wagas,右手边的一对男女,在聊着各自读MBA的经历,是在交大或是复旦,男生的言语琐碎,不着重点,没有content,也没有问题,摸不着思想脉络,其中顺便提到了HBS,表示哈佛的MBA教育也没有教什么解决方法。

距离回上海,完成隔离,整整一年零4天。入职工作至今,整整8个月零3天。国内似乎对未报备的境外服务器都做了严格的筛查,于是自己的blog没法顺利登陆。很久没有敲字,很希望能有一个喃喃述说的窗口。如果是打开了一个word文档,离线敲字,会在心理上感觉十分封闭。尝试过几次,总是说不好。不若自己在一个开放的环境里,去向着世界陈述着。这不是简单的表达欲,而是一种切实对话的陈述模式。更像是一种介于主观和客观的中间态,可以利于自己观察自己。

豆瓣变得不如自己曾经喜欢的那样清爽了,但相对于其他环境来说,这里敲字或更方便一些。而一切都需要成长变化,它的芜杂乃至它的兴衰,或许也是作为用户的我所需要面对的。离上一次在这里写东西,整整过去了三年。我自己这三年,究竟做了怎样的选择,经历了什么,我未来又要何去何从?

不行了,太久没写东西了,思维像是一团生面粉,稍微想要捻到一起去,会发觉没有水,于是扑腾腾弥散出一团烟雾,自己在其中有点看不到北。那么需要灌水,灌水。但是加了水的面粉,一开始根本就不是面团,而是一簇簇面糊渣,又黏又不成形。

那这时候,我能做的,就只能是一边灌水,一边加面粉,一边揉捏着,期望着自己的手劲儿可以匀称,能在后面捏出点个面形来。

旁边桌上的人开始聊咨询,聊销售。我发觉脑子里积攒了很多近期的思考,而记录的习惯还不够到位,忙碌之下又常常不容易自律,情绪也因为生活从独立走向不孤立而不容易自我把控。我还是需要选择一些东西来写一写。现在14:43,大约5点左右去gym,梳理思路很重要,我已经欠了好一阵子了。虽然还有一份标书要整理,明天下午是deadline,但是如果不整理好自己的思想,后面做事只能是如同推磨一样,在原地打转,成为一架机器的某个齿轮,徒增磨损。去完gym后,回到家,可以开始做事儿。

生活。这一段本来是放到最后来写的,因为我是一个在延迟享受的能力上相对更有耐心的家伙,但是因为下面两段文字的适用面,由宽向窄来描述,所以插入到这里来。生活是一切基础,家人和基本的衣食住行,健康和舒心是根本。在上海的这几年,需要有一个说得过去的安顿据点,能够有一个相对可行且清晰的家庭组建计划。太细的事情也没法在这里说太多。还是在自己的本子上再多写一些to do list item吧。

学习。早先想要去读经济学的知识,但是一直没有系统来做。教材现在重新翻了出来,现在需要裁纸刀,需要订书机,需要一个合理的目标和计划。英文,虽然回国前通读了几本书,包括语法和一系列阅读,但是自己始终对自己有很大的不满。自己做了多少努力,内心是最清楚的,欺骗自己逃避真实,是最不可取的行为。既然想要扎扎实实地让其成为自己的speciality,那么就该和每天吃饭喝水一样,成为自己生而为人的一部分。

工作。学习的东西,本身确实就很实用。而工作中也有值得深挖和梳理的内容。从短期来看,知识盲区逐渐减少,但知识理解与挖掘的深度还不够。主要是在临床试验设计,分子病理药理,各国监管法规三方面,需要进一步整理信息。信息本身是肤浅的“知道”,只有经历了足够的思考和消化,才能被“理解+懂得”。但是更长远来看,这些信息知识的适用面偏窄,所以,如果有可能,尽量在每天的八小时工作时间内完成。这也需要自己有一个更高效和合理的工作时间安排,以及工作习惯锻炼。如果环境有不合理的地方,会打扰到自己的节奏,那可怎么办?这怕什么,我不是从来都是积极去调整环境的家伙么。

我在想,我写这些东西有意义吗?算是在梳理思路吗?或许也确实算。看起来很简单,又大白话,但是我确实需要一个方式,好比运动员在跑步前,会原地抖抖脚踝,简单拉拉大腿肌肉,伸几下懒腰。你说这些动作,能有多少实际的帮助呢?可能很有限。但在心理上,这是一个预备。思想终究是指导一切行为的基础,你能走多远,其实没有刻在DNA里,而是伏笔在了大脑深处的某些神经突触中。

旁边桌上的两个人开始聊起了一些业务的甲方乙方以及相关的思路。我中午刚坐下来的时候,前排位置上的一家三口,妈妈在严肃地教育着大约9-10岁的女儿:“你需要完成错题集,如果做不到就要惩罚你跳绳1000下”“你要每天叠被子”“每天要读书30分钟,每周要写两篇日记”“日记不要写流水账,要表达,要表达,你当天喜欢什么,发生什么事情,你要表达”。我面无表情,嘴角定然是微微朝下的,默默地坐在一旁,读着手中的《大鱼》。如果在《安妮霍尔》的模式里面,我会站起身来,问那位母亲:“你自己跳绳吗?你自己每天读书吗?你要自己的孩子表达,你自己平时如何表达?” 一旁大腹便便的父亲令我无法判断其年龄是和我相符又或是年长我3-5岁,而这个母亲的训话在我的听感里毫无思考,让人无法信服,更加令人无法想象他们的孩子会用什么样的方式表达。而另一端,手机的pyq里看到了有人分享了硅谷那里如何鸡娃。于是我开始思考,人类文明到了今天,是否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这样极端的方式,以造就出“更杰出的个体”?这对人类文明是有意义的吗?而人类文明是每个个体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吗?这个问题,杨绛先生思考过:对于个体来说,人类文明整体,并不是个体存活的最主要的原因。如何感受生活,才是我们每个个体能够充分发挥“智能”的意义吧。而只有真正用心去感受了,表达才会流露,又或者,表达自然便会流露。因为我们毕竟每个人的人生与生命,其实也只是一段“透明的,流淌着喜怒哀乐的,管子”。

个体的感受,思考,表达,在汇聚到了一起之后,便很奇妙地展现出各种互动,社会现象乃至集体的存在便有了有趣的新的生命力。虽然一直会试着用生物学的视角来解读社会,也一直都知道自己的理解是肤浅的,但没有深挖过自己隐约感觉肤浅的原因。诚然,知识与信息的匮乏,是自己无法一窥全貌的原因,但另一方面,也确实是在工作后才感觉到了,生活里面各个机构、公司、层级、阶层、功能等的相互关联。之前只是觉得自己才疏学浅,现在意识到,不光是才疏学浅,还确实存在涉世未深的情况。才疏学浅,是因为阅读、记忆、思考、作业都不够;但是需要知道,这些知识都是前人在实践里总结出来的,根基是实践。我也其实知道自己的天资偏驽钝,并不同于一些可以通过理论,就能精准理解知识的人。我是需要一个切实实践过程,才能真正理解很多知识。又或者,其实我一直都对“理解知识”有一个误区:也许人类这个生物的学习,就是需要实践的,无论是谁都需要的,只是旁人呈现给你看的是一个结果,而实践过程都略去了。或许是这样吧。但,并不需要刻意追寻它人的方式,我依旧可以自信一些:以自己的理解能力,至少可以做出判断,选择好一个至少不差于average的成长学习方式;然后就,踏实去实施就可以了。

似乎(确实)很罗嗦地写了很多字。但是敲字的感觉很舒服。15:29了,可以收尾。这种没有主题的碎碎念,偶尔一敲,完事儿。然后就继续做事儿去。就那么认真做事儿去。大步流星地奔四,也不用怕什么。

我所害怕的一切,摘下有色眼镜之后再去看,其实都是:因为我这个本体的存在而存在的,最温柔和长久的守护。